专栏名称: 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是中共贵州省委机关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8日,是全省覆盖面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党报,在反映时代变革、引导社会舆论、关注国计民生、反映人民意愿、贴近百姓生活,以其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成为贵州的主流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贵州日报  ·  90.2亿!创历史新纪录! ·  2 天前  
百姓关注  ·  梵净山紧急通知:暂时封闭!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贵州日报

【解读】这个规划厉害了,“剧透”贵州山地旅游发展最新“脚本”

贵州日报  · 公众号  · 贵州  · 2017-03-24 14:31

正文


近日,《贵州省山地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已全面启动, 这是贵州着力打造“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品牌的新一轮全省旅游发展规划。


那么, 这一规划将从哪些方面进行系统规划研究,《规划》中将呈现出哪些亮点? 日前, 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党组成员、总规划师史静一接受了记者采访。



总体目标


打造山地公园省——世界一流的山地旅游目的地与休闲度假胜地



三大发展定位

国际山地旅游省、旅游经济样板省、人文品质引领省


三大理念

指导贵州走高效优质内涵式发展之路,立足国际化、旅游+化、品质化


三大体系

着眼于构建贵州旅游的世界话语体系、全域旅游经济体系、人文品质内在生长体系


具体目标

到2020年,实现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8亿人次;


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0亿元;


人均消费达到1250元;


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


旅游带动脱贫人口数达到150万人。



在三个方面创新突破


规划思路的创新:


从“公园省”到“国际山地旅游省+旅游经济样板省+人文品质引领省”深化落实,构建三个落脚点、三大体系和三化发展规划思路;


从“旅游产业”到“新型旅游经济体系”的飞跃,凝练贵州文化特质,构筑文化意象和风土资本,提升绝无仅有的核心竞争力;


从“发呆游”到“生活在贵州”的创新理念;


从“快旅慢游”到“快旅散游慢体验”的创新体验。


组织形式的创新:


把“旅改组”向“深改组”做实,协调联动各部门、各市(州)同频共振,举全省之力切实推进“旅游+”全新实践,将全域旅游从理念层、产业层落实。

规划体系的创新:


“1+N”全新成果体系,即1个《贵州省山地旅游发展规划》,N个“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子规划。



重点实施八大举措

世界级产品高效供给

全省统筹“一眼五带”六大抓手:


“一眼”即中国贵州风景眼・多彩贵州城,“五带”即千里乌江国际滨河度假旅游带、世界名酒文化旅游带、国际天文科普旅游带、“都柳江国家公园”旅游带、南北盘江旅游带。


创新打造7个世界级旅游IP:


即大黄果树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区、大荔波世界遗产旅游区、环梵净山“金三角” 文化创新区、赤水丹霞生态旅游区、百里杜鹃-织金洞国际生态休闲旅游区、大雷公山民族文化旅游区、兴义世界级山地户外运动中心。


丰富“6+5+4”山地旅游产品体系:


重点培育山地运动、山地赛事、温泉旅游、山地山居、山地康养、科技科普六大产品,优化升级山水观光、民族文化、民族村寨、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五大产品,创新文化创意、主题公园、特色小镇、旅游交通四类专项产品,落实到100个山地示范基地、100个山地度假综合体、100个山地风情小镇、100个山地自驾车营地、100条国家山地风景道、100个山地旅游体验项目的抓手建设。



加强贵州定制的高效旅游要素供给:


以旅游商品、住宿接待、特色美食3大“定制要素”作为贵州山地旅游供给侧改革的切入点,创新融合新老要素,激活全旅游链条经济,实现多元效益、多方收益。

多彩贵州全球营销

塑造全球化品牌形象,编制并实施品牌体系建设;


构建以特色山地旅游品牌为支撑的全球营销品牌体系;


创新宣传营销渠道;


借助大数据平台实现精准化营销。最后是做大做精品牌节庆。


加强与世界的交流对话

加强国际对话与交流:


包括用好“1+N”重大活动平台,建设一所国际山地旅游大学,推出一批全球顶级的山地运动赛事,拓宽国际山地旅游合作领域,出台国际山地旅游优惠政策。


构建区域协作机制:


主要包括构建长江经济带协作机制,深化北部湾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推进贵州省与周边省市互动。

推进“旅游+”全新实践

初步拟定推动各部门组织编制 17个“旅游+”的专项子规划——


旅游+交通:


建设水陆空旅游交通大格局、低空旅游空中巴士体系和特色交通方式慢游体系,建设贵州特色国际化旅游交通便捷体系。


旅游+大扶贫:


精准扶贫思路,建设三大旅游扶贫重点区和实施“百千万”旅游扶贫工程,将贵州省建成国家旅游扶贫示范区。


旅游+山地高效农业:


精准扶贫思路,建设三大旅游扶贫重点区和实施“百千万”旅游扶贫工程,将贵州省建成国家旅游扶贫示范区。


旅游+文化:


打造一批“炫彩文化”旅游体验基地,推行“一县一节”文化演艺品牌,大力推进文化旅游创意创新。


旅游+体育:


通过建设山地体育旅游精品示范项目,推动举办各类大型山地旅游体育赛事加强与其他山地旅游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旅游+城镇化:


推进旅游小镇的开发建设,使一批发展势头好的旅游小镇成为“贵州省旅游名镇”,使贵州独特的生态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更好地挖掘、保护和利用。


旅游+金融:


通过树立旅游金融服务品牌、拓宽融资渠道、加大个人金融业务创新、打造生态旅游绿色金融终端服务来积极创新旅游旅游金融产品。


旅游+康养:


推进养生养老度假区示范项目,发挥民族医药优势,开展中医药养生旅游积极培育一批O2O中医药材市场,将大数据与大健康“姊妹产业”融合发展。

打造 贵阳、安顺、遵义、黔东南、铜仁、黔南、黔西南、毕节、六盘水、贵安新区十个主体功能区, 实现旅游+市州全新模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