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古诗词赏读
诗词名作赏读,小众诗歌解析,原创投稿展示,诗词格律学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城发布  ·  明确了!可放宽至70周岁 ·  17 小时前  
南城发布  ·  明确了!可放宽至70周岁 ·  17 小时前  
逆行的狗  ·  搭建属于你自己的AI知识库 ·  昨天  
逆行的狗  ·  搭建属于你自己的AI知识库 ·  昨天  
昆明警方发布  ·  “顶流”眼中的昆明公安 ·  2 天前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常青松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古诗词赏读

神童写的诗,快来沾才气!

古诗词赏读  · 公众号  ·  · 2024-06-01 06:30

正文




自古英雄出少年。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不少的“神童”, 他们年少时智商过人,才华横溢,言行不凡, 成为时人追捧和羡慕的对象。


今天,读几首古代儿童写的诗。




01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出身寒门,七岁便能作诗。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客人听说他聪明异常,便有意考考他,就指着池塘里的鹅问他,能不能作诗一首?


骆宾王对着水里的鹅想了一会儿,便写了这首家喻户晓的《咏鹅》,其神童之名便传播开来。




02




《送兄》

唐·佚名(七岁女童)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这是记录在《全唐诗》中的一首五言绝句,据说出自一个七岁女童之手。诗中写景的气氛和离别的心情相应,兄妹不忍分离与雁行齐飞对照,显得自然、诚挚,艺术技巧相当高妙。




03




《咏架上鹰》

唐·崔铉


天边心胆架头身,

欲拟飞腾未有因。

万里碧霄终一去,

不知谁是解绦人。



崔铉是崔元略的儿子,他小时候跟父亲去拜访韩滉,韩滉见了很喜欢他。他父亲说:“这个孩子近来作诗能力有很大进步。”


韩滉便指着架上的鹰叫他歌咏。


崔铉接过纸笔,不假思索,很快就写完了。韩滉看后更加惊奇,感叹着说:“这个孩子可以说是有万里前程啊!”





04




《赋新月》

唐·缪氏子


初月如弓未上弦,

分明挂在碧霄边。

时人莫道蛾眉小,

三五团圆照满天。



这首诗是唐朝开元年间,一位姓缪的孩子,7岁时以神童召试所作。这首诗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人小志大,准备成就一番经世济民大事业的豪迈气概。此诗得到了唐玄宗的赞赏。




05




《五岁咏花》

唐·陈知玄


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

唯余一朵在,明日定随风。



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未知。据传,陈知玄五岁时,当时祖父要求陈知玄写首咏花诗,陈知玄一边沉吟一边踱步,没走几步,就作好了。


这首诗以朴实自然的语言描写了花与树的自然变化过程,显得清新可爱,反映出诗人细致的观察力和敏捷的才思。



06




《高轩过》

唐·李贺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冬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钜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殿前作赋声摩空。

笔补造化天无功,元精炯炯贯当中。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李贺在六、七岁的时候,就能吟诗作对。当时著名的文学家韩愈十分赞赏他的诗文,便亲自到李家去见李贺,并让他以自己来访为题,即席写一首诗。


李贺想了想便挥笔疾书起来,不一会儿,就写成了一篇古体诗《高轩过》。韩愈一看,只见全诗流畅自然,极具文采。


本诗写出了韩愈出访的声势,赞扬了韩愈文学上的成就,还道出了诗人的远大志向。





07




《咏华山》

宋·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据记载,寇准七岁时,其父亲宴请宾客,客人请小寇准以华山为题,作一首诗。当时,寇准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仅仅三步便作出了此诗。比世人皆知的曹植七步成诗还要快出许多,真是才思敏捷,出口成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