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到来,懒人经济随之而来,学院所令实有不妥,强制措施不如自发。
发现订餐,寝室断电,三日无光,这样的措施的确有效遏止懒人横生,但在如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停电会带来更多不便,检举成功,处罚商家,资金入囊,这样的诱惑,更让人无法苟同,这是一种对教育的亵渎。强制不如自发,只有自发,问题才会从根本上解决。
“威逼”的方法好用,却不及自发的好处。“断电三日”对学生来说,当然可以使其行为规正,不做身体上的懒人,但实际上,除了给学生带来身体的危机与痛苦,精神上对室友的愧疚与负罪,如江河无堤变水患;一旦这种压迫消失,灵魂里的懒人基因会变本加厉。而倘若是学生内心深处自发形成抗拒懒人的意识,却可像是星火燎原,可像是蝶翼振风将原始的懒惰克制,封印。这样的人,会成长为身体与灵魂中永不懒惰的人。
“利诱”的措施扭曲价值,自发的行动更塑人生。如果说威逼还有效用,那利诱便是从目的到手段,都极为下作。大学,教书育人。树德明志,而不是通过这样的手段去教会学生时刻盯住别人的过失以获得内心的欢乐与物质的满足。它扭曲了教育,扭曲了学生们的价值观。西哲雅斯贝尔斯曾言:“教育的本质,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吹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学院如此,难道不是逼着学生们回到沙皇俄国的人人自危,三十年代的白色恐怖?然而自发的目的,本就是怀仁而起,固其根本,溹其泉源,拨乱反正,以求明哲,自发,从内二外,都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是杜绝懒惰的抗争。
如何自发?措施千百法。于学生,意志坚定,定好目标,不做懒人,日益进步,于商家,不贪小利,不昧良心,学会说不。更进财源,与学院,教授知识,明晰利弊,动员学生成就自身。强制不如自发,自发才是流传法。
在互联网+时代,懒惰千姿百态。未必有效果,不及自发半,威逼可反弹,自发永无患。利诱害学子,自发救于本,利诱诚可抛,自发维心稳。强制不如自发,自发虽小,但如一灯灼于暗室,如一星耀于夜空,如一花盛于草原。
自发之道,当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