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球时报
报道多元世界 解读复杂中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那是一车人的命啊!多亏了这4位少年! ·  5 天前  
中国新闻网  ·  苏东坡:都怪我是摩羯座? ·  6 天前  
央视新闻  ·  总戴耳机,真的会变聋吗?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环球时报

【补壹刀】 朝鲜问题淹没掉了中美之间一个刚出现的关键转折点

环球时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5-02 22:29

正文


世界这段时间的关注焦点,无疑是朝核问题,朝鲜的第六只靴子什么时候落下来?美帝会不会对朝鲜动武?等等悬念牵动人心。


这期间,有一个颇有意思的消息被淹没了——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新发布数据,美国人对中国好感度过去一年大幅跃升将近7个百分点,为2005年以来的最高点。


刀哥今天就叨叨这个。



趋势



无独有偶,今年2月23日,美国民调机构盖洛普(Gallup)做了一份类似的民调,结果显示,目前有半数美国人对中国抱有好感,创下近30年来最高纪录。


盖勒普1985至2017年美国对华情绪曲线图:浅绿色代表好感度,深绿色曲线代表非好感度


两家大牌民调机构得出同样的调查结果,可见美国对华好感度跃升是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事实。那么,究竟这一跃升是为何出现的?又为什么是2016-2017这个时间段?照理说,美国民众的对华好感度在经历“恶言”充塞的大选年,外加“南海仲裁案”等一系列交锋后,应有所下降才是。


“美国人对中国经济威胁的担忧有所缓解”,皮尤中心对此给出的解释是,由于最近几年美国人对中国持有的美债、中国给美国就业带来的影响以及美中之间的贸易逆差的担忧在减少,美国人对中国的态度有所“变软”。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最新资料,今年2月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剧烈下跌。



这种解释有一定说服力,在皮尤同时推出的另一项调查结果中,中国持有美国国债以89%高居中国“问题排行榜”严重性榜首。现实当中,美国对所谓中国政治经济渗透的防范也确实存在。



在皮尤中心的Facebook主页留言板,美国网民的评论也大多集中在上述问题。


“中国在版权保护和产品安全上做得越来越好,与美国价值观更加合拍。”


“除非中国人民有自由批评政府的权力,中国政府不再监控国民并施压朝鲜解除武装,我对中国政府才会有好印象,才会与中国人民站在一起。”


“我们有2万亿美金的债务,这怎么不令人担心?”


对比


美国人对华态度在变,其他国家呢?为对比起来方便,还是选用皮尤中心的数据。



图表显示,对中国好感最高的是杠杠的巴铁(82%),其次是加纳人(80%)、俄罗斯人(79%)、马来西亚人(78%),另外非洲还有多国对中国好感度高于70%;对中国更多持负面观感的有日本人(89%)、越南人(74%)、约旦人(64%)、德国人(60%)、土耳其人(59%)。总体来说,持正面观感的中位数为55%,负面则为34%。



此前一年的另一份中国形象调查报告得出的数值与之相似,说明该分布态势有一定可信度。那么,如何解释国际间存在的对华态度显著差异,尤其是西方国家恶感度显著高于非西方国家?


不能不说,战略互信存在与否是个非常重要的变量。美西方对中国正是由于缺乏战略互信,好感度一直处于偏低的水平(40—60之间)。战略互疑从何而来?中国学者王缉思和美国汉学家李侃如在几年前一起写了篇“中美战略互疑:解析与分析”,剖析相当精辟:


第一,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建国以来,两个政体之间就存在着截然不同的政治传统、价值体系和文化。这使美国对中国政府怀有疑虑,尽管中国在1978年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和社会生活在此之后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第二个战略互疑的广泛来源是对对方国家的决策过程、政府与其他实体的关系理解和鉴别不够。每一方都倾向于认为对方的行动更具有战略目的,是精心设计的。例如,中国国有企业在世界各地的经济活动,常被怀疑是中国“大战略”的一部分。现实中这些企业基本受商业利益驱动,并且彼此不相关。


第三个战略互疑的总根源是公认的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实力差距缩小。在最近几年之前,还不存在太多关于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经济体、并且可能成为全球霸主的讨论。今天,这种预期变得很真实,并在两国中广泛传播。


原因


皮尤的数据可信吗?背后还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刀哥请教了几位身处对华交流第一线的美国朋友:


A先生(现任美国驻华外交官)至少从外交官这个圈子来看,我相信不少人对中国同行的印象越来越好。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整个官僚体系——尤其是沿海一线城市和外事部门对外部世界的了解越来越多,外交官同行们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就越来越多有海外经历,更懂得换位思考。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沟通起来比以前更容易。当然,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国力的上升,海外利益的扩大,他们跟我们谈判时更加“硬气”了,甚至有时会跟我们拍桌子。对此,我们在谈判桌上肯定会强硬回击,但私底下多数情况是有默契的,毕竟大家“各为其主”,都出于国家利益。顺便提一句,中国公司在美投资增多,大学、智库间往来增多,经济活动人员往来多了,彼此的“中间人”随之增多,出了摩擦协商回旋余地更大。


B小姐(现任某美国新锐网媒亚洲区负责人,曾任某大型通讯社驻华记者多年)我在中国已经呆了将近5年了,从研究生参加在华访学的项目开始,在中国从事新闻报道也好几年了,对于皮尤中心的结果没有特别的感觉。就职业经验而言,我觉得中国的新闻人和负责宣传的官员们比以前更加自信,更敢于发声了。现在他们更会说“外交辞令”了,面对我们这些外国记者可能实质性的问题还是不会说(这在中美都一样),但他们会主动让我们联系负责外宣的部门,然后给出共同可以拿得上台面的表态。他们也会更多与相熟的外国记者商量重大会议的提问角度。当然,另一方面,我不得不指出,在官方机构更主动发布信息的同时,也感觉到外媒记者自由报道的空间有所收窄,外媒记者的报道内容和角度很难保证完全真实客观、部分外媒记者也不专业(比如中文不太好),但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C教授(华盛顿特区某知名高校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研究海外华人问题多年)我从事中美智库交流好些年了,与北大、复旦、人大等中国顶尖国际关系学校一些老师私交甚笃。这几年,中国智库界最大的变化就是民间智库的崛起。这类智库可能规模还比不上华盛顿的CSIS、布鲁金斯等,但其活跃存在本身,就是中国多元化言论表达的集中体现,方便国外学者多渠道了解中国的想法。我通过这些智库结识了不少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仍担任谋士的主管官员,对中方政策有更立体的认识,这算是中国版的“旋转门”吧。


最后,刀哥想特别多说几句,这几年,国内总有人嘲讽自己的祖国没朋友,国外总有人埋怨中国强硬论,中国粗鲁论。中国国力的上升,外交风格的变化,引发了一些人的不适应,一些乱七八糟的论调也出来了。所幸,中国外交还是保持住了定力。



说实话,刀哥并不是特别在意别人是不是喜欢我们,更在意的是他们是不是尊重我们。中国是大国,只要昂首向前,只要坚持原则,坚持自我,一定能赢得理解和尊重。患得患失是弱国心态,皮尤的调查数据始终是一面镜子。






转载自公众号补壹刀(buyidao2016)




微信号:HQSBWX  

您若认同本文观点,就请赏个“点赞”吧!(点文章最下面的“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