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7号)
明确提出完善健身休闲服务体系,制定健身休闲重点运动项目目录,以户外运动为重点,研究制定系列规划,支持具有消费引领性的健身休闲项目发展。发展户外运动。包括:
——汽车摩托车运动。推动汽车露营营地和中小型赛车场建设,利用自然人文特色资源,举办拉力赛、越野赛、集结赛等赛事,组织家庭露营、青少年营地、主题自驾等活动,不断完善赛事活动组织体系,打造“三圈三线”(京津冀、长三角、泛珠三角,北京至深圳、北京至乌鲁木齐、南宁至拉萨)自驾路线和营地网络。
这已经不是汽车运动首获关注,早在2013年《中国汽车运动未来10年发展规划(2013-2022年)》的出炉就预示着国家对发展这一产业的决心。
——未来10年,通过建立系统的汽车运动的人才培训体系,力争注册的车手达到8000人,持照裁判达到6700人,10年累计培训车手超过20000人,培训裁判员超过22000人。
加之,近年来,中国人均汽车保有量正逐步提升,汽车企业对汽车运动的赞助逐渐增多,这一趋势也使得汽车运动发展所面临的资金压力有所缓解,同时也促进了汽车运动项目的平民化和大众化,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这项运动。那么这项赛事在世界和我国目前发展状况如何呢?
每年在80个国家和地区有近800场国际汽车比赛进行,其中过半赛事在欧洲举行
赛车运动兴起与汽车工业密不可分,
19 世纪,伴随汽车工业在欧洲的兴盛,汽车厂商希望通过举办比赛以验证实力,这是赛车运动雏形。美国是较早开始汽车工业的国家之一,汽车文化在美国有深厚基础。1904年6月,由德国、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联合成立国际汽联(FIA),国际汽联是全世界汽车运动的最高主管团体,也是世界汽车运动组织的最高协会机构,属于国际奥委会临时承认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目前国际汽联下属注册会员包括143个国家的245个赛车俱乐部,涵盖8000万名成员。
数据显示,欧美两大洲注册机构数超全球总数一半,2016 年超过一半国际赛事在欧洲举行,从侧面说明欧美汽车运动项目相比其他区域发展得更为成熟。
国际汽联的执行机构是世界汽车运动理事会,世界汽车运动理事会主要负责统筹世界各国的汽车运动组织,制定各种赛车运动的规则协调安排世界范围内的各项比赛等。世界汽车运动理事会每年根据各国的申请,在世界上约80个国家和地区安排包括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世界大奖赛和地区赛在内的近800场各类国际汽车比赛。
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赛事包括
国际汽联四大赛事
(一级方程式赛车世界锦标赛、世界房车锦标赛、世界耐力锦标赛和世界拉力锦标赛)、
国际四大汽车赛事
(一级方程式赛车世界锦标赛、印地车赛、V8国际超级房车、纳斯卡赛车)等。
超300万观众现场体验F1,一辆赛车成本至少3.59亿元,车队间盈利差距悬殊
这里不得不提一级方程式赛车世界锦标赛(Formula Grand Prix),简称F1。F1是 由 国 际 汽 车 运 动 联 合 会 从 1950 年 起 举 办 的 The FIA World Championship 上开始的,“方程式”是“规则与限制”的意思,F1比赛是在
国际汽联(FIA)
所制订的规格与规则下制造赛车以及进行比赛。所有参加的队伍都必须遵守这套如方程式般精准的规则。FIA主要负责制定F1比赛规则和赛车技术标准、裁决F1赛场纠纷等。
除了制定标准的FIA,
F1赛事主要参与方还有:F1车队协会(FOTA)和F1的管理集团(FOM)
。FOTA是由11支F1参赛车队结盟成立,通过与 FIA、FOM对接,在比赛规则的制定上展开斗争,为车队争取利益。
F1的管理集团(FOM),主要负责F1的赛事推广和商业运营活动
;2000 年 FOM 以 3.6 亿美元从 FIA 买下F1100年的商业经营权,此后各个国家的赛场要承办F1分站、厂商赞助 F1 比赛、电视台购买 F1 转播权和报道权以及F1车队获得商业利益分配都要与FOM签订合同。而据了解,在2000年当年,F1的商业收入就已接近10亿美元。
作为由国际汽车运动联合会(FIA)举办的最高等级年度系列场地赛车比赛,F1 在全球拥有广泛群众基础。据了解,2016赛季F1共有21个分站,赛事覆盖澳大利亚、中国、巴林、俄罗斯、西班牙、摩纳哥、加拿大、英国、奥地利、阿塞拜疆、德国、匈牙利、比利时、意大利、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美国、墨西哥、巴西、阿布扎比,赛程从三月持续到十一月底,
超300万观众现场体验F1,全球电视观众更是超过4亿。
收入方面,F1的商业收入主要来自举办权、转播权以及分站冠名权和场地广告。
据了解,
上海久事每年花费三千万美元购买F1的举办权,其电视转播权更是7年高达1.5 亿美元。
不过
F1商业总收入的63%要给各车队分红
,此外,赞助商收入也在各车队手中,
赞助费是车队经费的重要来源,约占年度总收入的2/3。
而这些钱有大多又花在了赛事中。
据了解,
F1赛事需要高投入,一部可以开动的F1赛车内部构造相当复杂,包括3200个零部件,一辆赛车仅组装价格就高达98万欧元,再加上大量的配件,训练损耗的费用,一辆赛车全年参赛的总费用接近900万欧元,再加上3680万欧元的参赛押金,二者费用共计4580万欧元,约合3.59亿人民币。如果再加上科研、设计、风洞试验、公开和私下试车费等费用,估计数字还需增加一倍。
值得一提的是,给各车队分红的商业总收入的
63%也不是平均分配的
,分配总额将根据车队在前后赛季中战绩综合计算后分配,排名靠前车队等能获得丰厚分红,其他车队则分成相对较少。据了解,2016年,
此种分红制度直接导致车队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更有不少车队因财政问题退出F1赛事。
目前来看,由于F1赛事的车队前期投入高,对资金及技术依赖性强等特点,导致车队间盈利差距悬殊,近年来关注度有所下降。不过,针对这样的问题,F1已经提出“引擎预算帽”政策,从下个赛季开始,每支车队单赛季引擎成本将控制在1200 万欧元以内,以期改善中小车队生存状况。
2016年中国汽车运动市场化迈出关键一步,全年共完成124场国内外赛事,执照车手达5238人
中国汽车运动的起源是在1982年,
中国摩托运动协会
加入国际汽联
,成为该组织的第89位会员。1985年,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简称中汽摩联)与香港汽车会共同成功举办了首届香港·北京汽车拉力赛。从此,汽车运动走上了新中国体育的历史舞台。
1994年,中国汽联正式成立,主管全国汽车运动,并成为国际汽联正式会员。
汽车运动从无到有,中汽摩联从单纯提供赛事服务到1997年开始搭建起国内赛事平台,到目前拥有多个全国汽车系列比赛以及各类国际汽车赛事,发展成果显著。
然而中国汽车运动市场化的关键一步还是在2016年4月1日。
历史上,体育总局汽摩运动管理中心、中汽摩联及中汽摩运动发展公司管办不分,行政监管及市场化运作的界限不清晰。2016年4月1日,国家体育总局汽摩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中汽摩联)以及隶属于中汽摩联的北京中汽摩运动发展公司正式实施管办分离,初步终结了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状况。
据了解,经过一两年的过渡期,原汽车摩托车运动管理中心承担的管理性工作将全部交给体育社会组织。
汽车运动以赛事为核心。
自2015年起,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为重要的汽车运动市场之一,形成了以国家级锦标赛为核心,以众多地方性赛事为支撑的赛事体系。 根据《2015中国汽车联合会第5届全国委员会工作报告》,
2011-2015年间,每年在中汽摩联注册的汽车赛事有100场左右,其中中汽摩联直接参与的赛事约60场,地方和俱乐部赛事约40场;2016年,中汽摩联全年完成各项全国性赛事80场、国际赛事44场,共计124场。
以丝绸之路国际汽车拉力赛为代表的汽摩赛事更是成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展示平台。
1
24场赛事按照主办方划分可以分为:国内赛事和国际赛事、地方汽摩协会主办的地方赛事。
中国本土当前最有影响力的赛事包括中国房车锦标赛(简称CTCC)、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简称CRC)、中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简称COC)和中国方程式大奖赛(简称CFGP)。
作为观赏型赛事,高水平车手和车队更是吸引观众和消费者的关键。
职业车手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达到相应的水平和成绩后,才能获得比赛执照并注册。F1的赛车手大多有十几年的比赛经验,从初级车赛逐步进入最高级别。自2011年开始,中汽摩联为参加低级别场地汽车赛事的车手增设了G级执照,降低了参与汽车运动的门槛,这使得我国入门级别赛照保持年均20%增长率。截至2013年底,中汽摩联注册会员单位 266家,注册拉力车队47支,车手954名;注册越野车队100支,车手 803 名;汽车场地赛注册车队 34 支,车手1580人。截至2016年底,中汽摩联注册拉力车队66支;注册越野车队117支;汽车场地赛注册车队100支。
车手总量上来看,中汽摩联数据显示,2016年底,汽车类注册赛车手达到5238人,较2013年的3337人提升57%,年化增长约16%,增速明显快于2011~2013年约3%的年化增速。
作为赛事的载体,比赛的场地非常重要。汽车比赛主要分为场地赛和非场地赛两大类,场地赛是指赛车在规定的封闭场地中进行比赛,而非场地赛的场地则基本上不封闭。
场地赛由于需要以赛车场为依托,所以前期投入较大,高质量的赛道和控制比赛的弱电系统(计时、转播等)是确保比赛的关键硬件,这些硬件需求导致行业进入壁垒高,投资回收期也较长。
目前中国相继通过国际汽联安全认证的赛车场主要有珠海国际赛车场、北京金港赛车场、上海天马赛车场、上海国际赛车场、成都国际赛车场、广东国际赛车场、鄂尔多斯国际赛车场等。
中国房车锦标赛(CTCC)可以算是场地赛的代表
,中国房车锦标赛(CTCC)始于2004年,由中汽联主办,是唯一受国际汽联重点扶持的国家级赛事,与中国方程式大奖赛一同列入国家体育总局年度比赛计划的A类体育赛事。目前知名度比较高的韩寒、王睿、甄卓伟等明星车手均是CTCC车手。此外,CTCC 还走出了F1一级方程式大奖赛和WTCC世界房车锦标赛中国第一人——马青骅。
商业运营方面,
2016年12 月,力盛赛车与中国汽联签署了《中国房车锦标赛商业推广协议之补充协议》,取得了中国房车锦标赛2009-2023赛季的赛事运营权。CTCC具有较高市场影响力,央视体育频道对其各站比赛均进行了电视转播。目前,其赛事本身品牌的市场化运作已初步进入轨道,是厂商重要的公关活动场所和区域营销阵地之一,赛事的主要收入为商业赞助收入,赞助商一般为国内外大型汽车或汽车零部件厂商。此外还包括参赛服务以及合作赛事等。
非场地赛方面,越野赛事其中的一类
。
相比场地赛,非场地赛商业化运营难度较大,
主要由于赛事一般在郊外举行,涉及道路、占地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需政府协调,
不止如此,越野赛还易受自然条件影响,赛事举行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
此外,赛事行驶路况也比较艰苦,持续数天的赛事不利于观众进入比赛现场观赏比赛和电视转播报道机构的参与。
不过由于越野赛均在野外进行,因此对于场地建设要求较低,一般借助国内丰富的地形进行,因此运营成本相对较低。当前,国内越野赛事多结合地方性的旅游资源开发等渠道来寻求商业变现。
中国越野拉力赛是这类赛事的代表。
中国越野拉力赛是中国境内唯一跨省市的长距离拉力赛、是中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的长距离越野赛事,也是在国际汽联注册的世界上难度最大、路线最长的著名拉力赛事之一。赛事赛段长、难度高、规模大。据了解,中国越野拉力赛由国家体育总局汽摩中心、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和信中利资本集团主办,中视体育娱乐有限公司和中视环球汽车赛事管理有限公司承办,奥利奥尔(前达喀尔赛事主管,两届达喀尔摩托车组、汽车组冠军)带领国际赛事管理团队融入,进行项目的经营、开发与推广的赛事。
商业开发上,
2016年中视环球公司宣布就电影《疯狂拉力赛》与基美影业达成战略合作,就中国越野拉力赛官方手游与北京易科成志公司签约;不止如此,赛事还通过与各地区政府、体育部门、旅游部门合作,形成赛事对于区域体育产业发展、展示城市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衍生产业链的推动。2013年创建以来,中国越野拉力赛连续三届比赛分别从国家体育场鸟巢、八达岭长城、西安大明宫发车,收车在古丝绸之路重镇敦煌。沿途经过北京、河北、内蒙古自治区、甘肃、陕西、宁夏等省市自治区。赛事与北京、呼和浩特、独贵塔拉、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张掖、酒泉、敦煌当地政府;与BMW、CAMEL 骆驼户外、红牛、长安责任保险、玲珑轮胎、车托帮、网信理财、上海博艾玄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无忧停车、卡拉丁、广汽三菱、金港企业、湖北李时珍健康酒业有限公司、农夫山泉等品牌均达成合作。
顶层仍需健全,基础依旧薄弱,中国汽车赛事要做到盈利很难
不过总体来看,中国汽车运动顶层仍需健全,基础依旧薄弱。据业内人士向体育BANK透露,目前众多赛事组织的基础层面做得并不到位
,“目前市场上运营的赛事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赛事运营者本身比较有情怀,对车手和车队的安全比较关注而没有额外的资金放在赛事宣传上;另一种就是赛事运营者对安全服务意识淡薄,把重金砸在赛事宣传上而在一些基础层面上都做不好,这是普遍现象。”
基础赛事的缺乏也成为制约汽车运动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目前,我国的全国性汽车赛事较多,未来,希望在地方汽车协会和汽车运动俱乐部的参与下,地方性、俱乐部赛事能够多元化发展,打造处门槛低、参与程度高、受众面大的普及、娱乐型赛事,使全国比赛与地方性、俱乐部赛事水平拉开、层次递进。
此外,目前汽车赛事要做到盈利还很难,业内人士向体育BANK透露,“中国汽车赛事大部分收入在赞助,知名度较高的赛事赞助收入大概在1500万左右,而这些钱大多花在了赛事运营的方方面面,
目前一场赛事执行成本要占到年度收入的40%以上,这其中包括场地租赁,车辆改装,裁判团队、指挥运营体系等。“租一次场地要60万左右,一场场地赛大概还需要100多人左右的裁判队伍,这个花销就很大了。”另外,所有赛事公司企业自身日常的运营,包括房屋、水电等,“这一块也吃掉了赛事运营公司的一大块利润,应该在30%左右。另外的30%在传播方面”,
业内人士表示,“一些赛事商业逻辑不是很合理,已经赔了几千万;还有一些政府的项目前几年一直在赔钱,一直是政府给补贴。”
健身休闲产业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运动为载体、以参与体验为主要形式、以促进身心健康为目的,向大众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涵盖健身服务、设施建设、器材装备制造等业态。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人民群众多样化体育需求日益增长,
消费方式逐渐从实物型消费向参与型消费转变,健身休闲产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但
目前健身休闲产业总体规模不大、产业结构失衡,还存在有效供给不足、大众消费激发不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器材装备制造落后、体制机制不活等问题。
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是推动体育产业向纵深发展的强劲引擎,是增强人民体质、实现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对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增长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汽车运动属于健身休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机会可期。
延伸阅读:
6000万徒步人口,195亿元市场规模,徒步旅游产业正在兴起 | 中国户外运动市场观察(一)
百万盈利背后的中国定向越野经济 | 中国户外运动市场观察(二)
声明|本文由体育BANK原创发布
部分数据来源网络
转载请联系:13521985205(微信同号)
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第一本《体育小镇实操及经典案例研究报告》;
中国第一本《体育赛事价值报告2017》;
政策系列:
《中国体育产业政策汇总》;
《中国体育小镇政策汇总》;
《中国体育场馆政策汇总》;
《中国体育赛事政策汇总》。
购买更多报告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