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红餐网
头号餐饮创业新媒体,百万级订阅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生活研究所  ·  一个比跳绳还全能的减脂小工具,建议人手一个 ·  昨天  
丁香医生  ·  一种危险的退烧方法,很多人还在用 ·  2 天前  
直播海南  ·  大年初五,李江、龚继蒙被通报!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红餐网

人均30元,薯条专门店爆火!背后的供应商赢麻了

红餐网  · 公众号  ·  · 2024-11-24 19:29

主要观点总结

薯条专门店在全国多地涌现,成为餐饮新趋势。文章介绍了薯条专门店的经营模式、特色、扩张情况,并分析了供应链和消费者反应。同时,也指出了薯条专门店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薯条专门店成为新潮流,多地出现排队现象。

薯条作为西式快餐的“黄金配角”,正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多地出现薯条专门店,且生意火爆,吸引了大量消费者排队购买。

关键观点2: 薯条专门店的经营特色及扩张模式。

薯条专门店的经营特色包括产品多样、口味丰富、人均消费适中、色彩鲜艳的门店设计等。这些店铺通常采用档口店模式,标准化程度高,出餐速度快,实现了快速扩张。

关键观点3: 薯条供应链的发展及挑战。

国内薯条供应链企业正在崛起,满足了下游餐饮商家的规模化发展需求。但薯条专门店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消费者长期复购的难题、C端市场的竞争等。

关键观点4: 薯条市场的未来趋势及展望。

随着薯条供应的不断完善,C端消费者将更加便捷地品尝到美味薯条,薯条市场将面临新的变革。未来,薯条市场将经历从西餐标配到中西结合、B端和C端并进转变。同时,薯条将与茶饮、甜品等结合,形成更多元化的消费场景。


正文

西 式快餐中的“黄金配角”,一跃成为主角。



本文转载自餐饮供应链指南(ID:cygylzn),作者:梁盼,编辑:景雪。


薯条专门店正在悄悄冒头。

近日,餐饮供应链指南注意到,在全国多地,冒出了一批薯条专门店,将一份薯条卖到30多元,竟引来大量年轻人排队。


薯条作为西式快餐中的“黄金配角”,突然一跃成为主角,还开出了专门店。这种专门店到底是怎样的经营模式?开店前景又如何?

日均千单,一年开店60多家,
薯条专门店火了!

薯条专门店,实际上并非新生事物。


2022年,菲律宾的薯条品牌Potato Corner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之后相继在广东、江苏、浙江等多个省份开出了门店。今年,Potato Corner又进入了江西、海南等地。11月初,Potato Corner宣布,其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已突破100家。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初,Potato Corner官微信息显示,其在中国的门店近40家。也就是说不到1年的时间,Potato Corner的门店数实现了翻倍增长。


△图片来源: 餐饮供应链指南摄

不只有外资品牌,国内企业也早就盯上薯条专门店的生意。


发源于上海的薯条专门店品牌SH4KE,成立于2021年。目前已开出十余家门店,门店覆盖了上海、广东、山西等6省。SH4KE官微显示,去年12月底,该品牌仅有4家门店,且均位于上海,可见其多数门店都是在今年开出。


2023年成立的Putoto,定位薯条料理专营店,现拥有约20家门店,今年也在加速扩张。品牌官微信息显示,今年以来,Putoto在南京、杭州、上海、郑州、深圳等城市均开出了新店。9月,Putoto还一口气开出了4家门店。


主打“盖浇薯条”的薯条侠,也在加快“攻城略地”。其小红书账号显示,截至今年7月29日,薯条侠已经在上海、苏州、哈尔滨等5城开出首店,另有4个城市的首店也处于筹备中。


在消费端,薯条专门店的反响也很热烈,还出现了排队现象。

△图片来源:美团APP截图

美团平台显示,SH4KE上海多家门店内的一款售价34元的团购套餐,半年售出3000多单;Putoto上海松江印象城店内一款35元的单人团购套餐,半年内的销量已经超过1.3万单,另一款双人团购套餐半年销量超7000单。在该家门店的评论区内,多位消费者都提及这家门店是印象城的新晋排队王。


小红书上也有多位网友发帖称,排队1个多小时才能买到Putoto的薯条,有人甚至专门开车1小时去买,前前后后差不多要花2个小时才能吃上这家店的薯条。品牌公开信息也显示,Putoto在武汉、上海、北京首店排队都在一小时以上,招牌摇摇薯、特色酱酱薯等产品日均销售千单,有的门店甚至要发放排队卡給顾客。

外带为主、档口店模式
人均30元左右

这批薯条专门店究竟有何特色?为何能加速扩张?


餐饮供应链指南走访市场发现,这批薯条专门店在运营方面会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图片来源:餐饮供应链指南摄

其一,产品、口味多样。

这些薯条专门店主打薯条,但也会兼卖鸡米花、肉肠、芝士球等油炸食品和饮品。薯条的规格、形态、口味多样,包括粗薯、细薯、卷薯等。

口味上,给消费者提供了10余种甚至更多干料、酱料的选择,部分品牌的口味甚至多达数十种。不同于西式快餐门店中,只有番茄、椒盐等传统口味。


△图片来源: 餐饮供应链指南摄

比如,Potato Corner推出了辣椒烧烤味、酸奶油&洋葱味、奶酪味等中西式口味的薯条。


薯条侠提供意式肉酱、蜂蜜芥末、芝士等多种酱料的选择,还推出了“盖浇薯条”的创新产品;Putoto门店内拥有玉米浓汤、黑松露等多种口味。


其二,人均消费大多在30元以上。

像 Potato Corner的薯条,小份装要18元,大份装则去到了38元/份。Putoto的招牌摇摇薯,小份装也在20元上下。


△图片来源:Putoto小红书账号

其三,大多门店会 以粉色、橙色、绿色等鲜亮色彩作为门店的主色调,潮流、酷炫的色彩搭配, 会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也适合打卡拍照。个别品牌还经常举办活动,和消费者进行互动。比如,薯条侠、 Putoto 就会邀请网红达人,来门店参加一日店长活动。


此外,在经营模式上, 大多门店不设堂食区域 ,基本采用小桶装、漏斗式纸盒来包装,以外带为主,方便边走边吃。走档口店模式,门店的占地面积不大,以10-20平的小店较为常见,人员安排只需要2-3人。


值得注意的是,这批薯条专门店虽然是小店,却还能日均售卖上千单,主要得益于 门店的标准化程度高,出餐速度快 。从炸制薯条,到淋上酱料,再到出餐,通常10分钟以内就可以解决。

大众点评上,这些薯条专门店的评论区内,“出餐速度快”是高频词,而这也是薯条专门店能快速扩张的底层动力。


薯条专门店,全靠供应链赚钱?

那么,问题来了,薯条专门店是如何实现标准化、出餐快的?这就不得不提这批薯条专门店背后的供应链了。


餐饮供应链指南注意到,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的薯条供应都是外资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但近些年 国产的薯条供应链正在崛起,无疑给下游餐饮商家的规模化发展带来了利好


内蒙古的薯制品供应商凯达集团,专注法式冷冻薯条、VF原切马铃薯休闲薯条、果蔬脆片休闲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冷冻薯条、冷冻异形薯、休闲薯等产品,其北京、内蒙乌兰察布产业园的工厂,分别拥有年加工马铃薯3万吨、年加工马铃薯67万吨的生产能力。


薯制品供应商雪川农业,不仅为国内多家大型连锁餐企、酒店餐厅供应薯条,产品还出口至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与此同时,不管是外资的薯制品供应商,还是国内的薯条供应链企业,都在增资扩产,加码国内冷冻薯条市场的布局。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去年底,“薯条巨头”蓝威斯顿在内蒙乌兰察布布局的第2家工厂开业,总投资约2.5亿美元,年产冷冻薯条预计可达10.8万吨。在此之前(2014年),蓝威斯顿已在乌兰察布收购了1家工厂。


作为“中国马铃薯之乡”,乌兰察布2023年的马铃薯产量约为300万吨。在乌兰察布投资建厂,不难看出蓝威斯顿欲借助当地的产业优势来发展冷冻薯制品业务。


加拿大薯制品供应商麦肯食品,也在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


据了解,麦肯食品主要供应冷冻薯制品、冷冻开胃小食等产品,其年销售额约为100亿加币,合作了麦当劳、肯德基、汉堡王、德克士等连锁餐企。

今年4月,麦肯食品上海公司入驻闵行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麦肯食品相关负责人曾对外透露,麦肯食品将以上海为中心,进一步拓展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在此之前,麦肯食品已经在中国进行了一系列产能布局。


还有不少国内厂商也在加大产能投入。


△图片来源:雪川农业集团公众号

去年12月,雪川农业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雪川六盘山食品(宁夏)有限公司所属的20吨/小时马铃薯冷冻薯条生产线,正式建成投产。截至去年底,雪川农业的马铃薯冷冻薯条年产能已突破40万吨。


凯达集团也在着手扩充产能,曾宣称到2025年,建设亚洲规模最大的单体马铃薯产业基地。据凯达薯业公众号消息,凯达集团先后与乌兰察布、太仆寺旗政府达成了合作,建立马铃薯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


雪川农业相关负责人向餐饮供应链指南透露,经过多年的育种和繁育,国产的薯条供应链已具备本土化优势,可以持续供应品质、数量稳定的薯条产品。另外,国内的企业也通过引入进口设备产线,逐渐缩小和国际厂商的差距。


薯条供应厂商纷纷增资、扩产,满足了下游餐饮店对薯条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这些全国化扩张的薯条专门店提供了产品保障。


值不值得跟?薯条店还有待解难题

事实上,近些年,伴随国人对西式快餐接受度的提升,薯条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薯条也一跃成为各类餐饮店的引流产品。

包括茶餐厅、糖水铺子、茶饮店、烘焙店、粉面店、 小吃店等各类餐饮店中都不乏出现了薯条,且薯条造型、口味也呈现多样,不限于直切薯条、原味薯条。

比如,主打云南米线的蒙自源推出了波纹形状的琅琊薯条;喜姐炸串门店内的卷卷薯条,造型做成了环状;奈雪的茶推出了原味、蜂蜜黄油味等多种口味的薯条……


但要将薯条作为大单品,甚至开出专门店,恐怕还有一些待解的难题需要改进。


雪川农业相关负责人告诉餐饮供应链指南, 薯条市场正经历着从西餐标配到中西兼顾、B、C端并进的转变 。薯条的消费场景已愈加多样化,但还是会看好薯条作为一款产品与其它产品结合售卖的方式。比如茶饮与休闲小吃结合的场景;烘焙与甜品融合的场景;快餐与粉面店的融合场景。


“薯条作为一种受欢迎的休闲小吃,与茶饮搭配可以形成互补;作为快餐食品,与粉面等主食搭配,也可以提升消费者的整体满意度;另外,薯条也可以是甜品配料或烘焙原料,与蛋糕、冰淇淋结合在一起。”该负责人如是说道。


而单独开设薯条专门店,人均消费还高达30元,想要吸引消费者长期复购可能还有很大难度。毕竟,现在很多快餐的人均价格都已经去到20元左右。


另外,从零售端来看,伴随着空气炸锅等电器的逐渐普及,薯条在C端市场也在不断普及。

△图片来源:小象超市小程序截图

在小象超市、朴朴超市等电商平台,如今都能看到麦肯、辛普劳、利国农庄、雪川等国内外品牌的冷冻薯条产品。小红书上,网友发布的“炸薯条”相关笔记已达50多万篇。

抖音上一家名为暖食厨房的店铺,勤泽牌子的薯条销量达到了16.8万单;叮咚买菜平台上,麦肯食品一款320g重的冷冻薯条,消费者评价已经多达上万条。其中,“孩子喜欢吃”“空气炸锅做起来方便”“跟快餐店里吃到的味道一样”是评论的高频词。


即便是 面向B端的薯条供应商们,如今也愈来愈重视C端业务了。


比如雪川农业,近几年一直在通过加强品牌建设、优化产品线、提升服务质量等方式,拓展C端市场,目前已进驻了美团、京东、小象、拼多多等多个C端平台。


可以预见,当薯条供应越来越完善,C端消费者将会更方便、快捷的吃到美味薯条,届时,还会有多少人愿意花30元专门去线下门店买一份薯条,可能就很难说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