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印尼海军瓦希丁·苏迪罗索多号(Wahidin Sudirohusodo)医院船下水,舷号991。新医院船由印尼PT PAL造船公司建造,为该国第2艘大型医院船。
瓦希丁·苏迪罗索多为印尼一位著名医生。新医院船长124米,宽21.8米,排水量7290吨。主机为2台柴油机,最高航速18节,巡航速度为14节,最大续航力达到了10000海里,自持力为30天。是一艘可以长时间在海上独立活动的平台。
医院船人员编制120名,另外可容纳66名医务人员、收治159名病人,总载客能力为643人。救护设备包括4辆救护车、3所流动医院(OFE)、1个移动减压装置(OFE),拥有CT扫描和X光检查等设备,船载2艘人员登陆艇(LCVP)、1艘硬式快艇(RHIB)和2艘救护快艇。该船设有隔离室,对应对新冠肺炎等传染病非常有用。
医院船继续基于韩国技术的望加锡级登陆舰 (LPD)设计,拥有坞舱与大型飞行甲板,能够执行各种任务,包括快速、灵活和机动的紧急医疗和手术服务。该船可操作医疗直升机、救护艇和登陆艇,载具丰富灵活,可用于执行医疗后送任务。对于印尼境内沿海地区和小岛屿来说,可提供更为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
印尼地跨赤道,70%以上领地位于南半球,一度被荷兰殖民。陆地面积约190.4万平方千米,海洋面积约316.6万平方千米(不包括专属经济区),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约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海岸线总长54716千米,为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
为了管辖如此多的岛屿与广袤的海域,对海军建设提出了很高挑战。印尼一直尝试维持一支海军力量,在上世纪60年代获得了苏联的巡洋舰与常规潜艇。1967年印尼发生政变,苏哈托上台,宣布倒向西方国家,主要装备开始欧化。在苏联解体的时候,从东德获得了一批苏式轻型舰艇与登陆舰,这两种舰艇特别适合群岛国家,可以进行海洋控制与岛礁补给。
新一代的舰艇也是此模式,更加突出了国产化。从2014年,印尼先后建造了宾杜尼湾级(Teluk Bintuni class)登陆舰、古邦级(Kupang class)通用登陆艇,用于替换老旧的美制二战坦克登陆舰与西德的苏式坦克登陆舰。此外,印尼陆军在2016年,接受了LCU-1200型坦克登陆舰,满载排水量2400吨。
轻型战斗舰艇方面,主要是KCR40型导弹艇,采用中国制造的6管30mm舰炮、C-705型反舰导弹(可有效打击40~140公里内1500吨级舰只)。KCR60型导弹艇进一步放大,导弹仍是为C-705型反舰导弹。PC-43型巡逻艇,艇长43米,宽7.4米,主要武器为30mm舰炮。
在大型舰艇方面,一是接受了英国建造的3艘护卫舰,原本是为文莱建造,后被放弃。在使用荷兰的法塔希级、艾哈迈德.亚尼级、迪波内哥罗级(荷制西格玛)之后,印尼与荷兰采用合作建造的方式,由印尼总装建成了2艘西格玛型护卫舰。新护卫舰装备了垂发的舰空导弹与反舰导弹,为同类型舰的翘楚。
值得关注的是潜艇方面。原本,印尼装备了2艘德制209级潜艇,后由韩国进行了升级。后来,印尼又从韩国引进了3艘全新的韩版209级潜艇。此外,印尼从法国引进了2艘海洋调查船,服务于潜艇运用,但尚未装备潜艇救援舰。
从舰艇来源看,既有荷兰的传统存在,也有地区大国的影子。从规模来看,这次换代基本已经告一段落,海军运用还是以管控国家海域为使命。在空军方面,同时装备着美制F-16与俄制苏-27、苏30战斗机。这种情况,已成了东南亚国家的普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