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的出现,让全世界看到AGI的实现又更近了一步,也给全球科技巨头进一步上紧发条。
一方面,巨头们对英伟达GPU的采购力度可能会进一步加大。DeepSeek的阶段性胜利,将继续推动算力市场的整体需求,长期的天花板进一步被打开,但英伟达的需求和订单并不会出现任何大幅度的影响,相反,可能会进一步超预期。另一方面,英伟达自身也会加速迭代,让产品性能得到更大提升,各大巨头也会加紧推进自研ASIC方案的进度。
此外,美国政府可能会进一步加紧芯片出口限制,试图在算力层面上进行最后的封锁,以限制其他国家地区的AI发展。
对于“星际之门”(Stargate)的投资逻辑也将有所影响。1月21日,特朗普在白宫宣布了名为"星际之门"的庞大AI基础设施计划,预计在未来四年内投资5000亿美元,用于建设支持AI发展的基础设施。这一计划由OpenAI、软银集团和甲骨文公司联手打造,旨在确保美国在全球AI竞争中的领先地位。特朗普表示,该项目将"几乎立即创造10万个美国就业岗位",并为全球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DeepSeek出现之前,科技巨头采取的是“不惜一切代价建设”的策略,即通过大规模资本开支,提高算力,从而获得更好的模型。但DeepSeek的出现可能导致市场质疑科技巨头大规模资本开支的合理性,“星际之门”落地的难度或将进一步加大,大概率上将难以如期完成。
对于全球算力投资的影响来说,无论是训练还是推理的角度,DeepSeek的出现都是积极的。GPU的优势非常明显,算力长期来看依旧将继续指数级增长,机构们不仅看好英伟达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确定性优势,同时看好其在能够大幅度提升性能的新技术领域的加速,例如CPO、OIO的加速落地。
对于我国算力投资的影响来说,DeepSeek的推出,会让我们国产算力自主可控的飞轮开始旋转,还会拉动边缘侧的算力加速发展。
春节期间,华为云、微软、英伟达、AWS等厂商均已上线DeepSeek的模型服务。随着基础设施的能力提升和成本下降,我们将看到应用侧的百花齐放。除了DeepSeek,豆包、Qwen、Kimi等近2月都在快速升级迭代,月活提升,成本降低。
展望2025年,预计B端应用将最先迎来AI Agent,B端应用有成熟的数据、场景,例如客服、营销类场景会较快布局活跃有效的智能代理服务。其次,随着低参数模型性能翻倍,将更适用于追求低能耗的端侧AI创新产品。
具体标的可以参考机构给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