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糖尿病治疗理念不断变迁,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在 2012 年提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理念并延续至今
[1]
。2024 年 ADA 在其《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中指出,以患者为中心的血糖管理理念应考虑影响临床治疗方案选择的因素,包括个体化的血糖和体重目标、对体重和低血糖的影响、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案的复杂性及停药的可能性等
[2]
。
使用注射类降糖药物是降糖治疗的常用方案。目前,国内的注射类降糖药物包括各种类型的胰岛素制剂、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以及基础胰岛素与 GLP-1RA 的联合制剂,那这些药物能否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糖尿病管理?
以作为起始胰岛素治疗首选的基础胰岛素为例,对于口服降糖药失效的 T2DM 患者,起始基础胰岛素治疗 6 个月,糖化血红蛋白(HbA
1c
)达标率(< 7%)仅为 40.8%
[3]
;对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的强化方案来说,存在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的风险,而低血糖也是影响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的重要因素之一
[4]
。同时,降糖方案的胰岛素注射次数越多,患者的依从性越低
[5]
,随之而来的是血糖控制难度进一步增加、远期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
[6-7]
。
就 GLP-1RA 单药治疗来说,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在其应用中较为常见
[8]
。
面对 2 型糖尿病管理中未满足的临床治疗需求,基础胰岛素与 GLP-1RA 的联合制剂提供了新的选择。那么:
对于口服降糖药失效的 T2DM 患者,是继续增加口服药的种类,还是从机制出发,起始基础胰岛素与 GLP-1RA 的联合制剂?
对于基础胰岛素控制不佳的 T2DM 患者,是继续滴定增加胰岛素剂量,还是换用基础胰岛素与 GLP-1RA 的联合制剂?
对于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的 T2DM 患者,基础胰岛素与 GLP-1RA 的联合制剂能否化繁为简,一针破局,成为理想的序贯方案?
长期使用基础胰岛素与 GLP-1RA 的联合制剂,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如何?
2024 年 4 月 17 日 18:30~21:0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曹筱佩教授
将担任主席,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程彦臻教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弘爱医院
张志军教授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苏健民教授
和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翟琳娜教授
将就上述问题分享学术观点和心得体会,助力开拓临床实战思维,更有曹筱佩教授进行精彩点评!
如此丰富的学术盛宴,岂能错过?
赶紧扫码,报名参加直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