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古钱币交流圈
专注古钱币收藏行业,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〡关注公众号〡 送精心珍藏资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佑子爸爸育儿  ·  孩子睡醒后有“3种表现”,说明大脑发育好,即 ... ·  11 小时前  
常青藤爸爸  ·  小小常学成语丨画龙点睛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古钱币交流圈

钱币竟也有男女之别?!

古钱币交流圈  · 公众号  ·  · 2019-12-06 10:51

正文

这个文题也许令不少藏友费解了。人可分男女,难道钱币也有男女之别吗? 答案是:有的!


有古诗云:“布泉径寸字针悬,鼓铸难忘居摄年。传语深闺消息好,佩来个个是男钱。” 男钱者,王莽所铸“布泉”的俗称。有男钱,相对应就有女钱。那么,男钱、女钱长啥样呢?


小时候去串门,主人家的女孩子正在做毽子,桌上放了好几个铜钱,有的如眼镜片那么大,有的如指甲盖那般小。我那时天真,随口说:“这些小钱该不是大钱生的吧?”大人们笑作一团。


铜钱不是活物,自然生不出小钱来,否则那些有钱人家的银库,那么多钱相处一室,耳鬓厮磨,大钱生小钱,小钱生小小钱,几年下来,“钱子钱孙”还不把库顶拱穿么?

虽是如此,铜钱还真是“有男有女”,既有“男钱”,也有“女钱”,而且还不止一种呢!


在我国钱学书籍里,就记载有“男钱”、“女钱”这两个名词。如宋洪遵的《泉志》就有“男钱”之说,《隋书》中也有关于“女钱”的记述。


《泉志》

研究中国历代钱币的著作。宋朝洪遵(1120年-1174年)著,共十五卷。书成于南宋宋高宗十九年(1149年)。收录五代以前中外历代各种钱币三百余种,分为正用品、伪品、不知年代品、天品、刀布品、外国品、奇品、神品、厌胜品等九类。保存了中国古代钱币的重要资料。


清朝嘉庆十一年(1806年)瞿木夫著有《泉志补政》,以后又作《泉志续编》,各二十卷。


宋振誉著有《续泉志》八卷,其子宋庆凝著有《续泉志续补》一卷,所录钱币至明朝为止,共增达600多种。


此外,历史文献如《通典·食货九》、《文献通考·八·钱币》等也都有论及。


那么,究竟什么叫男钱,什么叫女钱呢?


男钱


王莽布泉


相传,王莽布泉钱体坚挺浑厚,外轮高峻雄伟,好郭重轮,异常壮美,有如帅哥一枚!民间称之为男钱。


王莽时期 “布泉”


汉代 王莽 “布泉”大型吉语花钱两枚


值得一提的是,钱币史上还有一种叫“布泉”的钱,系北周武帝宇文邕,保定元年始铸。铸工精致,内外郭齐整,“布泉”二字作玉筋篆,横书于穿孔两侧,古朴端庄。与王莽布泉相比较,除篆法不同外,北周布泉“泉”字中竖不断,一线贯底。北周布泉肉实铜好,系北周时期三大美泉之一。

北周时期“布泉”


后赵丰货


史书中记载的男钱还有一种,十六国时期后赵,石勒所铸的“丰货”钱。因钱文壮实丰满,又含有富裕吉祥之意,也称为“男钱”。有文记载如: 《通典·食货九》中有“丰货钱,……谓之男钱,云妇人佩之生男也”之说。

丰货 隶书


在两晋十六国时期,公元319年有个叫石勒的人,于襄国(今河北省邢台)称王,建立后赵。石勒是个穷苦人出身,他自称赵王后,希望给广大的老百姓以富裕,便铸造并颁行了新货币,名曰“丰货”钱。又相传得“丰货”者富,故又称“富钱”。


清朝藏泉大家戴熙在《古泉丛话》中讲述这么一个故事:张叔未到戴家观赏金石,戴送他一块封泥,第二天张以一枚丰货钱作为答礼。戴写了感谢信说:钱谱上说丰货是富钱,得了此钱会致富,我将来家资巨万,都是因为您赠送我这枚丰货的缘故啊。


丰货钱存世较少,书法还有篆、隶者之分。隶书者比篆书者少,而隶书大者则更稀少,价格更贵了。据说在清朝道光、咸丰年间,丰货钱已价值不菲,非二三十两银子不售。丰货钱至今仍为古钱币爱好者所重视。


大学者杜佑在他的《通典》里言之凿凿,说“布泉,妇人佩之生男”。灵与不灵,纯属人们的一种良好愿望而已。

丰货 篆书



丰货 篆书大字


女钱


《隋书·食货志》载:“梁武帝乃铸钱,肉好周郭,文曰‘五铢’,重如其文。而又别铸,除其内外、郭,谓之公式女钱。二品并行。”


意思是,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铸造“五铢”面背均有内外郭,铸造工整。又铸造一种无轮郭的五铢钱称“女钱”。因是梁朝官铸,故称“公式女钱”。


南朝萧梁叠铸“公式女钱”陶范片;出土于南京市区内、南朝梁铸钱遗址、中国钱币博物馆藏。


古钱币各部位名称图解:

面:指钱币正面。

背:指钱币背面,也称“幕”。

肉:穿外的钱体叫做“肉”。

穿:指钱币中心方孔处,也称“穿口”

(因用绳子等物来穿起钱币而得名)。

内郭:指钱币方孔处四周突出的部分,又称“好”

外郭:指钱币边缘外圈突出的部分。又称“外轮”。


公元523年,南朝政权几经易手之后,年轻时以文才武略超迈于世的萧衍成为了一代新主,即铸造公式女钱的梁武帝,他是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

萧衍崇尚儒家思想,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自己很勤于政务,而且不分春夏秋冬,总是五更天起床,批改公文奏章。


萧衍的节俭也是出了名的,史书上说他“一冠三年,一被二年”,他不讲究吃穿,衣服可以是洗过好几次的,吃饭也是蔬菜和豆类,而且每天只吃一顿饭,太忙的时候,就喝点粥充饥。


在这方面,萧衍在中国古代所有皇帝中也算得上出类拔萃之辈。但晚年时因至亲六弟萧宏,次子萧综的背叛看破红尘,从儒家转向了佛家,变成狂热的佛教信奉者。


公式女钱


为了出家,他建了一个同泰寺,早晚去拜佛不说,曾三次舍身同泰寺,每次都有被群臣以铜钱一亿赎出来。梁武帝把佛教定为国教,崇信佛教达到发狂的程度。梁代的寺院贵族积聚了大量钱财。那时仅建康(南京)一地的佛寺就有700余所,僧尼十余万。因为争相攀比铸铜佛像,全国缺铜的情况愈演愈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