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就就TALK
就就,90后新媒体创业者、国家理财规划师、精致生活主义者。在银行工作4年后辞掉稳定工作,从小镇回到广州创业。时刻精进、热爱生活,分享职场干货、理财经验、成长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前端大全  ·  vue实现预览编辑ppt、word、pdf、 ... ·  22 小时前  
歸藏的AI工具箱  ·  可能是谷歌 Veo2 图生视频公开版本首测! ·  2 天前  
歸藏的AI工具箱  ·  可能是谷歌 Veo2 图生视频公开版本首测! ·  2 天前  
歸藏的AI工具箱  ·  谷歌 Veo2:最强文生视频终于上线 ·  2 天前  
歸藏的AI工具箱  ·  谷歌 Veo2:最强文生视频终于上线 ·  2 天前  
前端大全  ·  AI 正在培养一代 “文盲程序员” ·  4 天前  
广东攻城狮户外  ·  DeepSeek加持下,中国十杰碾压美股七雄? ·  3 天前  
广东攻城狮户外  ·  DeepSeek加持下,中国十杰碾压美股七雄?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就就TALK

水滴筹再爆丑闻:人性最大的恶,是消耗别人的善良

就就TALK  · 公众号  ·  · 2019-12-12 11:00

正文

↑↑点击上方 蓝字 把我们置顶/设为星标吧
一起在职场中精进、成长~

前阵子有个小有名气的名人的妻子利用众筹平台筹款治病,后来被网友扒出他们的家境远没有到需要众筹的地步
类似的事情近几年发生了很多次,不断地消耗大众的善良。
有人问: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愿意做好事了?
我想,就是从施善者得知自己的善意被亵渎后开始的。
——就就

作者 | 徐大维
来源 | 良大师(ID:liang_da_shi)

01
水滴掺水,爱心窝心


梨视频的一段卧底「水滴筹」视频,让大家对水滴筹的信任降到了0点。


视频显示,互联网大病筹款平台 「水滴筹」 ,在全国40座城市的大医院。派驻「地推人员」。

每一位销售人员,均以「志愿者」身份,逐个病房「地毯式扫楼」。
他们热心地挨个询问,病人治疗费困不困难;贴心地问候,需不需要筹款资助。
为什么这些「志愿者」,会如此热情主动?

答案就是四个字: 为了赚钱!

接到单就有钱赚,「做得好」还能月入过万!

慈善,被做成了生意,还有了「生意经」: 为了更多捐款,「专业」的地推们还制作了一套故事模板。

许多催人泪下的故事,由此诞生。
地推员们在销售上很专业,却在监管上很随意。

他们对募捐金额随意填写,对求助者财产状况也不审核,对捐款用途,更没有监督。
不仅如此,水滴筹的工作人员,还会向捐款人推荐保险。

由于已经成功激活对方的「危机因子」,成交变得很容易。

我公司有个同事在保险公司工作过,对于这种「互联网中介平台」业务,保险公司一般会返还20%-40%的代理费。
如此来看,单就保险的中介收入,对于水滴筹都不会是个小数目。

用卖惨故事虚假信息先骗一波善款,还要再从好心人手里,赚一笔癌症保险的钱。
一个奉献爱心的项目,被做得铜臭醺天,令人唏嘘,更令人发指。
有句话说: 人性最大的恶,就是消耗别人的善良。
那些弄虚作假的求助者,固然值得声讨。

然而,作为始作俑者的水滴筹,仗着自己的公信力,打着爱心的招牌,却孵化出一个个吞噬善良的黑洞。

这岂不是更大的恶吗?

02

善良经不起透支


对水滴筹的曝光,这不是第一次。

今年6月,有网友曝出,杭州萧山的一位姑娘,替父亲在水滴筹发起20万元的筹款,却在微博各种炫富。


在水滴筹平台中声称无房无车,最后却被曝出有多套房产,还买跑车。
“开50万的车,穿上万的貂,不舍得买西瓜,这是全世界最大的笑话了吧?”

不舍得买西瓜算什么?

买得起跑车,却支付不起父亲的医药费,这才是最大的谎话吧!

敢情在她眼里,网友的钱就这么好骗……
把时间再退回到去年7月。

四川传媒学院大二学生黄某某,被下达病危通知书,母亲通过水滴筹为女儿筹款 252621 元。
黄某某出院后,被爆出家里有房有车。
当受到质疑时,黄同学竟懒得继续伪装,而是直接发帖回骂:

我妈能挣钱,关你什么事?
老子家里住的房,就算几百万关你什么事?
......
这态度,刷新了良叔的三观,完全是一副“ 我病我有理 ”的样子!

善良经不起透支,尤其经不起这样理直气壮的透支。
这些事件曝光后,水滴筹官方也曾表示,将严格审核受助人的资质。

谁知没多久,水滴筹马上又被啪啪啪地打脸!
从普通人,到小有名气的网红,到大学生,再到明星,众筹平台上的“我病我有理”,一次又一次地刷新大众的底线!
今年五一前后,郭德纲的一位34岁徒弟,德云社相声演员吴鹤臣,突发脑出血,被送进医院进行2次手术,花费约15万元。
妻子为他在“水滴筹”上发起筹款,金额却高达100万元。

在不知情的热心网友们的帮助下,很快就筹到了148184元善款。
可吴家在北京有2套房,1辆车,也有医保,脑出血顶多十几万块就能治好,为什么要众筹100万?
对此妻子回应称:
两套房,一套在父母名下,一套在爷爷名下,均无法出售。

车辆,是日常出行所用,不能卖。
手术费,虽然只花了15万块,但是后续还会有开销啊,定为100万不高啊。
这哪里是众筹看病,简直是众筹养老!
在不断质疑声中,吴鹤臣妻子在微博中表示:
没有逼捐骗捐
......

捐,是情分;
我们全家都感谢您的滴水之恩。

不捐,是本分。
我们全家都感谢您对我们的关心。

这话猛一听没错,捐款确实是自愿的。

但是一位在北京坐拥两套房的名人,却利用影响力,让一群月薪3000,没房没车的热心网友给自己捐款,这难道不是一种收割?
况且名人会带动大众的示范效应,会挤占公共爱心资源......这些都是无法一眼衡量,却又极具杀伤力的隐性之恶。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贴子。
有人问: 从哪一刻起,你不愿再做好事了?

有人回答:自从我妈家对面的一个邻居得胃癌,在微信上轻松筹后,我再也不看各种募捐了。
据帖子所说,这位邻居通过卖惨,不但募集到了手术费用,最后还赚了5万!
试问,当施善者得知善意就这样被亵渎后,谁还会坚持为善?
我问过身边的一些朋友,他们都表示在水滴筹事件后,不会再向平台捐款。因为已经分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因此,你可以看出,那些所谓的「病人」,还真不是骗点钱那么坏。

最恶劣的是,挥霍了社会的善良,伤害了社会的信任。
是的,他们催垮了一个体系。

当假的求助者越来越多时,便会把那些真正有困难的人,逼到死角。
他们失去了最后一根稻草,或者在绝望中覆灭,或者以仇恨来对抗整个世界。

尘网之中,谁又敢保证自己不是受害者?


03

以善敛财,即为以恶诛心


利用众人的善良来敛财,绝不是有了「共筹平台」才出现的事。
早在2011年,一位叫做郭美美的女孩,在网上大肆炫富。

她开着马萨拉蒂,戴着名表背着名包......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她的实名认证微博中的身份是: “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
事件曝光后,网友纷纷吐槽: “原来捐给山区小朋友的钱,都被这女人拿去买包了?”
这事儿闹的很大,司法部门也介入进来。后来发现郭美美私开赌场,于是判了刑。
然而,郭美美事件却引发了一连串的恶果。

根据民政部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显示,郭美美事件后,全国慈善捐款数额暴跌8成。

其中深圳红十字会,收到的社会捐款几乎为零,仅有1笔100元捐款。

这一年,佛山市红十字会,在郭美美事件后,再未收到任何捐款。
不夸张地说,郭美美凭一己之力,摧毁了民众对传统慈善机构的信任。
就像《黑天鹅》一书中曾说: 一个坏的节点,往往能导致一个体系的崩溃。
“尊老爱幼,帮助弱者”,一直是我们的核心道德体系, 但是请你说句实话: “看到倒地的老人,你敢扶吗?”
我相信很多人不敢。

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善心,而是害怕被讹。
2006年,南京一个叫彭宇的年轻人,在扶起倒地的老人之后,本以为是举手的善事,却没成想被老人告上了法庭。
案件持续一年,最终以彭宇赔偿老人45876元结案。
不少网友都发出来自灵魂的拷问: “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
这一次审判,撬动整个社会的信任成本剧增。
后来我的朋友圈里,被各种这样的标题刷屏:
《学生好心扶人反被讹!大妈:不是你撞的怎么会扶?》
《“不是你撞的干嘛扶我?”快递员热心扶6旬老太,不料却被指肇事》
《外卖小哥扶起一个倒地的骑车老太,被讹了!》
《扶起倒地老人后,如何漂亮地回怼“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这种讹人的理由?》
……

倒地不起,一口咬定“是你撞的”,就能轻轻松松地拿到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赔偿。
这好人的钱,太容易赚了。

只用躺在地上,看谁敢扶我!
「碰瓷」一度成了一门暴利行业。

运气好能讹个十几万,运气不好也不亏。

坏人屡屡得逞,善良又该如何安放?

于是乎,继中国有了无数扶不起的老人后,就有了再也扶不起的人心。
2岁的小悦悦,在广东佛山连续被两车碾压。整整7分钟,18名路人视而不见。
河南某市一位姑娘,在斑马线上被撞,司机肇事逃逸,来来往往的路人只管匆匆赶路。

最终,一辆快速而来的汽车,再次从她身上碾过,夺走了她的生命!
视频传到网上,有人感叹世态炎凉、有人大骂路人冷血无情。

说实话,真的不是人们无情,而是趋利避害,就是人之本性。
这一扶,一不小心就是十几万赔偿费的官司。试问,谁敢扶?
孟非说过: “有时候容易受骗是一种善良的表现。

善良本身没有错,错的是那些消耗他人善良的人。
每上一次当,每受一次伤,心里就会多一道伤痕, 一次、两次、三次……
每个人的善良,都是有额度的,请不要随意拿来敛财。
塞缪尔·约翰逊说: “通往地狱的路,通常是由善意铺就。”

这画面,像不像这些大恶之人,踩着无数人的善良与爱心,还雄赳赳气昂昂?
如果公众的善心一点点被杀死;
如果大众的爱心一次次被践踏、被消费;
如果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被彻底摧毁……

我不敢想。


04

说到最后


我为什么写这篇稿子?

不仅仅是想揭露水滴筹的商业图谋,或者怒斥消费大众善良的一些个体。
也想就此谈几点我的建议:
第一、商业组织真的不适合做慈善;
商业组织的第一要务是谋利,而慈善的本质是给予,两者的矛盾无法调和。
就像最近一期《奇葩说》的辩题:“给做好事的人发红包,你支持吗?”
如果把这个辩题改为:“给做好事的人发工资,你支持吗?”

这样就能清楚地看出,其中矛盾的 必然结果就是: 这个社会绝不再缺做好事的人, 但最缺倒地需要扶起的老奶奶。
因为有了倒地的老奶奶,你就有钱赚。

请问,你希不希望多一些倒地的老奶奶?

如果没有现成的,会不会有人制造一些?

再往下发展,一定会有职业团队,一条庞大的产业链也会形成。
你看水滴筹的工作人员,每天那么勤奋扫楼,不就是在找倒地需要扶起的「老奶奶」吗?

第二、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
首先,要提高作恶者的成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