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大经济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人大经济论坛”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同名认证新浪蓝V“人大经济论坛”。人大经济论坛感谢多年来用户的支持,新网址迁移至http://bbs.rdjjltorg ,欢迎新老会员不吝赐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经济报道  ·  马斯克宣布:免费!直到崩了 ·  昨天  
掌上平度  ·  利好来了!名单公布 ·  昨天  
掌上平度  ·  利好来了!名单公布 ·  昨天  
央视财经  ·  刚刚,见证历史!又一个第一!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大经济论坛

贾拥民等:偏好的异质性与一致性——基于损失厌恶和脑刺激的神经经济学研究

人大经济论坛  · 公众号  · 财经  · 2018-08-04 12:07

正文

本文作者贾拥民,黄达强,郑昊力,罗俊,叶航(通讯作者), 来自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这是一篇神经元经济学领域的论文。

神经元经济学在国外也是刚刚兴起,在国内则刚刚起步,叶航领导的学术团队目前在孤军奋战。这篇论文是其团队的探索性成果之一。在这篇论文中,作者试图揭示损失厌恶偏好的神经元基础,因而在研究设计上把目标靶区直接设置在被试的大脑背外侧前额叶皮层( DLPFC ),这符合脑科学的研究结论,因为这个区域和损失厌恶直接相关。回路靶区则设置为被试的顶叶皮层( parietal lobe cortex ),这是和语言与空间认知有关、但和风险无关的区域。刺激模式分为阳刺激、阴刺激和伪刺激三种,其中伪刺激是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在无刺激和伪刺激模式下,卡尼曼和特维斯基的价值函数特征得到验证,且损失厌恶偏好显著存在;对右背外侧前额叶皮层( rDLPFC )实施 tDCS 阳刺激显著强化了收益和损失偏好上的非对称性,即被试对损失更敏感,而阴刺激则没有这种显著效果。

这项研究的结论一方面支持了前景理论,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 DLPFC “在风险决策的信息处理中可能采用了一种并行( parallel )工作模式、而不是串行( serial )工作模式”。作者认为这是导致收益和损失非对称偏好的重要原因。神经元研究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实验设计和相关仪器设备清晰揭示个体决策的大脑内部活动机制,从而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个体决策和判断的物质基础。但神经元经济学也存在一个明显的局限,就是没法合理解释人的社会属性,从而没法有效研究人和社会互动情景下的认知机制的生成和演化。通过实验能够测度出某组神经元的活跃程度和某类决策判断活动之间的关联性,但没法确知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当 然,笔者对神 经元经济学也了解甚少,不敢妄加评论。只能谈些粗浅的体会,仅供参考。


该文转载于《复印报刊资料·理论经济学》 2015 年第 9 期,原载于《 南方经济 2015 年第 5 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