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先生(现任美国驻华外交官):至少从外交官这个圈子来看,我相信不少人对中国同行的印象越来越好。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整个官僚体系——尤其是沿海一线城市和外事部门对外部世界的了解越来越多,外交官同行们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就越来越多有海外经历,更懂得换位思考。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沟通起来比以前更容易。当然,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国力的上升,海外利益的扩大,他们跟我们谈判时更加“硬气”了,甚至有时会跟我们拍桌子。对此,我们在谈判桌上肯定会强硬回击,但私底下多数情况是有默契的,毕竟大家“各为其主”,都出于国家利益。顺便提一句,中国公司在美投资增多,大学、智库间往来增多,经济活动人员往来多了,彼此的“中间人”随之增多,出了摩擦协商回旋余地更大。
B小姐(现任某美国新锐网媒亚洲区负责人,曾任某大型通讯社驻华记者多年):我在中国已经呆了将近5年了,从研究生参加在华访学的项目开始,在中国从事新闻报道也好几年了,对于皮尤中心的结果没有特别的感觉。就职业经验而言,我觉得中国的新闻人和负责宣传的官员们比以前更加自信,更敢于发声了。现在他们更会说“外交辞令”了,面对我们这些外国记者可能实质性的问题还是不会说(这在中美都一样),但他们会主动让我们联系负责外宣的部门,然后给出共同可以拿得上台面的表态。他们也会更多与相熟的外国记者商量重大会议的提问角度。当然,另一方面,我不得不指出,在官方机构更主动发布信息的同时,也感觉到外媒记者自由报道的空间有所收窄,外媒记者的报道内容和角度很难保证完全真实客观、部分外媒记者也不专业(比如中文不太好),但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C教授(华盛顿特区某知名高校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研究海外华人问题多年):我从事中美智库交流好些年了,与北大、复旦、人大等中国顶尖国际关系学校一些老师私交甚笃。这几年,中国智库界最大的变化就是民间智库的崛起。这类智库可能规模还比不上华盛顿的CSIS、布鲁金斯等,但其活跃存在本身,就是中国多元化言论表达的集中体现,方便国外学者多渠道了解中国的想法。我通过这些智库结识了不少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仍担任谋士的主管官员,对中方政策有更立体的认识,这算是中国版的“旋转门”吧。
最后,刀哥想特别多说几句,这几年,国内总有人嘲讽自己的祖国没朋友,国外总有人埋怨中国强硬论,中国粗鲁论。中国国力的上升,外交风格的变化,引发了一些人的不适应,一些乱七八糟的论调也出来了。所幸,中国外交还是保持住了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