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_怀璧不予
编辑_鲸鱼
提起电影人的跨界混搭,彭浩翔曾有一部《买凶拍人》十分经典。他让「杀手与导演」组队打怪,恶搞自黑,其乐无穷。
▲职业杀手Bart赚钱不易,为了满足客户要求,不仅要杀人,还要将过程拍下
我本来以为这样的小怪片只有这么一部,同样的梗也只能被玩一次,没想到一群黎巴嫩人刷新了我的三观。
2015年,他们拍了一部名叫《超级大片》的「超级大片」。里面没有任何大场面,声音处理也是肉耳可辨的粗糙,但它一个「毒贩与导演」的故事玩的很带感。
超 级 大 片
فيلم كتير كبير
Film Kteer Kbeer(2015)
▽
导演:米尔·让·博夏瓦
编剧:米尔·让·博夏瓦 /阿兰·萨阿德
主演:阿兰·萨阿德 /维萨姆· 法瑞斯 /法雅 徳 · 耶敏
▽
豆 瓣:8.2
IMDb:7.6
齐亚德、乔和杰德三兄弟,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开了家披萨店。他们真的在卖披萨,不过,也顺便卖卖毒品。
▲乔在做披萨
▲齐亚德在调味包里放「料」
一次斗殴中,齐亚德失手打死对手。考虑到他有前科,如果认罪,将被判终身监禁。于是,他未成年的小弟帮他顶罪,只判了五年。
齐亚德对这件事心里有愧,他打算在杰德出狱时,金盆洗手,不再碰贩毒业,把以前的积蓄拿出来和小弟开家餐厅,好好做人。所以他找到毒枭,说了自己的打算。
按照一般套路,面对这种状况,穷凶极恶的大毒枭都会叼着烟,吊炸天地甩一句:「退出可以,留下小命。」
▲请注意一下右侧那位小胡子大叔
然而,你没有看错,上图门口那个和蔼大叔就是所谓的大毒枭。在亲切友好的会谈气氛中,他不仅没有威胁齐亚德,还盛情邀请他吃自己种的无公害无农药黄瓜。
嗯?不对吧…说好的犯罪动作呢?说好的超级大片呢?这种人设和展开接下来是要走美食励志路线了吗?
导演仿佛听到了我们的吐槽,狡猾一笑,把剧情慢慢带回正轨:毒枭叔叔提出让齐亚德最后干一票——往叙利亚运毒。
▲齐亚德在黎巴嫩与叙利亚边境接受检查
靠着职业毒贩的敏锐,齐亚德从出发开始,就隐隐嗅出了阴谋的意味。
毒枭轻易批准他洗手不干本就十分反常,更奇怪的是,在叙利亚境内,他没到达目的地,就被人拦了下来。
对方要求他把货交给别人,他谨慎地跟在后面,一发现不对,立马杀掉两个接头的人,自己开着车把货运回了家。
▲齐亚德从面粉袋里掏出大量芬乃他林(听这名字就知道是毒品啦…)
硬货虽然在手,但如何逃过毒枭的耳目,将这些芬乃他林脱手,成了齐亚德新添的甜蜜烦恼。
偶然一个机会,他从导演朋友(买毒欠账老顾客)查贝尔口中得知,拍完的电影胶片是不能过安检仪的,否则就会报废。导演只要向当局申请到许可证,就可以让胶片免于安检。
▲安检仪中的电影胶片,这是齐亚德拿来试手的空白胶片
这一下就点醒了齐亚德!他决定出资让查贝尔拍电影,拍好之后申请许可证,然后将芬乃他林装到胶片盒里,携带出境。
于是,一夜之间,跟齐亚德混吃的马仔们都成了演员,齐亚德自己成了制片,日常吊打导演。
▲左边的小哥本来是在披萨店里干活的
▲齐亚德(右)和查贝尔(左)指点江山
虽说拍电影只是个运毒的借口,但一来二去的,齐亚德自己都变得认真起来。
他一边监督/强迫查贝尔修改剧本,一边协调群戏的调度,一边还要在黑白两道中斡旋。
最后剧情的走向是你绝对想不到的,还很有深意,我不想破坏大家的观影G点,还是先聊聊这部电影另一位臭名昭著的「主角」,芬乃他林吧。
▲齐亚德向弟弟展示芬乃他林
芬乃他林(captagon,学名苯丙氨乙茶碱)是当下最受中东极端组织欢迎的中枢系统兴奋剂,被「伊斯兰国」(ISIS)的恐怖分子吹嘘为「圣战药丸」(Jihadi pill)。
▲提起ISIS,大家可能还会想起巴黎那次恐袭…
2015年11月,发动巴黎恐怖袭击事件,造成数百人死亡的恐怖分子,就被警方怀疑是服用了这种兴奋剂。
▲搬运圣战药丸的恐怖主义者,芬乃他林可以说是「药物恐怖主义(pharmacoterrorism)」的经典代表
芬乃他林诞生于1961年,由安非他命和茶碱混合而成,曾被欧洲的医生用于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等疾病,不过它从未在美国获得过上市批准。
从上世纪80年代起,这种小药丸就被包括美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列为非法药物。今年年初,法国警方也曾截获大量芬乃他林。
▲警方在叙利亚截获ISIS的芬乃他林
据说,ISIS通过使用这种「圣战药丸」,能让圣战者成为「超级士兵」。
简单来说,就是让他们变得更加警觉好斗,增加他们的肌肉力量和耐力,不再会感觉到害怕或饥饿。服药后,人对睡眠的需求也会减少。
总之,恐怖组织认为芬乃他林能提升战斗力和士气。将药物用于战场虽然骇人听闻,但却并非ISIS的首创。
作为芬乃他林主要成分的「安非他命」,早在二战时期,就有两亿片被送到了德国军队中。当时不仅党卫队和国防军在服用它,据传就连希特勒本人也曾注射过安非他命。
▲1940年德国生产的甲基安非他命(Pervitin)
▲听说希特勒嗑药我是毫不意外的
作战时,磕两片安非他命,人就能3到8小时不眠不休;若再服用一次,甚至可以坚持24小时。
无论是严寒还是疲劳,恐惧还是紧张,小小的药片都可以解决。我们很明白,这样滥用毒品对人得生理健康肯定是有害的,但在打仗的时候,为了生存,所有的副作用都是可以接受的。
▲日本生产的所谓「除倦觉醒剂Philopon」,主要成分其实是冰毒
同样的,二战中日本「神风特攻队」得敢死队员,也是在服用了甲基苯丙胺后才驾着战机亢奋地冲向美国舰队。
日军航空兵里流传的那种名叫「突击锭」和「猫目锭」的药物,能增强士兵的夜战能力,但它们其实属于病毒类型,已经非常危险了。
▲飞行前,先嗑药…
实际上,医学研究也表明,这类药物不会对人的视力有太大改善,所谓「帮助夜战」,只是让人的精力更加集中,不容易犯困罢了。
▲正在嗑药的士兵
别看「圣战药丸」在美国各种被禁,二战的时候,美军也大量用药。二战结束后,他们还保留甚至推广了这个「秘籍」。
越战中,美军仅在1966到1969年间就发放了2.25亿片兴奋剂,主要使用对象是侦察潜伏兵和特种兵。
2002年,美军F-16飞行员在阿富汗轰炸了加拿大友军,造成4死8伤。飞行员事后声称自己使用了安非他命,「误炸」据推测是药效带来的副作用。
▲美国军方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明事故原因,当年有四名加拿大军人死于「友军炮火」
不可思议的是,服药竟然可以是轰炸错误的合理借口。因为就官方层面而言,美军是唯一允许使用违禁药物对抗疲劳的武装部队,他们对飞行员还制定了特殊的用药政策。
到了近期,国际恐怖主义席卷全球。制造以及贩卖违禁药品,成为不少非法武装组织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超级大片》故事背景里的黎巴嫩,由于港口空运海运都发达,又处在中东战略要冲上,大量产自阿富汗的毒品,都是由这里流入欧洲的。
▲《超级大片》剧照
黎巴嫩的首府贝鲁特,号称是「中东巴黎」,但在经历了15年内战后,那里的社会秩序几乎瓦解。
影片的导演米尔·让·博夏瓦是土生土长的贝鲁特人,他了解那里的症结,巧用冷幽默的解构,将毒品危机和对故乡的眷恋拍进了这部讽刺十足的「超级大片」里。
影片里,齐亚德他们拍电影的布景用到了埃菲尔铁塔,就是在向昔日的「中东巴黎」致敬。
▲身材矫健的齐亚德不仅是有肌肉那么简单
另外,扮演齐亚德的演员阿兰·萨阿德,虽然看上去五大三粗,还喜欢用口音浓重的英语吹牛逼,但在戏外,他也是影片的编剧之一。这个结构精巧的小故事,有他的一份设计。
▲查贝尔
至于影片里那个白胖的导演查贝尔呢,他可能根本就是影片导演米尔·让·博夏瓦的化身。当然,他比博夏瓦是胖了不少,但他在戏里对电影的发表的看法,显然出自戏外的导演本人。
▲领奖的导演本人,《超级大片》拿到了2015年马拉喀什国际电影节的金星奖
写到这儿,影片内外各种呼应让我产生了一个大胆(不负责任)的猜想……这部《超级大片》过安检的时候,胶片盒里,放的,真的是,胶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