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词:“一云一网一平台”、五大攻坚战
贵州通过建设“一云一网一平台”,以政府数据汇聚、融通和应用,推动大数据与社会治理、民生服务、乡村振兴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
“一云一网一平台”
——建设云上贵州“一云统揽”新体系,实现省、市、县政府数据集中管理,所有系统网络可达、应用可访、数据可通;政务服务“一张网”,推进各级各部门电子政务外网、业务专网、互联网互联互通,形成了满足企业群众“一号申请”“一窗受理”和“一网通办”新支撑;打造“一平台服务”,为省、市、县、乡、村五级提供协同办公、行政审批、数据调度、数据搜索等服务。
五大攻坚战
——数字经济建设方面,积极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贵州数字经济增速已经连续4年全国排名第一,数字经济吸纳就业能力连续2年全国排名第一,大数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数字民生方面,通过实施“大数据+教育”“大数据+医疗”“大数据+文化”等项目,让省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5%;数字治理方面,以“一云一网一平台”为抓手,先后获得“互联网+政务服务”、数据整合共享、公共资源开放试点省,涌现了一批提升政府管理能力、决策能力的典型应用;数字设施方面,积极开展“满格贵州”、“光网贵州”、数字设施提升等行动,信息基础设施水平从2015年的第29位上升至全国第15位;数字安全方面,贵州成为全国大数据及网络安全技术创新中心、应用示范中心和科研培训、技术验证等基地,形成大数据安全保护“1+1+3+N”总体思路和“八大体系”建设架构。
按照坚定不移把大数据战略行动向纵深推进,做实“四个强化”、加快“四个融合”的要求,运用“大数据”创造“大智慧”,打好数字经济、数字治理、数字民生、数字设施、数字安全五场攻坚战,努力推进数字贵州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要为多彩贵州新未来作出新的积极贡献,更要为建设数字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贵州力量!
——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局长马宁宇
2014年,浙江开全国之先,构建政务服务“一张网”,即浙江政务服务网,公布了政府权力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政府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政府责任清单,形成了著名的“四张清单一张网”。以此为引领,浙江省形成了全省事项清单统一发布、网上服务一站汇聚、数据资源集中共享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为推进以人民为中心、以数据共享为原则的放管服改革“最多跑一次”奠定了基础。
2016年,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公开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2017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浙江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紧随其后,浙江省公布了《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浙江省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法》,对改革规范进行整体部署和实施。
在“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下,浙江省已获得100%的事项网上办理,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全流程“最多跑一次、最多100天”等成果。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及时做出了执行层面的要求,即实现“掌上办事”、“掌上办公”。
目前,浙江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已经归集如人口库等相当一部分公共数据,已启动浙江政务服务网的升级改版工作,将让办事群众和企业更便利地找到所需服务。同时,还在通过数据的治理与归集,实现“
一证通办
”,未来通过数据共享一键生成电子表格,实现掌上办事。
——浙江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局长金志鹏
2000年,福建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数字福建”,2012年,福建省率先建成了全国最早的省级电子政务云平台。目前,被誉为“福建最强大脑”的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建成运行,政务云平台和商务云平台已全面投入使用。福建在全国率先实现所有省直部门数据中心物理整合和信息中心业务整合;省政务信息网和省电子政务外网、无线政务专网“三张网”形成,构建覆盖省市县乡四级网络体系。
福建正抓紧编制《福建省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管理办法》、《福建省公共信息资源开放标准》,提升政务数据资源开放平台功能;面向全社会数据开发者(二级开发机构)征集数据需求,依法依规开放政务数据,重点开放一批金融、教育文化、社保就业、医疗健康、交通运输、信用服务等重点领域的数据,推动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福建省创新公共信息资源开放机制,参照土地、资源一二级市场开发的模式,在2018年数据积累和2011年数据目录编制的基础上,已组建30人规模公益性的政务数据一级开发团队,负责政务数据汇聚清洗、分类整理、脱敏脱密、质量管理和授权开放等工作,促进政务数据资源有序开放和开发利用,保证各市场主体公平、公正、公开获得数据授权。
——福建省大数据管理局局长陈荣辉
作为中部唯一的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河南以政务服务为突破口,整合大数据资源,让服务型政府更加“智慧”。
2018年7月19日,河南省印发《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实施方案》,对“一网通办”工作提出目标:2018年7月底前,各地各部门审批服务办事系统要全部“联上”河南政务服务网,实现网络通;8月底前,各地各部门审批服务办事系统与河南政务服务网要全部“打通”,实现数据通、业务通;9月底前,部分审批服务事项网上“能办”;2018年底前,省级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0%,市县级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70%。
目前,河南政务服务网数据监控平台,让全省44个省直部门、18个省辖市、10个省直管县(市)的政务数据贯通使用,让1亿河南百姓享受到“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服务。《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2018)》显示,河南省强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排名同比攀升了12位。
“最多跑一次”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要争取让群众能不跑就不跑,实现“零上门”。
——河南省大数据管理局局长王继军
内蒙古自治区制定了《大数据与产业深度融合行动计划(2018-2020年)》,推动4000多家企业管理上云、服务上云、业务上云。
目前,内蒙古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全面铺开,数字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大型数据中心服务器装机能力超过110万台、居全国首位;政务数据共享开放稳步推进,自治区共享交换平台建成,自治区“云上北疆”大数据云平台启动建设;各领域大数据应用不断创新和深化,政府治理能力、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大幅提升;对外交流合作成效显著;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一批知名企业和重大项目落地内蒙古,大数据赋予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云上北疆 中国数谷”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自治区着眼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结合实际,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着力推动产业数字化。
——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局长胡丰
重庆谋划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协同发展智能产业、智能制造、智慧城市,运用大数据、智能化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重庆印发的《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超算、软件服务、物联网、汽车电子、智能机器人、智能硬件、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装备、数字内容十二大产业,打造智能产业集群。
2018年4月,重庆市经信委出台《重庆市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全市推动建设76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按计划,到2020年,重庆将建成20个智能工厂、200个数字化车间和2000个数字化生产线。
截至2018年底,重庆推动203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启动运行,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取得积极进展,以应用促产业、以产业带应用的态势初步形成。
要加快推行“云长制”,建立建全“管云、管数、管用”的体制机制,深入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把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不断引向深入,为数字重庆建设提供不竭动能。
——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局长罗清泉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不断被应用在政务服务中,迅速提升服务效率。上海政务“一网通办”总门户2018年10月中旬正式上线,实现了90%以上的审批及服务事项“只跑一次、一次办成”。上海通过“一网通办”门户网站申请营业执照,能足不出户办理1339项办事事项。
2018年11月1日,“一网通办”的顶层设计颁布实施:《上海市公共数据和一网通办管理办法》强令要求各政府部门信息流通、协同合作,违反规定情节严重的,由有权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同时,在上海,被称为“社区大脑”的智能综合管理平台,通过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实时反馈社区各方面的运行状态。“社区大脑”不仅能及时发现问题,在采集的海量管理数据基础上,还能立足规律性报警来发现事件高发、频发区域,通过提前预警、提前介入、实时处置的方法精准“施针”。
推动政务服务从“政府部门端菜”到“企业和群众点菜”,最终还是要做到减环节、减材料、减证明、减时间。“一网通办”已经超出网络化,用后台的数据加上现在最新的IT技术、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实现智能化。表面看,“一网通办”是政务系统实现了更为科学的大数据化、智能化,但更深层次看,它的本质是弱化部门利益,强化公众利益的一场改革。这个革命的对象是政府自身、是政府自己,所以我们一直讲它是政府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
——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主任朱宗尧
●
关键词:数字政府、“一个思维、两轮驱动、三大支撑”
广东省在2017年底全部启动数字政府改革,按照集约化、系统化的思路,通过对政务信息化体制机制和建设运行模式的重构,打造高效协同的整体政务。
作为广东数字政府改革的第一次亮相,2018年5月,全国首个集成民生服务微信小程序“粤省事”上线,当天访问用户量就突破1000万,截至2018年10月底,实名注册用户超过300万,平台已累计进驻489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通过优化流程、精简材料,表格数据填写量减少60%以上,申请材料提交量减少45%以上,事项跑动次数减少50%以上;仅办理残疾人证一项,每年就可减少跑动260万人次。
在数字政府改革中,广东以政务信息化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按照一个思维、两轮驱动、三大支撑的改革思路,系统化推进数字政府建设。
第一,在改革思维方面,将互联网的用户思维、流量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贯穿数字政府改革的全过程,提出政务互联网思维,采取集约建设,打造大平台,小前端,富生态的网上政务服务的新模式;第二,在改革指挥和执行的方面,探索政企合作,管用分离的新模式,形成政府统筹指挥和互联网骨干企业强强联合,双轮驱动改革的局面;第三,在改革落地实施方面,统筹和全省政务信息化基础信息资源,有效构建起数字政府统一的基础支撑平台。
我认为数字政府改革不仅是政务信息化基础的迭代,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实基础。数字政府改革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关键举措,将聚焦各地、各部门核心业务职能体系,推动审批制度改革,变革业务办理模式。只有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增强创新要素集聚效应,汇聚政府、市场、社会各方力量共建数字政府,才能不断推动信息技术与政府管理深度融合,为改革提供源源不竭的创新动能。
——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逯峰
2019年,江西省出台了包括4个部分、共22条具体措施的《深化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政务服务若干措施》,目标包括拓展提升“赣服通”功能,上半年实现500项高频事项、60种电子证照和设区市分厅上线,下半年全省县级分厅上线;“一窗办理”,加快提升市县两级“一窗受理率”,整合乡镇便民服务资源等。
江西已专门成立了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工作领导小组。围绕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全省数据共享,江西将通过打造基础平台、建设入口、法人数据库、电子证照库、信用信息共享助力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当前,江西已完成省直部门的41个信息系统对接,挂载数据资源目录697个,累计交换数据188.4亿条,并与国家实现平台互通。
依托江西政务服务网和全省电子政务共享数据统一交换平台,按照谁的系统谁负责对接的原则,在2019年9月底前,全部通过“一窗式”综合服务平台统一受理,数据资源除涉及安全外实现100%共享,杜绝“二次录入”,真正做到“单点登录、一网通办”。
——江西省大数据中心主任金俊平
为推进政务数据改革,自治区围绕政务数据“聚通用”中“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与自治区部门专业业务办理系统对接融合”的难点、堵点开展专项攻坚,目标是打破政务数据“孤岛”和“壁垒”,建立广西特色的政务数据管理体系。截至2019年5月中旬,已有7个单位、19个审批事项的专业业务系统与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对接。
《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建设方案》显示,2019年底前,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全面实现对接,市级平台及自治区部门系统与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应接尽接;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自治区、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0%;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营管理体系基本建立。
方案提出,2020年底前,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功能进一步强化,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实现“一网通办”、“一事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