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是关于“凌霄杯”新生辩论赛暨首次“文新新声”辩论文化节的报道与回顾。文章详细描述了比赛过程、赛果、辩手们的成长与进步,以及辩论文化节背后的组织与策划。文章还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祝愿。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凌霄杯”新生辩论赛圆满落幕
报道了“凌霄杯”新生辩论赛暨首次“文新新声”辩论文化节的结束,并回顾了整个比赛过程。
关键观点2: 辩手们的成长与进步
描述了辩手们从初赛到决赛的成长过程,以及他们在比赛中的收获与提高。
关键观点3: 比赛细节与赛果
介绍了比赛的细节,包括决赛的辩题、辩手、赛果以及最佳辩手的产生。
关键观点4: 辩论文化节的组织与策划
阐述了辩论文化节背后的组织与策划工作,以及文学院与新闻传播学院的支持与厚望。
关键观点5: 对未来的期待与祝愿
表达了对“凌霄杯”未来更加灿烂、辉煌的希望,以及对更多辩手崭露头角的期待。
正文
“凌霄杯”新生辩论赛暨
首次“文新新声”辩论文化节
圆满落幕
几场秋雨后,
天气渐渐转凉,
但我们的心却因“凌霄”的陪伴,
而感到温暖。
随着决赛的结束,为期三周的“凌霄杯”新生辩论赛暨首次“文新新声”辩论文化节正式告一段落。从初赛时的懵懂不安,到复赛时的挥洒自如,再到决赛场上的意气风发,每一位参与到比赛当中的你我都见证了自己或同伴的成长与进步。接下来,请跟着“凌霄杯”赛事推送的最终章,一起回顾那些汗水与欢笑吧!
首先,
当然是要公布我们的决赛赛果啦!
辩题:
当代年轻人对亲密关系的拒斥
是更勇敢/更懦弱的表现
正方
:
孙琪喻 丁泊羽 陈如画 赵新潞
带队:
陈冠良 吕天然
反方:
孙熠辉 刘以墨 杨欣雨 朱瀚霆
带队:
邢炜泽 郭诗涵
赛果:
反方获胜
最佳辩手:
正方三辩 孙琪喻
嘿!还记得你拿到的
第一道辩题是什么吗?
是
举办大型赛事到底好不好?
还是
偶像要不要买单?
或者是那个你头疼了好久
都不知道该如何讲清楚的
特种兵
?
我猜,那个周一晚上,
你一定绞尽脑汁想了好久,
自己到底该怎样说服队友呢?
开启大学生活第一周的同时,
你开始学习打辩论。
什么是
定义
?
哦,原来是对题目中重要概念的厘清。
那什么是
判准
?
是在这道题目中判断胜方为我的标准。
论点
又是什么?
是整场比赛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
……
这么这么多的概念,
你都慢慢掌握了,
真是了不起!
起初陌生的名词在反复运用中开始变得熟悉。慢慢地,你学会如何在广泛的资料中精准地查询,以及如何向队友准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当然,也请不要忘记注意无声飞奔的时间。否则,当新乐群四楼突然变得一片漆黑,你就只能像以前躲在被窝里看小说一样,打着手电筒备赛啦。
在这三周里,你新添加了好几位师兄师姐,你十分开心能与他们相识。当然,你也期待着:“要是哥哥姐姐们不催自己查资料改稿子就更好了。”你也认识了很多新的小伙伴,有些甚至和自己来自同一个班级。在模辩和正赛的赛场上,你们发展为可以互相交付后背的队友;在日常生活中,你们的关系也愈发亲密,升级为特别要好的朋友。
第一周倏忽而逝,凭借着平日里的专注和赛场上的优异表现,你成功进入了“凌霄杯”的复赛。虽然已经有了第一周的经验在背后支撑着你,但在面对“大数据时代,人们更加自由还是不自由”这一辩题时,你还是不由自主地愣了一下——你忍不住会想到喜欢刷短视频的自己,又无法控制地想到在山里看网课的孩子;你下意识联想到被人们挂在嘴边的“信息茧房”,却也无法说服自己忘记全网互联带来的便利。
不过,那么优秀的你,
怎么会被这些打击了自己
打赢这道辩题的信心呢!
又是一周紧张而认真的准备。相比于初赛,复赛时的你开始更主动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着手尝试去为一群没有发声机会的人而发声。虽然有人说打辩论就是打嘴仗,但你还是在心里坚持“辩论就是价值与观念碰撞”的想法。很幸运的是,你在某一刻发现,与你并肩的队友和凌霄这支队伍,也都是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