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海军可以说是“出尽风头”,热点地区都有海军的存在。南海,美国军舰一年内多次强闯中国岛礁12海里,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地中海,俄罗斯航母远涉重洋首次进行实战,舰载机参与了俄军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那么,在2016年,全球海军武器装备发展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呢?
大国标配:航母发展方兴未艾
提到航母,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一艘或多艘航母在“一帮小弟(护航舰艇)的簇拥下”浩浩荡荡行驶在广袤的大洋上,这就是威风凛凛的航母战斗群。航母战斗群是目前世界上攻防能力最强的海上舰艇编队,航母是航母战斗群中的“大哥”,也是航母战斗群进攻和防御的主要输出平台,同时也是一个海洋大国国家利益的有力支撑。因此,不少世界大国都在积极地发展航母。
美国是目前拥有航母数量最多的国家,现役“尼米兹”级航母研制成功之后就开始寻求下一代航母,这就是即将完成建造的“福特”级航母首舰“福特”号。2005年,诺·格公司旗下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切割了CVN-78“福特”号的第一块钢板。“福特”号航母长330米,宽41米,满载排水量约为10万吨。舰首和斜角甲板设置了4具先进的电磁弹射器,航母可搭载75架以上舰载机,包括F-35C、F/A-18E/E、EA-18G、E-2D和MH-60S/R等先进战机。由于采用了电磁弹射器和新型着舰阻拦装置,舰载机出动效率较“尼米兹”级提高了25%,日出动量160架次,紧急情况下,可连续4天达到270~310架次/每天。舰载机联队一天能打击的目标数量由现在的700个增加到1200个,打击能力提高近一倍。但“福特”级航母先进的背后是采用了大量新技术和新设备,导致建造成本上升和服役日期一推再推。据报道,建造成本比原计划上涨了20多亿美元,服役时间则推迟到2017年。
作为第一个建造真正意义上航母的国家,英国航母在2016年也有新进展。“伊丽莎白女王”级首舰“伊丽莎白女王”号已经完成舰岛的吊装工作,将在2017年初进行首次海上测试。其姊妹舰“威尔士亲王”号航母的建造工作目前同样正在福斯湾的罗塞斯进行。“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长280米,宽74米,排水量6.5万吨,比英国现役“无敌”级航母大近3倍,可搭载40架战机,这也是英国有史以来建造的排水量最大的航母,在“玩转”近40年的小航母之后,英国海军再次迎来了大航母,对英国海军来说意义非同一般。
美国著名的海军战略家马汉有一句名言:“谁控制了印度洋,谁就控制了亚洲。”长期以来,印度一直为用自己国名命名印度洋感到骄傲,也一直将印度洋视为“命运之洋”“未来之洋”。为了让其变为“印度之洋”,印度建国之后一直重视海军的发展。印度对航母情有独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独立后不久在国家百业待兴的情况下,不惜重金从英国购买退役的轻型航母“大力神”号,并将其更命名为“维克兰特”号,由此成为战后亚洲第一个拥有航母的国家。
目前,印度海军拥有2艘航母—“维兰特”号和“维克拉马蒂亚”号,为了实现“三航母战略”,印度首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在2005年4月11日开工建造。由于“维兰特”号过于老旧,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港口维修。为了替代“维兰特”号,目前印度在酝酿建造第二艘国产航母—“维沙尔”号,该航母计划于2030年或稍晚时候服役。据媒体报道,“维沙尔”号将采用核动力推进,排水量超过6.5万吨。对于印度雄心勃勃的国产航母计划,外界并不看好。分析认为,印度建造首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的项目因经费和技术问题正屡遭延迟,在此背景下,印度推出雄心勃勃的核动力航母计划显然不顾客观现实。
虽然目前“航母衰弱论”或“航母无用论”仍有不小的市场,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航母这种武器装备的“生命周期”还有很长。因为电磁弹射器、第四代舰载机、隐身无人作战飞机等新技术或新装备的出现进一步增强了航母的进攻和防御能力,航母仍然是未来的“海上霸主”。因此,世界主要大国未来仍会积极发展航母。从目前航母技术发展趋势来看,大型化是主要的技术趋势之一。无论是传统的航母大国,还是新兴航母国家,在建的航母均是中型以上航母。排水量增加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携带更多的舰载机和设备,航母攻防能力更强。此外,各国新型航母都会根据国情和军情将先进武器或设备应用到航母上,比如先进相控阵雷达、电磁弹射器和舰载武器等。
舰队核心:驱护舰不断发展
驱逐舰和护卫舰是海军装备序列的古老舰种。通常意义上,驱逐舰比护卫舰“高档”一些,尤其是大型驱逐舰,其具有排水量大、适航性好、武器齐全等优点,可执行防空、反舰、反潜和对陆攻击等任务,是各个大国海军的主要武器装备之一。比如中国的052C、美国的“阿里·伯克”级和日本的“金刚”级。随着人类造船技术和相关舰载武器技术的发展,护卫舰演变成海军装备序列中的重要舰种,护卫舰吨位低于驱逐舰,自持力和作战能力也逊于驱逐舰,主要担负反潜、巡逻、护航等作战任务。护卫舰造价也普遍低于驱逐舰,是各国海军装备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舰种,据统计世界上有超过80个国家装备了护卫舰,而装备现代意义上驱逐舰的国家不超过15个。
2016年“最火”的驱逐舰当属美国“朱姆沃尔特”号(DDG1000),该舰集成了大口径先进舰炮、双波段雷达、新型垂直发射系统等大量先进技术。但就是如此先进的一艘战舰却频出“洋相”,最近的一次事故是在2016年11月通过运河下半段驶往母港圣地时发生故障,滞留在巴拿马运河。在2016年9月,“朱姆沃尔特”号在出海测试前夕被发现故障,舱外的水进入了螺旋桨轴的发动机润滑系统。
“朱姆沃尔特”号是美国最新研制的驱逐舰,2013年下水,耗资大约44亿美元,算得上是美国海军最贵的驱逐舰。该型驱逐舰采用隐身设计,涂敷了隐身涂料,以降低被雷达发现的概率。虽然驱逐舰长183米,但从雷达上看上去就像艘渔船。由于该型舰艇的自动化程度很高,船员只需148人。
曾头顶光环、令众人瞩目的“朱姆沃尔特”号驱逐舰却饱受质疑,建造数量也从32艘削减至3艘,整个项目几乎沦为鸡肋,令人唏嘘不已。多家媒体与专业人士对其舰体的适航性、过于高昂的成本表达了怀疑与批评。其过于出色的隐身性,又引发渔民、商船等民用船只对海上航行安全的忧虑,迫使其不得不加装一些特殊材料,以提高在雷达上的可辨识度。此外,最饱受争议的内容还是火力配置与作战定位。“朱姆沃尔特”号诞生于美国“由海向陆”的指导战略,该战略淡化了冷战时代在大洋上进行反潜和争夺制海权的色彩,强化了近海作战和对陆攻击,主要任务是提供前沿存在和威慑、支持特种部队作战,进行远程火力支援,以实现“前沿部署”“前沿作战”等作战概念。由于无法适应目前的美国海军战略,举步维艰。
在护卫舰方面,英国26型和俄罗斯22350型护卫舰是2016年两大明星护卫舰。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2016年11月5日报道称,国防部与英国BAE公司达成协议建造8艘26型新型护卫舰,虽然合同仍有细节需要完善,但英国国防部长迈克·法伦称,对建造时间很有自信。
BAE公司对26型护卫舰做过多次调整,是一级以反潜为主的多用途大型护卫舰。相较于早期的版本,新版26型的上层结构设计有显著的不同,舰桥容积扩大并完全与船舷融为一体,雷达隐身性能更好。该舰标准排水量5000余吨,满载排水量超过6000吨,采用模块化设计。作为一款以反潜为主的多用途护卫舰,26型护卫舰配备了完善的搜潜和攻潜系统,包括舰壳声呐、拖曳线列阵声呐、反潜直升机和3联装鱼雷发射管。除了反潜武器,舰上配备了舰炮、近防系统和垂直发射装置,可发射防空导弹和“战斧”巡航导弹。
2016年,俄罗斯22350型护卫舰首舰“戈尔什科夫”号进行了多次海试,计划在年底交付俄罗斯海军。22350型护卫舰作为俄罗斯冷战后设计并采购的第一款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大型护卫舰,改变了苏联时期在护卫舰设计倾向于专用化、侧重于某种能力而弱化其他能力的发展思想,而将强大的反舰、反潜和防空反导等多种作战能力集于一身,成为作战能力均衡的多用途护卫舰。22350型护卫舰采用了当下流行的隐身设计,一条弧形的折线将舰体和上层建筑一分为二,上层建筑向内倾斜,舰体表面光滑整洁并采用了隐身设计的桅杆。该舰舰首前安装一门A192M主炮,副炮近防武器为卡什坦系统,全舰配有48垂发,其中32垂发配有舰载防空导弹,另外16个可发射“宝石”超声速反舰导弹或“口径”对陆攻击巡航导弹。
虽然22350型护卫舰首舰已经服役,但未来发展前景却不容乐观。该级主机组合中的两具M90FR燃气涡轮由俄罗斯土星公司和乌克兰曙光机械设计研究所合作开发,受俄乌关系恶化的影响,乌克兰中断供应该燃气涡轮。据悉,目前该级舰艇只有前2艘装备了完整的动力系统,后续舰艇需装配的燃气涡轮,俄罗斯目前决定由土星公司独立研发,这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此外,首舰海试过程中暴露了不少问题,也影响了其后续发展。“戈尔什科夫”号在2014年9月就开始海试,本应于2015年11月服役,然而先是发动机着火,之后又发生A-192舰炮故障,一再被迫推迟交付,直到2016年年底才能交付俄海军。
水下杀手:潜艇
被称为“水下杀手”的潜艇在2016年也有大新闻。2016年7月,英国议会下院通过了皇家海军“三叉戟”弹道导弹核潜艇更新计划,这项计划包括建造4艘新的核潜艇以替代原有的4艘“前卫”级核潜艇,总造价预计将达到310亿英镑(约合411亿美元),预计将在本世纪30年代中期建造完成。“继承者”级将会采用美国的导弹发射筒和“三叉戟”导弹,其导弹发射筒与潜艇舱段实现了一体化、通用化,每个通用导弹舱段配备了4根导弹发射管,采用2个通用导弹舱段,总共携带“三叉戟”II D5LE的数量为8枚。导弹采用改进型“三叉戟”II D5LE,该导弹在“三叉戟”II D5基础上换装了新型制导系统,此外可能采用改进型核弹头或新型核弹头,综合性能较“三叉戟”II D5导弹有较大提高。
2016年4月,澳大利亚公布了大洋-1000潜艇项目招标的获胜者,澳大利亚并没有选择外界呼声最高的日本“苍龙”级潜艇,而是选择了“短鳍梭鱼”Block 1A。该潜艇是法国DCNS造船公司专门为澳大利亚皇家海军设计的潜艇竞标方案,该潜艇将采用泵喷推进,设计方案参考了法国海军的“梭鱼”级核动力攻击型潜艇,满足竞争性评估程序要求。潜艇艇长超过90米,水下排水量超过4000吨,能够服役至2060年,配备了先进的作战系统、潜射武器,可执行反舰、反潜和对陆攻击等任务。、
俄罗斯海军副总司令、海军中将亚历山大·费多坚科夫在2016年5月31日表示,俄海军司令部作出最终决定:为太平洋舰队建造6艘基洛级636.3型柴电潜艇。636.3型潜艇是俄在636M型潜艇基础上研制的自用型号。636.3型潜艇在艇体结构、主尺度等方面与636M潜艇基本保持不变,主要是采用了功率更大、振动更小的新型发动机,探测设备和指挥控制系统也使用了新设备,综合作战能力较636M型潜艇有较大提高,其最大的特点是配备了“口径”巡航导弹,该导弹射程超过1500公里,可远距离打击陆地固定目标。2015年12月,俄罗斯海军636.3型潜艇“顿河畔罗斯托夫”号潜艇向叙利亚ISIS发射了“口径”巡航导弹,这是该潜艇首次使用巡航导弹进行实战。
从上述三个潜艇领域的热点话题可以看出,弹道导弹核潜艇作为核大国海基核力量的基础,地位和作用都非常重要,各核大国都非常重视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发展。其实,除了英国“继承者”,美国SSBN(X)、俄罗斯“北风之神”等都是新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典型代表。新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更重视潜艇的隐身性能,通过采用消声瓦、减震浮筏、电推进等降低潜艇噪声的技术,进一步提高潜艇的生存能力。在常规潜艇方面,大型化和多用途化是常规潜艇的两大发展趋势。大型常规潜艇可以携带更多的燃料和武器,并为装备AIP系统提供足够的空间,进一步提高水下续航能力。多用途化的最大特点是可携带对陆攻击的远程巡航导弹,比如“短鳍梭鱼”Block 1A型和636.3型都具备发射远程巡航导弹的能力,而这以前往往是核动力潜艇的专利。
本文摘编自《军事文摘》2017年1月刊 责任编辑:张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