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后浪文化系列之五
今天的年轻人很喜欢玩抽象。
这里说的“抽象”,这个词在小红书上被看作是年度正面意义的词, “抽象”这个词在今天已经完全有了不同的理解和含义:比如脱口秀玩的各种梗、二次元世界等等,这种抽象就变成了一个和现实真实世界不同的、有趣的、甚至可以解构的世界。年轻人现在就玩这个意义的抽象,并不具有老一代人抽象的那种乌托邦式的价值关怀。
在一个具体的世界里,当他们无法忍受的时候,他们就需要自己创造一个抽象的世界。这个抽象世界不是一套宏大叙事,而是一套解构式的方式来建构成抽象世界。他们以一种自娱的方式既解构了现实世界,解构了各种“卷”,同时又建构了一个抽象的世界,而这套话语是有趣的、好玩的,但不真实。这是这个意义上的抽象,它和我前面说到的乌托邦式的抽象世界还不太一样。后者有一个宏大叙事,而前者是没有的,它纯粹是解构的。
这让我想起来我们90年代初出了一个王朔,他就是解构主义的代表。《我爱我家》里有很多王朔式的讽刺和解构,对各种宏大叙事进行解构。但现代人的东西更具有一种娱乐的成分,同时也带有解构,对现实世界也抱有某种批判性。这种批判性不那么一本正经,甚至可以说,他创造了另外一个世界,一个平行世界,创造了另外一种玩法。就像二次元一样,二次元重新创造一个抽象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他们觉得很开心。
90后、00后是真正的新人类。他们会拥抱未来的AI时代。老的一代已经跟不上了,也就是说,未来这个时代和90后、00后是无缝接轨的。两代人之间这条鸿沟,哪怕像我这种很开明的人,理性上能够接受,但真正要跨越还是很难的。无论是从技术能力还是心理能力来看,这条鸿沟都很难跨越。但是,90后、00后是可以和新时代文化接轨的一代人。
五四运动那代人出现的时候,老一辈的人也对他们不满,认为白话文是洪水猛兽,是烂文字,文言文才是优美的。胡适等人用白话文作的诗也被批评得很惨。但后来证明这就是一个时代趋势。虽然白话文有缺失,但那批人也继承了一些古典传统,没有中断。我们不能说五四那代人完全反传统,白话文完全反文言文,他们写得好好的白话诗,特别是后来继承下来的,也有我们中国古典诗的典雅部分。这部分我们现在不会写,但他们会写。这个传统是流传下来的,特别是民国那些词的作者,他们写的曲、谱的词,既是白话文又很典雅。当然,也有像徐志摩那样写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所以,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