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手来自全国23个省、47个市及三大海外唱区,节目辐射全球240余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的《快乐男声》从一开始就赋予了全球化的定位。而摒除了语言、肤色、文化种种隔阂的快男,注定有着不一样的青春特性。”
就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刚刚闭幕之时,芒果TV宣布将联合五洲传播中心、“体验中国”项目组委会共同策划“快乐男声唱响五洲”海外推广活动,相关纪录片将通过“丝路跨国电视联播网”在17个国家落地播出,预计收视人口将超过6亿。
很显然,作为首个聚焦年轻代群体,以综艺形式走上“一带一路”的文化交流事件,“快乐男声唱响五洲”希望以音乐作为纽带,联动打造展示各国特色的音乐文化盛宴,是以实际行动践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有效举措。
传播青春文化,锁定精准人群,坐实“民心相通”
就国内综艺节目内容而言,早在央视《星光大道》的舞台上就有来自不同国家的歌手演唱富有文化特色的歌曲,而如今“快乐男声唱响五洲”则意图更精准聚焦年轻代群体,用音乐的方式,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地文化之间的沟通、认同和理解。
而国外年轻人作为当前文化传播中很重要的传播群体,他们普遍对中华文化很感兴趣,并且偏见较少,他们的参与能更有效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甚至能够消除彼此原有的刻板印象,实现真正的“民心相通”。
早在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外交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也明确提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的主要内容。而文化交流则是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渠道。
而此番三方合作,秉持文化传播的使命的《2017快乐男声》亦不再是一场单纯的互联网综艺选秀,更是一场有态度的全球青年的文化盛事活动。
历时5个月,《2017快乐男声》通过地面、合作和网络云唱区组成全球海选矩阵,除了覆盖全国各省市,这次还特设港澳台、东南亚及北美唱区,获得加拿大国际电视台、中国文化中心等多家海外官方平台大力支持,“快男”品牌辐射环太平洋地区百万华人。
作为联合主办方之一的芒果TV计划利用自身策划、制作优势和资源,将选手的台前幕后花絮与“体验中国”的精彩内容,拍摄制作成10集精品纪录片《快乐男声体验中国》,作为《丝路时间》的特别节目在“丝路电视跨国联播网”进行推广传播,实现中国节目走出国门,融合于世界,让世界更多人了解中国年轻人的文化和中国持续创新的选秀文化。
目前,海外唱区选送的11名选手已在长沙集结,他们将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与中国“快男”碰撞出乐符火花,用行动诠释“音乐无国界,文化传世界”的青年态度。可以想见,《快男》作为展现年轻态音乐文化的平台,可以深入社会的不同层面和角落,使得各国国民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引发共鸣。
多措并举共推文化走出去,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作为综娱文化的先行者,其实在《2017快乐男声》之前,湖南广电和芒果TV就早早在推动文化走出去方面有了不少成功探索。
拿最近的例子来说,今年年初时候,芒果TV协同湖南广电将《歌手》节目落地到哈萨克斯坦,被业内视为一次文化走出去的大事件。哈萨克斯坦文化和体育部长阿热斯坦别克•穆哈梅迪吾勒坦言:“《歌手》让哈萨克斯坦了解中国文化,中国的特点,这两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两国联系非常紧密”。
作为“体验中国”全球首位“体验大使”的哈萨克斯坦22岁歌手迪玛希,也是名副其实的文化交流“使者”,将中亚风情、俄语文化区的元素和流行要素结合在一起,在中国乃至中亚相关国家的年轻人群体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早在去年,《2016超级女声》就已经有选手代表站在了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及美国NBA两档顶级赛事上亮相开嗓。而这与芒果TV对该节目的定位密不可分。据了解,在《2016超级女声》复出之时,节目就曾致力打造“超年轻化、极具互联网精神的国际音乐盛宴”,并和多个国家合作设立《超级女声》海外唱区。
此外,芒果TV也早在传播中国声音上做出了诸多实践,设立了Facebook、YouTube、Daylimotion等海外官方平台,成为除央视外,国内最大的华语海外播出平台,用国产的自有内容最大化的影响世界文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在全球的快速发展,基于网络文化诞生的年轻代群体,因为拥有共同的传播语境,所以更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湖南广电和芒果TV的成功探索正是说明了这点。未来文化交流要直击更多共通的需求痛点,利用新媒体拓展平台,相信会结出更丰硕的成果。
从单一化到规模化,从单个节目走出去到文化内核融通
显然,当前我国文化走出去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包括创新能力不足、规模化程度低等,但从文化交流的目的上来看,“文化交流应该有更加纯粹的目的,而不应该被经济利益所裹挟”。
以往许多文化交流项目,其背后多是冲着中国这个逐渐成熟且愿意和世界做生意的“大市场”,使得交流浅尝辄止,流于表面而无法深层融通。
但类似《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节目,是基于情感沟通和音乐兴趣等具有共通价值层面的内容,反而因为缺少经济利益的驱动,而产生广泛的传播。因此,未来围绕“一带一路”的文化交流,势必要更多激发民间群体的力量,通过激活社交媒体上的文化因子,形成更加复合化、多维度的立体传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