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明年的「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来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
她就是法国的女导演——阿涅斯·瓦尔达。
熟悉"法国新浪潮"的朋友们应该对这个名字不会陌生。
阿涅斯·瓦尔达被誉为"新浪潮祖母"。
最早期她是以摄影起家,直到26岁的时候第一次自编自导剧情长片,之后一直到现在拍了63年。
奥斯卡、戛纳、威尼斯、洛迦诺等等电影节大奖拿到手软。
而这次申报「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作品,是瓦尔达2017年的新作——
脸庞,村庄
Visages, villages
片名,就是本片所有内容的概述,穿梭于各个村庄、记录下一张一张的脸庞。
「脸庞,村庄」的导演和主演都是瓦尔达和JR。
瓦尔达,上面已经说过了,和她一起拍摄制作的另一个人JR同样也来头不小。
他是法国有名的街头艺术家。
两人虽是法国不同领域的知名人物,但是在拍摄「脸庞,村庄」之前却从未见过面。
只从对方的作品中互相欣赏对方。
最后是JR率先迈出第一步,他主动跑到瓦尔达居住的达盖尔街去找她。
之后瓦尔达又去JR的工作室去和JR讨论拍摄新片的事情。
没想到两人一拍即合,说拍就拍。
于是简单的准备好拍摄工具,两人就驾驶着JR的小货车开始穿越法国的村庄。
一路上他们拍摄下所遇到的人物,然后在房子和工厂的墙上涂抹告示牌尺寸大小的肖像画。
工具,就是瓦尔达和JR手中的照相机。
千万不要小看了JR的这辆小货车,车里面工具齐全。
照相者从车内照相之后,立刻就能从车厢处取出。
先不要急着感到惊奇,都坐下,这只是常规操作。
上面出现的这种照片,是最小的。下面这张,才是真正值得鼓掌的作品。
画中的人物,是某个村子的邮递员。他做这一行做了几十年,日复一日的担任着村庄和外界的联系人。
瓦尔达和JR拍摄的所有主人公,都是村庄中的劳动人民。
他们的原则就是始终是和劳动者在一起创作。而经过瓦尔达和JR双手所出的东西,均来源于他们的想象力。
两人相互商讨对事物展开自由的想象,也会请求他人。
对方同意,他们就可以把想象力安插在对方的身上。
而做这些事情的目的:一方面是要与大家分享;一方面是要实现他们自己的想法,一些小小的疯狂念头。
做自己喜欢的事,同时也希望让大家感到高兴。
他们的图像中,有码头工人的妻子,有农场场主,有一见钟情的路人,有靠退休金生活的孤寡老人······
在旅途中,瓦尔达和JR收获的,不仅仅是一张张的图像,还有每个人的人生感悟。
他们眼中的孤寡老人,每天都在与饥饿作斗争,为生活而感到痛苦。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波尼就是靠着退休金生活的人,他今年已经75岁了。
自己住在山头破旧的窝棚里,但是从他的语气中我们听到的是一种满足和炫耀。
他称那里是他引以为傲的领地,破旧的窝棚被他打扮成了乐园。
波尼可以把所有的破烂变废为宝。
破旧的铁片被他做成了能演奏出美妙音乐的风铃。
随处可见的瓶盖被波尼做成了漂亮的艺术品。
波尼对瓦尔达和JR说:
"你知道吗,我出生在一颗星星的呵护下"
"我的月亮母亲给予我清凉,我的太阳父亲给予我热量,宇宙给予我住所"
"你能想象我的生活多幸福吗"
波尼的这番话,突然让阿布眼前一亮。
像科尼这种人,才是真正的生活中的艺术家啊。
许许多多像科尼这样的人,被瓦尔达和JR用图像的方式保存着。
但是想要照片永久保存,是不现实的,很多照片在完成之后没多久就被毁掉了。
就像他们在海边做的那张照片,第二天就没有了。
罪魁祸首,就是大海。涨潮时潮水冲刷掉了图像。
但是两人并没有因此而失望。
JR:我已经习惯了转瞬即逝,但是海的速度可真快。
瓦尔达:海总有它的道理。
一次次的拍摄、制作,不仅完成了两人的心愿,也让两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密切。
两人完全没有代沟,像朋友一样交流,调侃对方。
瓦尔达想要在海边的巨石上绘制裸体图像,JR调侃她"你好像很喜欢裸体啊"。
面对JR的调侃,瓦尔达故作镇定的辩解:站立的裸体男性很美啊,站立的女性裸体也很美。
而面对JR,瓦尔达也有一个大大的执念。
那就是想要摘掉JR的墨镜,因为JR从没有在她的面前摘掉过墨镜,瓦尔达患有严重的眼疾,她想看到JR的眼睛。
不知道JR是不是故意勾着瓦尔达的好奇心,每次面对摘到墨镜的要求JR都会拒绝。
也许JR很清楚瓦尔达的眼疾,他知道,即使自己摘下眼镜,瓦尔达也看不清自己的双眼。
在两人的拍摄旅程中,JR一直充当着瓦尔达的眼睛,她的双腿。
他会告诉瓦尔达,远处的风景有多美,两人的作品有多漂亮。
他会让瓦尔达坐在轮椅上,带着她在卢浮宫"飞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