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国信证券发布
2023
年报,报告期内分别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
173.17
和
64.27
亿元,同比分别
+9.1%
和
+5.6%
;单四季度分别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
48.74
和
15.54
亿元,环比分别
+15.1%
和
+21.0%
。加权平均
ROE
同比
+0.07pct
至
6.6%
;剔除客户资金后经营杠杆为
3.68
倍,较年初增长
17.6%
。
收费类业务随行就市,资金类业务贡献业绩增量。
收入端,
2023
年公司分别实现收费类和资金类业务收入
64.71
和
83.26
亿元,同比
-14.6%
和
+35.7%
,收费类业务收入下滑主要系经纪和投行业务承压,市场企稳下自营投资收益增长贡献业绩增量;
支出端,公司管理费用同比
+2.8%
至
75.23
亿元,管理费用率同比
-2.42pct
至
50.6%
,信用减值损失计提
3.62
亿元。
经纪投行收入承压,资管业务逆势发展。
收费类业务方面,
2023
年公司经纪、投行和资管净收入分别为
43.55
、
13.63
和
4.96
亿元,同比分别
-15.1%
、
-24.9%
和
+54.3%
。
市场交投清淡和新发基金疲弱下,公司
2023
年分别实现代理买卖证券、席位租赁和代销净收入
34.03
、
3.04
和
3.97
亿元,同比分别
-14.2%
、
-16.4%
和
-26.9%
;
公司经纪业务基础稳固,截至
2023
年末客户托管资产维持
2.1
万亿元以上,金太阳
APP
用户数近
2500
万,线上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公司投行净收入下滑主要系
IPO
规模下降所致,
2023
年公司
IPO/
再融资
/
债券主承销规模同比
-35.6%/+9.1%/+0.6%
至
90
、
170
和
2200
亿元。
资管规模扩张下公司资管收入逆势增长,
2023
年公司资管规模较年初增长
14.7%
至
1551
亿元,其中集合、单一资管规模均有所扩张,报告期内公司资管子公司设立申请已获中国证监会批复
。
债券投资规模大幅扩张,市场企稳下自营投资收益增加。
资金类业务方面,
2023
年公司分别实现利息净收入和投资业务收入
17.48
和
65.78
亿元,同比分别
-4.5%
和
+52.8%
。
其他债权投资规模大幅增长带动公司利息收入增长
6.7%
,但杠杆提升下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利息支出也有所增长,使得利息支出增长
10.6%
。
公司持续扩表,截至
2023
年末公司金融资产规模较年初增长
33.7%
至
2,960
亿元;
其中债券资产较年初增长
23.3%
至
2112
亿元,占金融资产的比重达
71.3%
,债券市场上行背景下获得较好回报。
公司经纪业务基础稳固,资产负债表持续扩张,看好公司在巩固经纪业务基本盘基础上资金类业务收入逐步兑现。
风险提示:
资本市场大幅波动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市占率提升不及预期风险、新业务推进不及预期风险。
联系人:徐一洲(13127663592)/孙寅/开妍/陈静(18811120850)/李思倩
自媒体信息披露与重要声明
注:文中报告依据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国信证券2023年报点评:经纪基础稳固,债券投资规模大幅扩张》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4月17日
报告发布机构: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徐一洲 S0190521060001
研究助理:陈静
(1)使用本研究报告的风险提示及法律声明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或要约,投资者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无效,任何有关本报告的摘要或节选都不代表本报告正式完整的观点,一切须以本公司向客户发布的本报告完整版本为准。该等信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客户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家的意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