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儿子班级的华人家长群炸了,因为全班学生的数学,都考砸了!
他们这学期新来了一位数学老师,美国名校的
数学博士
毕业。
虽然他的数学功底很好,但上了几堂课后就发现不对劲了,因为这位老师是新人,他的教学经验和之前的老师比起来,真是太太太不足了!
偏巧孩子这学期学的是线性代数,里面有个知识难点是“抛物线方程”,就是下面这样的。
这个知识点真挺难的,各种各样的图形,有直线,有圆,有抛物线,而且它们对应的方程各不相同。
可能是老师讲的不够清楚,结果全班数学,包括憨憨的考试成绩,都不好!
因此家长群里都炸开了锅,很多人都对学校有意见,认为不应该派这么个年轻老师教这么重要的课程。
过了几天,我们收到了老师的邮件回复,洋洋洒洒的一长封信。
他在信里先肯定了自己的专业度,然后说他会“try my best”去把全班的数学成绩拉上来。
末了还说了一句,如果家长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尽管给他提,他会及时改进!
看得出,老师很真诚,他也挺着急的,想把班上的数学成绩提高。可毕竟是新入职的老师,对学校、对学生也不是很熟悉,因此他还需要时间适应。
后来老师跟我们家长的沟通确实紧密了很多。
我家娃有一次考试没考好,很快我们就收到了老师发的邮件,说要带着孩子过一遍知识点,看看哪儿出了问题。
说实话,本来看老师教学能力一般,还是挺着急的,但是现在看老师这态度,我又燃起了希望。
毕竟老师是新人,需要成长,孩子和家长也需要成长,大家只要用心,孩子的数学成绩一定能补上去!
有一天我无意中看到一位数学老师的教学视频,那位老师叫做Grace,是北京一所双语学校,名叫探月学校的老师。
别看老师很年轻,可是她的教学方法却让我耳目一新。
那堂课她在教孩子学习函数,她会把函数比喻成各种不同的家族。
有这种线性的方程:
当这些函数都画出来后,最让人诧异的一幕来了!
Grace老师竟然问了学生们一个问题:
“这些函数的图形,像不像一幅幅的画呢?”
把数学当成画?
老师的这个思维跳跃让学生们有点手足无措,本来他们还沉浸在函数抛物线这个难解的知识点里呢,一下子让他们思维如此跳跃,孩子们都有点不适应。
看见学生们不说话了,Grace老师则是笑眯眯地在坐标系里弄了一只
米老鼠的背景
。
然后她在米老鼠的脸上画了两段红色的眉毛,而这两段眉毛的图案正是刚刚讲到的函数图形。
根据这些函数方程,在坐标系上就能画出下面这幅图,是一张人脸,有大大的眼睛。
天呐,代数里的函数方程,竟然也可以这么有趣!
学生们一下子就被老师的这个神奇的创意给惊艳了!
于是,这堂数学课就变成了一堂美术课,Grace老师不跟学生们谈什么解方程啥的,而是直接跟学生说:
“请你们用这个函数图,创作一幅美丽的艺术作品!”
本来对数学没啥兴趣的孩子,没想到瞬间就燃起了激情,大家纷纷开始行动起来。
有的孩子写出左边的函数,然后创作出了右边的二次元少年。
有的孩子把生日和函数融合在一起,他的生日是2007年8月14日,于是他就把他的生日融入到一个函数方程中。
就是下面这个:
你看x前面的系数是8、1、4、2、7,正好是“8月14日,2007年”,和孩子的生日正好吻合。
然后这个函数对应的图形,就是下面这个:
而这个图形正好是“汉谟拉比法典”,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法典。
基于这样的函数,他画出了下面这幅作品,每个线条都是由函数画出来的。
那位老师的数学课给了我很多启发,后来我发了封信,把这个教学方法分享给了憨憨的老师。
很快我收到老师的回复。
“Good idea”,老师在信里很兴奋地表示,说他要试试把这个点子用在教学里。
一晃一个礼拜过去了,我都有点淡忘了这件事。
但没想到,有一天接儿子回家时,他突然很兴奋地挥舞着他的作品给我看。
原来他用函数画了一个小黄人,他还说,这是数学老师今天带他们做的项目,
里面每一个线条,都对应着一个函数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