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行动派DreamList
青年学习型社群,致力于帮助青年人用行动实现梦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交建  ·  牙买加总理出席中交集团项目签约仪式 ·  昨天  
中国铁建  ·  今天,北京地铁线路图更新! ·  3 天前  
龙船风电网  ·  375.2MW!中国电建拟中标风电EPC项目 ·  5 天前  
龙船风电网  ·  375.2MW!中国电建拟中标风电EPC项目 ·  5 天前  
中国交建  ·  连接大山与希望的路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行动派DreamList

送书啦 | 月薪十万和月薪一万的人看问题的方法竟然如此不同!

行动派DreamList  · 公众号  ·  · 2017-09-29 07:30

正文


工作三四年是个奇妙的时间段。不同于毕业时所有人都是一张白纸,无差异可言,这时候的毕业生们已经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了一段时间,有人已经有所成绩,有人默默无闻。


对于习惯于将同学与自己对照的年轻人来说,很自然会思索这一差距是如何产生的?诸多因素,运气有之,能力有之,习惯有之。


除却运气这一不可控因素之外,其实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更上一层,甚至能用自身能力改变不可控的气运。

 


一、选择:找对风口行业,选择比努力重要


各个行业的发展水平和薪酬状况是很不同的。拿我熟悉的互联网行业来说,稍微好点的公司,入行起步价1W,工作几年拿2W~3W月薪的很常见。


但是如果一些传统行业,比如制造业,有一二十年工作经验的总监也不一定能拿到这个数。你说互联网的小年轻一定比那些夕阳行业的管理人员聪明努力?这个真不一定。

 

一个人能赚钱,当然与个人能力有关,但是跟所处的行业也是密不可分。前几年地产行业火的时候,你只要进去,随随便便年薪就几十万。现在地产降温了,不少人发现薪酬也下降了,甚至被砍掉了一半。这就是行业红利的力量。


 

怎么区分朝阳行业与夕阳行业呢?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社会精英的子女都奔向了哪儿。以前精英们都找关系把小孩送到电视台,现在还有精英这么做吗?当下火热的是互联网行业、娱乐行业,还有始终火热的金融业。如果你对大趋势很难判定,那么跟着精英人群是个便捷的方法。

 

当然有人要问,没有一个行业能长久不衰,如果跳进一个火热的行业,然后它逐渐降温了怎么办?


我的看法是分情况,如果这个行业本来就是你擅长并且热爱的,并且它还没有坏到无路可走,只不过是回归正常水平,你可以继续在里面熬着。毕竟无论哪个行业,只要你能做到顶尖,都可以过得不错。但如果这个行业你也不是很擅长,只不过当初看它火热才进来赚几年快钱,那么你可以找下一个火爆的行业。

 

切勿不要在一个衰落的行业苦苦死撑,别拿情怀感动自己,说到底人出来工作首先要吃饭,吃饱吃好,才有尊严。

 


二、能力:执行力崭露头角,创造力保驾护航


广义而言,工作能力分为两个大类:执行力、创造力。

能在工作的前3~7年就崭露头角的,往往是执行力超强的人,但这些人能否在后续的职业长跑中始终保持优势呢?要看他们有没有后续的创造力。


公司的初级岗位,也就是下面干活跑腿的,能把腿跑得利索,当然就是能力强,受领导重用。尤其是巨无霸型企业,企业格局早就形成,每日工作需要的是大量的重复劳动,这就对执行的质量、细致程度提出了高要求,在细节里琢磨到变态的,看上去就是厉害到极致。

 

如果一个人刚好是个执行力超强,并且在职业生涯之初加入到一家巨无霸企业,那么在3年以后,他应该怎么都能升个小头头,在同学之间看上去混得很好。这些人的特点就是喜欢琢磨细节,一字一句、一图一画都不放过,反复修改,逼死一堆人。

 

这样的人是真的混得好吗?不,他只是很幸运地在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发挥了自己的执行力专长。

 

这样的人大量栖身于大企业,如果你跟他们稍微深入接触,你就会发现他们的知识面与视野狭窄得不可置信,思维能力也是庸庸碌碌,讲话枯燥、乏味、无亮点,你会很奇怪他们是怎么到了现在这个位置还拿着几十万的年薪。

 

这些幸运儿的幸运,往往会终结于栖身的巨无霸企业崩塌,或跳槽去另外一家企业,或脑子一激动离职创业。于是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在30岁以前光芒万丈的人,仅仅换了一个环境就从此“泯然众人矣”。


新的环境未必需要多么强的执行力,但对创造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点是大部分的执行力小超人们搞不定的。

 

但是执行力小超人们并非全军覆没,这时候就能见真章,极少数人爆发了旺盛的创造力。这些人是真正的牛人,他们既具有魔鬼一般的执行力,又有着天才、艺术家一般的创造力。他们会有大成。



另外一部分人是执行力普通,在大公司时非常普通,可能经常因为PPT做得不够美、空格多了一行而遭到领导的敲打。他们天马行空,提出的点子亦会遭到驳回。这些人的黄金期会在去一个迅速成长的企业或创业时到来。

 

除了双料大牛以外,普通人能在执行力与创造力上居其一已是优秀。


认识自己很重要,若自己是严谨而乏味的人,那么尽量去成熟大公司去琢磨细节;如果自己天马行空,就不要去大公司浪费时间了。

 

有一次与一个老同事喝茶,提及别后几年,众人的际遇各异,感慨非常。彼时我们都是工作三四年的样子,如今又过去几年,各人变化比起当日却又更是天差地别。当日的小专员,如今已是盈利不错的小公司创始人;当时的小经理,如今在一家快速成长的企业担任中高层;当日有光环的、不到30岁的副总裁,如今悄无声息;当然也有稳步上升的同学,已是公司总监。

 

一时得意,一时失意,如今看来都不是最重要。去找到适合自己发挥长处的位置,你就会做得好、有自信。不去笑一时混得不好的人,不去羡慕一时混得好的人。三四年的时间,还不够资格来给我们判断。

 

临别时我对老同事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都要相信这一点。

 


三、脱颖而出:下班后的时间才是你脱颖而出的关键


之所以想到用执行力和创造力来区分工作能力,起源于一次和前同事的聚会。老同事聚会的话题中心无非是各人别后发展如何。于是我们惊讶地发现,在我们当时共事的那家大公司里如鱼得水的人,换了环境大多泯然众人;相反,当时抑郁不得志的人,不少在后来做得风生水起。

 

细究其原因,我想到那家公司的核心文化是“高执行力”。它的架构和工作内容都已完善,评判优秀员工的标准是你能在单位时间内多快好省地干完。


比如网页策划,会出现一个下午搞定三个页面(每个页面包含至少3~5个子页面)的神奇快刀手。让我想起挥舞镰刀割麦子刷刷刷的劳动模范,在砧板上极速切出一盘土豆丝的大厨。

 

领导们会口头表扬这些高执行力的员工,甚至会提拔其中的一部分人。在公司发展得好的那些年,这些都没问题。


员工年复一年辛勤执行,公司年复一年赚钱。虽然时不时有新项目立项,但基本所有的新项目都是在老项目上修修改改换层皮而已。既然内里差不多,就能以原先的方式来执行。天长日久,竟生岁月静好之感,身处其中之人,如在桃花源里,不知世上已千年。


 

执行力小超人们的变故,来自行业洗牌、公司危机、个人跳槽。此时他们会发现,之前多年对工作的理解,居然完全不适用了。


原因很简单,维持高执行力需要消耗大量精力,甚至一个人所有的精力,必然会削减其观天下、学习思考的时间。一个人每天满负荷干活,回家倒头就睡,还有多少时间吸收外界新营养?

 

创造力,不是天上掉下来,不是天赋自带,而是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大量吸收不同领域养分,并加之以自己的思考才能获得。少数精力极其旺盛的大牛,能在保持高执行力的情况下兼顾对自己的提升训练,但大多数普通人,能做到执行力强就已经费尽了所有心力。

 

公众号“一条”创始人、传媒界大佬徐沪生,在繁重工作之余,每天阅读8小时,这一习惯坚持了十年。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时间总是挤得出来的,白天花两个小时,晚上从8点到凌晨2点,有6个小时。”正是因为大量的业余阅读,才让他始终保有旺盛的创作能力,这些创造力最终在“一条”的内容上得以呈现。

 

一些优秀的程序员跟我说,绝对不能选那些给高薪但是需要过度加班的公司。倒不全是为了可以正常下班以陪伴家人,而是一定要留出下班后的时间自学最新的技术,如此才能在技术迅速迭代的行业内始终不倒。

 


 


幼时读到“富贵险中求”,以为只要“险”一次就够,捞一票就走;如今发现,步步都是险境,哪里有停下来的道理。

 

曾经认识那种一辈子没有工作,可能是世人眼中最幸运的那种女人:老公养家,四处旅行,年逾五旬看上去像少妇。这种看上去比较轻松的人生,符合相当部分少女的梦想吧?至少从网络热点来看是如此。我也曾经羡慕过这样不是太费力就能岁月静好的日子。

 

但是仔细观察,我发现“轻松的人生”虽有千般好(不用早起,不用熬夜,不用承担压力),至少在两方面有所欠缺:生活的多样性&对风险的承受力。


 

  -END- 


本文作者Juan,知名公众号【花神妙】创始人,知乎17万赞答主,10万+收藏。擅长用商业思维分析年轻人成长过程中的障碍迷雾。


自2014 年以来,已经为数千人一对一提供过咨询服务。拒绝无效鸡汤,提供当今社会里出身普通的年轻人的人生突围方法论。本文摘编自其最新作品集《找对梯子,没有你够不到的人生》,中信出版社2017年9月上市。


“工作后,你悟出了什么职场道理

评论告诉我们

留言区点赞前5名送新书

《找对梯子,没有你够不到的人生》

第二天下午3点开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