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山之路
资深职业投资人,公众号每天复盘及分享实时投资见解。 专注于跟踪消费、互联网、医药、高端制造等行业的核心公司,对投资逻辑和估值进行深入解读,并分享投资理念。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待字闺中  ·  DeepSeek 爆火带来的大变化 ·  1 周前  
程序员小灰  ·  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牛逼的个人经历 ·  2 天前  
OSC开源社区  ·  如何公正评价百度开源的贡献? ·  4 天前  
程序员的那些事  ·  普通人如何抓住 DeepSeek ... ·  3 天前  
程序员的那些事  ·  if微信+DeepSeek=王炸,百度+De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山之路

3家重点关注的公司!

南山之路  · 公众号  ·  · 2021-01-31 19:16

正文

欢迎 关注/星标 本公众号


本周市场跌幅不小,尤其是创业板大跌近 7%,市场热门主线医药、新能源、白酒大幅调整,同时还把不少其他行业的个股拖下了水。

展望2021年,我认为确实需要将投资收益预期放低了,毕竟 2019年、2020年已经牛了两年,国家货币政策也要开始转向紧缩,谨慎一些是不会错的。

具体到个股,还是有一些值得挖掘的机会。

一、我个人投资思路的转变

很多关注我时间比较长的朋友,可能发现我文章风格有了比较大的转变。


最开始,我的文章基本上全部是写个股分析,以及投资理念的分享;


随后,我的文章更多是串烧式的点评个股要点和分享投资机会;


现阶段,我主要写的内容,是行业和公司的投资逻辑,以及跟踪顶级机构的投资动向。


相比以前,我的文章长度有所缩减。


不过,这并不是由于我写不出像以前那样的个股分析长文了。


事实上,从国企辞职以后,我花在投资上的时间,比以前多了几倍,看的资料、研报、网上的分析文章,我自己深度思考的时间,更是比以前多得多了。


现在的我认为, 相比于分析的细致程度、挖掘的深度,方向的选择、逻辑的思考是否正确,是更重要的事情。


投资,最重要的是选择,而不是努力。


选择的方向正确了,坚持才有意义,逻辑正确了,市场自然会给你回报。


可如果你选择的行业、公司,是完全错误的,那么再坚持,或者分析的再细致,最终也只会亏钱。


另外, 对于公司的分析,抓住重点、抓住核心逻辑,才是关键, 比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有用了太多。


再说说对今年市场的展望,每年的A股,除了大熊市之外,都会有一个或几个主流品种,板块涨幅在翻倍以上,走出一批5倍10倍股, 而这个板块,都不再是上年爆炒的品种, 大多都是好几年没爆炒过的。


但能够被爆炒的公司,又一定是具备想象空间的品种。说白了,炒股就是炒预期,那些成长性太低的行业,或者是夕阳行业,没有机构会愿意捧臭脚。


所以,我们这里先做排除法,所有的夕阳行业, 如钢铁、煤炭、火电、高速公路、石油、化肥、传媒、纺织、港口、船舶制造、国际贸易、工程建设、装修、环保、公用事业。


以上这些行业,通通不用关注,很难赚到大钱,亏钱却是大概率。即使是这里面相对质地较好的中国神华、宝钢股份,过去几年也没有给投资者带来足够的回报。

至于去年热炒的几个大行业,也很难出现大机会,所以,剩下的选择,可能就相对容易了。

一是民航机场,很多人大概都听说过,中国还有10亿人从来没有坐过飞机,所以这也是很有潜力的方向。

这个方向,就两家公司值得关注,一是机场龙头上海机场,二是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可以对标美国的长牛股西南航空。

二是旅游,中国旅游业依然处于快速发展期,旅游业最值得关注的龙头,是宋城演艺。

三是保险,中国的保险业依然处于青年期,保险公司关注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港股的友邦保险。

四是新兴的食品饮料公司,如宠物食品、复合调味品、休闲食品等。

不过,整体上,对2021年需要放低预期,因为真正还没有被炒上去的行业,实在是太少了。


二、说几家公司


1、 上海机场公布了业绩快报,预计2020年亏损12.1亿元至12.9亿元。


这份业绩在预期之中,真正重要的是上机与中免签订的补充协议,网上已经有了不少解读,我就简单说一句:这份补充协议,短期当然是偏利空的,从原合同的“下有保底,上不封顶”,变成了补充协议的“下不保底,上有封顶”。


但这是疫情影响下,上海机场做出的妥协, 一旦全球疫情得以控制,协议肯定还是可以重新谈的。


另外,上海将力争在2021年实现市内免税店新政策落地,新增50个离境退税定点商店。


虽然机场与市内免税店消费场景不同,但对免税流量的瓜分,还是现实存在的,算是一个小利空。


所以,希望市场这一波能砸下来一些,给一点机会。


2、 再聊聊生物股份,我看到有朋友问,“如何看待生物股份的高应收款以及该行业竞争比较激烈呢?”


我这里专门做一个解读,应收账款必须动态的看,我们看生物股份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指标,相比于2019年一季度,是有明显的好转趋势,预计到年报出炉、以及今年一季报,还会进一步转好。


原因很简单,2018年受非瘟影响,生猪存栏量剧烈下滑,猪用疫苗市场产能严重过剩,疫苗生产企业话语权自然降低了不少。


但随着生猪存栏见底回升,猪用疫苗市场会逐渐转向供不应求的状态,应收账款的问题,也就会不复存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