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喜悦家人
爱人,爱家,爱生活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喜悦家人

重庆坠江公交事件过去后的17天,司机又被打了16次……

喜悦家人  · 公众号  ·  · 2018-11-23 19:30

正文

在中国

做一名公交司机有多难?



不久前坠江的重庆22路公交车,葬送了15条鲜活的生命。



调查结果一出,网络空间一时群情激奋。


我们愤怒讨伐抢方向盘的始作俑者,我们反思悲剧应该怎么避免,我们悲悯地希望被牵涉的家庭都能早日从阴霾中走出来。


但没想到的是, 即便许多人都反复讨论、反思这场警世悲剧,还是没能为类似事件按下终止键


重庆公交坠江后,短短半个月

又发生了16起类似事件


距重庆万州公交车事故已经半个月,但事故发生前的5秒画面,仍旧历历在目。


公交车掉落时的尖叫声刺痛了每个人的神经。



点击此处,看不为人知的精彩,你懂的


但血淋淋的代价并没有让危害公共安全的“巨婴”们长记性。


就在重庆事件的 第二天, 湖北咸宁的一辆公交车上,一名女乘客正在对司机撒泼。


推拉撕扯的动作持续了整整20秒。与重庆闹事女乘客相似,这次也是“ 坐过站”引发的纠纷 ,更过分的是,这位女乘客还想免费坐返程公交回上一站。



为了省掉这一块两块的车票钱,她上演了一系列 耍赖、诽谤、强词夺理 的戏码:


面对司机对其逃票行为的质疑,她骂司机“ 素质低 ”、“ 人渣 ”。


她觉得司机关上前后门的举动是“ 限制她的人身自由 ”,并把自己长达20秒的拉扯定义为不畏强权的“反抗”。


在事后采访中,该乘客异常坦然地说: 我抢方向盘,难道司机没意识到危险?



不得不说, 如此这般令人气绝的逻辑鬼才,不去做传销、微商真的是屈才了


拿撒野当真理的,还有无数个。


湖南湘潭一位老人也坐过站了,见司机不肯当即停车,老人 愤怒地抢夺方向盘。



这套“拍桌子瞪眼睛”的策略之前可能百试百灵,毕竟坊间关于“老人变坏还是坏人变老”都已经讨论了八百个回合。


可能老人从没想过他的行为伴随着多大的危险,他只是单纯地认为:“尊老”这件事,就该由社会买单。


觉得错都在别人身上的,还有北京这位 拿整箱牛奶砸司机 的乘客:



在她的世界里,她想下的地方,就是站台。 不停车,就捣乱。


下面这位江西新余的大爷也是,就算离车站只有十几米又怎样?他就是想如他所愿地下车。



甚至在女司机停车、打电话报警的时候,他还 意犹未尽地抢拽方向盘 ,怒气冲冲地指指点点。


错而不自知,是这类人的共性。“疯”而不自知,是他们的统一行动指南。



别人自保式的还击,在他们眼里更是暴虐的催化剂。


据不完全统计,在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发生后,各地又报道了 16起 任性乘客大闹公交车、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


10月29日,湖北咸宁,不想买票的乘客 推拉摇拽司机;

10月29日,北京,乘客用整箱 牛奶狠砸司机;

10月31日,辽宁沈阳,妻子 抢夺老公的方向盘 ,致路人1死3伤;

11月1日,江西新余,乘客 辱骂、殴打女司机;

11月2日,江西新余,还没到站就想下车的 乘客 抢夺方向盘

11月3日,贵州贵阳,因为玩手机坐过站的乘客欲 抢方向盘

11月3日,广西钦州,不愿买票的乘客 爆粗口、多次挥拳欲殴打司机

11月4日,湖南湘潭,坐过站的乘客 辱骂司机、抢夺方向盘

11月4日,安徽岳西,未到站就想下车的两名乘客 殴打司机

11月4日,江苏淮安,坐过站的乘客 辱骂、拉扯司机

11月6日,贵州贵阳,乘客 大力抢夺方向盘

11月6日,江西南昌,未到站时要求停车无果,乘客 拉扯司机

11月7日,贵州遵义,被司机告知乘错车之后,乘客死死 掐住司机脖子;

11月7日,山东滕州,乘客要求提前发车遭拒, 打骂司机、拉扯车门

11月8日,安徽阜阳,要求停车被拒,乘客两次 拉扯方向盘,强行踩刹车

11月10日,广西南宁,乘客 用灭火器砸门,还想打司机

……


被报道出来的尚且有10余件,那没报道出来的呢?


“海恩法则”说,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以上这些暂时还没带来巨大代价的风波,很有可能正一刻不停地导向下一场震动全国的悲剧。


人型火药桶的威力,

到底有多大?


不少网友的评论中用到了“顶风作案”一词,大家不理解,在全民关注公交车事件的风口浪尖,为什么还有人敢犯众怒?



其实这并非顶风作案。


巨婴族们 一以贯之的 暴烈情 绪、巨婴思维 发作起来,根本不受时间空间的制约。


就像这位乘客,只是因为司机告诉他搭错了车,就上演了 锁喉擒拿术:



又如这位乘客,他的疯狂居然 只是出于“情绪失控” ,连“坐过站”这样的诱因都没有。



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表现——情绪一点就着,堪称 行走的火药桶 ,人群中易燃易爆炸的那种。


一旦情绪失控,他们的面目很难不让我们联想到“激情犯罪”,哪怕引燃一切的导火索再小,也足以带来伤亡和险情。


“冲动是魔鬼”、“规则就是底线”两句简单至极的道理,却在社会生活中一再失灵。


不然,我们怎么会看到这么多闹剧般的事情反复上演?


航班延误就大闹机场,诊疗分歧时就痛殴一顿医生,同伴没赶上高铁就挡着门让大家一起等,连霸座党都足以组成一个豪华套餐了……


如果把场景缩小一点,你会发现,情绪容易失控的人最常伤害的,其实是他们的亲人、爱人。


夫妻吵架演变成阴阳两隔,情侣矛盾发展成激情杀人,剧情之夸张总让人惊诧与心痛。


重庆一对夫妻吵架,妻子驾车离开,丈夫阻拦被撞,后脑勺着地不幸当场身亡


有人说一个控制不了自己情绪的人,往往很难掌控自己的人生。


极端情绪就像处于潜伏期的病毒,平时不易察觉。一旦发作,就会 挤走理智,占据大脑,行为失序,破坏一切


我们见过太多一言不合就要拼个你死我活的人:


四川崇州一个男子 被陌生人的脏话激怒,抄起弹簧刀捅死对方

重庆一对夫妻吵架,妻子怒气冲冲想开车走人,丈夫拦在车前, 妻子生气地一脚油门把丈夫撞死了

重庆一对情侣看婚房的过程中,一点小小的争执让 男子狂躁地勒死了未婚妻

……


有的受害者只是纯路人,有的是与“火药桶”有亲密关系的人。


但在无法管理情绪的人的世界里,他们六亲不认,任何人都笼罩在他们的阴影之下,成为不堪一击的弱势群体。


为了躲避横祸

司机和围观者都拼了


我们曾有过不切实际的幻想,以为重庆15条人命的血泪教训能带来一些不同。


但事实证明,总有人 缺乏规则意识、情绪管理、社会公德


短期内没法消除巨婴思维, 为了躲避横祸,我们每一个公共空间的参与者不得不变得 小心翼翼 起来。


一位开了20多年公交车的老师傅,把“ ”字贴在自己视线范围里,一贴就是6年。



面对颐指气使的乘客、语言攻击、推搡指摘,这位女司机忍住怒火,冷静地停车报警。但事后她还是气哭了……



为了不让司机那么辛苦,同时也出于共同维护秩序的目的,许多乘客也在用实际行动摆脱“冷漠看客”的标签。


他们在公交车的醒目位置张贴提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