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照片拍摄于在华西麻醉科实习的最后一天
离实习已经过去一年多,甚是怀念。于是乎,拿起笔,拾起回忆,说说我在华西医院麻醉科的那些“第一次”。
第一次遇到心脏骤停
在门诊手术室,第一次跟在喉镜下喉肿物切除术。外科医生放置喉镜的时候,患者的心率突然从80+降到到60+,一下子掉到30+、20+、0。恰好我的二线(上级医生)也看到,“啊!”的一声,她惊叫了起来。立马让外科医生停止操作,同时给予阿托品。给完一支阿托品准备心脏按压时,患者的心跳恢复了。送走病人后,巡回老师(巡回护士,在华西习惯叫老师)看着我一脸惊吓的表情:“今天吓坏了吧,其实你是被你二线吓坏的。”哈哈,谁又能说不是呢。想不到第一次遇到心脏骤停是如此的荡气回肠。
第一次参与了大抢救
一个40多岁的中年女性,由于支气管肿瘤拟在胸腔镜下行肿物切除术。果然不出所料,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脉搏氧饱和度不断地往下掉,一度低到20%。为了抢救患者,外科医生决定临时开胸。这时,刘斌主任主持了整个抢救过程。作为“小啰啰”的我负责抽药,慌忙之中被针扎到了。患者术后的第三天,师姐(规陪医生,当天的一线)一脸平静地告诉我:“师弟,那天在胸科抢救的患者HIV阳性。”“啊!好像我有被针扎到。”心里那个恐惧啊!“干净的针还是占了病人的血的针?”极力回想了整个抢救过程,虽然想起来是在抽NaHCO3的时候被扎到的,还是在担忧中度过了三个月,直到抽血检查是HIV阴性。想不到第一次参加大抢救是如此的惊心动魄。
胸腔镜下支气管肿物切除术麻醉记录单
第一次去麻醉门诊
记得去门诊的第一天,上午先跟着王泉云主任学习,下午跟着师姐单独询问病史,并作简单的体格检查,如测量血压。两天之后学着不太像的四川话,“要的”、“晓得”、“好嘛”,单枪匹马起来。当然,最后由王主任评估麻醉分级。“来门诊就是坐一天加上说一天的话。”师姐半开玩笑。“嘉俊师兄,你今天怎么都不说话啊!”下班后我的“厅友”郑志希疑惑(当时我和他睡客厅)。其实,我想说:“在门诊我已经把一天说的话都说完了!”想不到,麻醉门诊那个酸爽,也让我如此深刻地体会到。
第一次跟六个月大的小儿麻醉
抄写麻醉术前访视单时,知道一位患者只有六个月大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禁担心了起来。果然,汇报病史的时候被二线噼里啪啦地臭骂了一顿,挂了电话(在华西一般情况都是电话汇报病史)后,一脸蒙逼,屁颠屁颠地再跑一次住院大楼,再次确认小儿的禁食禁乳禁水时间。看到小孩妈妈和奶奶感谢的眼神才安心的离开医院。回到出租房时已经过了十点,洗洗也就睡了。
为了纪念第一次术中保留患者自主呼吸而拍摄
还有很多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去胃肠镜,第一次去DSA,第一次经鼻插管,第一次跟肾移植的手术,第一次清醒插管、第一次术中保留患者的自主呼吸……关于麻醉的第一次,我给了华西,华西教会了我很多很多。
回想起实习,回想起华西,我们经常开玩笑:“来到华西,我还没失眠过。”如果让我再次选择,依然会义无反顾。
作者:郑嘉俊 微信公众号“外衣人”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