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多”问题,无论是领导机关还是基层官兵,都是人人喊打,为什么成了蒸不烂、煮不熟、砸不扁、炒不爆的“铜豌豆”?
“纠治‘五多’问题,难就难在不好界定!”中部战区陆军某装甲旅旅长李铁一语中的。
多与少,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没有明显的界线。“五多”到底怎么才算多、怎么才算少?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答案。就像“没有一滴雨承认对洪水负责”一样,即使机关基层都认为出现了“五多”问题,也很难找到“肇事者”。
调查中有官兵对记者说:搭上了信息化时代的快车,新“五多”叫做“旧‘五多’+”也未尝不可。与旧“五多”相比,新“五多”有着隐形化、小微化的特点,数量更大、频率更快,对基层建设造成的困扰和负担更加不容忽视。
单纯用数量来区分“多”与“少”,有时本身就不合理。一位基层干部去年底参加了历时一周的演习复盘检讨会,但他并不觉得这个会多余,“对战斗力建设有意义的活动,再多也不嫌多;没有实际意义的活动,再少也嫌多。”
公款吃喝、公车私用、超占住房等这些歪风,为什么能治得住?就是因为都能找到犯错的具体人、具体事、惩罚依据。“五多”问题之所以没得到根除,就是因为很难明确评判标准和惩罚依据,因此鲜有因为制造“五多”而被处罚的事例。
调查中,基层官兵说,“五多”问题久治不愈,有统筹不够、安排不科学的问题,也有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不正的原因。再往深处挖一挖,似乎还是没有挖到“病根”上:没有硬性规定,仅靠领导机关自觉“随意性大”;有了硬性规定,“一统就死”影响正常工作开展。
随着调查的深入,记者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前几年,一位机关参谋在基层任连长时经常见人就抱怨“五多”不好,但到了机关后,却凭着组织大项活动能力出色多次在领导面前“出彩头”,并提前晋职。
这个有些讽刺的故事,却反映出一个谁也不能否认的现实:“五多”本身是问题,人人骂“五多”、还整天围着“五多”转,这才是“问题背后的问题”。一位基层指挥员向记者发问:面对同样一个安全检查,一个团依旧坚持进行训练,另一个团停下手头工作、有针对性准备,你说:两个团队在检查中谁受通报表扬的几率更大……
这一发问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错位的评价体系,才是“五多”问题久治不绝的真正根源。当我们还在用材料撰写质量、下部队检查考核数量、组织试点观摩场面等来评价机关,用单一的考核数据、检查结果、背记情况等来评价基层,利益驱使下,机关怎能不造“五多”?基层怎能不迎合“五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