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寄望于各地细则落地后会有“符合实际”的微调,这种乐观只看到了政策对网约车合法性的肯定,而忽视了将其与巡游车彻底切割的决心。
当下中国主要城市的出租车大体定型于1.6升的A级车,上海从桑塔纳向朗逸和途安过渡,北京则是伊兰特一统天下,在这种情况下,网约车放弃预设的2700毫米轴距和1.8升排量,重新下探巡游车定位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因为政策制定的初衷本来就是让巡游式出租车以辅助公共交通的方式继续生存下去。
考虑到Uber在美国也以高端Uber black发迹,普及后才变成“麻烦制造者”,因此将网约车驱离巡游车市场似乎有其“不可动摇”的合理性。而户籍控制则与网约车的总量管制有关,这并不像很多人诟病的是落后于时代的计划思维产物,政策只不过担心网约车过度供给会挤压巡游车的生存空间,何况它也暗合当下去产能及大城市人口疏解的总目标。滴滴花了很长时间才认识到这一点,在交通部征询意见稿出台后的缓冲期,志得意满的滴滴高估了舆论+GR的反制力,低估了政策的魄力,全部心思系于优步中国的并购案。其实后者早就错过了融资和扩张的最佳时机,只不过“生而骄傲”的年轻人把“失败”涂抹了“天意亡我,非战之罪”的悲凉而已。试想对核心研发都在美国的Uber来说,中国年轻人所干过的最惊天动地的事,不过是替TK烧掉了10亿美元而已,谈不到技术含量,Uber年轻人的机会成本仅在于原本有机会选择更轻松的工作而已。并购缓解了滴滴对流血竞争的恐惧,给本土互联网挫败美国老师又贡献了一个案例,当然也承受了舆论反转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苦涩。新政的可怕在于,它让滴滴商业模式中一些最本源的概念面临重构,比如出租车定位中到底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