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丽娟 陈宇星 吕波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实现生产经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推进企业改革创新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动力支持。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融合过程中,受限于思想认识、机制方法等原因,存在“三重三轻”现象。
1. 重“形”轻“效”
近年来,无论是自上而下的统一部署还是基层党支部自主开展,党业融合在形式设定上呈现多样性、创新性,但仍然存在几个问题。一是成效不突出,基本以业绩达标为主,与企业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党建等战略存在差距。二是存在以相加代替相融问题,突出表现是当前成效与形式关联不足或关联生硬,在总结成效时,单纯将工作成效归结于党业融合形式。三是党业融合在设定目标及举措时,量化不足,党建工作贡献度无法评估。
2. 重“事”轻“人”
党业融合要围绕重点工作,积极发挥党员主观能动性,以党建为引领,攻坚克难。发挥人的作用,体现人的价值,必须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充分运用于人力资源和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创新管理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激发人的内在潜能,使党的政治优势有效转化为企业市场竞争优势,实现效率最优化、效益最大化,形成企业不断创新发展的强劲动力。当前的党业融合模式,过于关注目标达成,以及达成过程中采取的新方法、新举措,忽视了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思想认识、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等,而这些正是高效达成目标的关键。
3. 重“点”轻“面”
党业融合通常采用主题党日活动、书记项目等形式,存在周期短、覆盖面有限等问题,通常是一个“点”。实际生产经营是持续性、系统性的,呈现的是一个“面”,如何以点带面是党业融合的重要课题。当前党业融合过程中存在“点”与“面”的矛盾,对大部分人来说,仅仅是目标设定、目标达成,缺乏事中科学跟进和事后全面评估,甚至缺乏对目标的认同,分散的“点”难以形成合力。
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首先是政治工作,必须以科学的政治理论为指引,发挥理论武装优势,最终转化为组织力、战斗力、生产力。其次,党建工作也是管理工作,而且是企业的高端管理、价值管理,需要利用现代管理工具来提升工作效率和水平。
基于对党业融合紧迫性的认识及“三重三轻”现状分析,本文积极探索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方法机制,提出“党建+OKR”党业融合模式。O表示目标,KR表示关键结果。OKR具有聚焦、协作、挑战、注重过程等特性。OKR的实施过程大体包括制订目标、复盘优化、评估应用等。
1. 制订目标
(1)OKR目标要有行动导向
聚焦是OKR对组织独特的贡献,OKR目标一定是众多目标中最重要的目标。国企党建是铸魂工程,是国企生命力所在,必须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融合的落脚点。
OKR目标是具体的,要有行动导向。OKR目标设定遵从“多、快、好、省、新”原则,目标达成与否要有量化评估标准。同时,更重要的是执行层面,OKR要有具体行动步骤。只有目标设定正确,实现路径清晰,才能达成目标。
OKR目标是鼓舞人心的。OKR目标不是传统的KPI指标,OKR鼓励挑战,充分激发员工内在动机,实现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 党业融合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治保障和动力支持,目标必须是高标准且鼓舞人心的。
(2)制订目标的实践过程
第一,党支部OKR。契合公司高质量发展战略,承接分公司“优势赓续”发展目标,聚焦重点业务,中国移动某地市分公司网络线条各支部运用OKR方法,分别将做全区网络工作的引领者、工程管理水平创全区标杆、做全区政企业务支撑典范作为支部党业融合目标,并明确具体关键结果,如表1所示。
第二,党员OKR。每位党员要结合业务需要和岗位职责,将党组织、部门下达的目标和个人目标结合,形成党员自我提升目标。将党员积极性、智慧和力量都汇集到公司整体目标上,并通过分解组织目标,让每一位党员能感受到自身为公司发展做出的贡献。各层次管理者作为教练、导师和优秀的目标制订者,引领每位党员追逐小目标,实现大目标。党员制订的目标必须切实可行,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数量不多的目标。以此为指导,通过自下而上制订,自上而下分级指导,支部全员围绕支部OKR制订个人OKR,如表2所示。
2. 复盘优化
(1)复盘的目标是校正
复盘要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总结规律,复盘的目标是校正,包括以下6个过程:
一是识别精准度,通过OKR互评,跟进进度,有效输出价值;
二是沟通反馈与认可,与组织中个体展开沟通,快速认可,及时反馈;
三是资源调配与OKR刷新,通过沟通OKR进度,包括过程中亮点与不足、存在困难等,进行资源调配,确定下一步具体目标;
四是再次对齐和衔接,确保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衔接、组织间目标协同;
五是达成共识,统一思想,使组织中所有人目标明确,形成合力;
以上复盘过程看似烦琐,却是目标达成最重要的部分。复盘可有效解决重事轻人、重点轻面问题。通过复盘,基层党支部围绕目标及关键结果持续跟进,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减少对目标达成贡献度小、导向性不强的工作。
(2)重视周复盘和月度复盘
企业高度重视复盘工作,落地班组周一例会、周五分享会,深度嵌入部门周例会、OKR月度复盘会、支部党员大会等形式,持续跟进支部OKR目标达成情况。
第一,周复盘。支部每周一召开周例会,跟进OKR进度,跟踪信心指数,重点关注周期内达成有困难KR,找到症结,及时调配资源,确保目标达成,周一例会控制在15分钟以内。支部9个班组按周落地OKR小循环,跟进个人OKR进度,跟踪信心指数,确定当周重点工作,周五分享会总结成效,提升全员成就感。
第二,月度复盘。按月召开支部OKR复盘会,支委成员、室经理、员工代表参会。以OKR日记形式回顾上月OKR落地动作及思考,如表3所示。
完成支部OKR深度复盘,参会人员头脑风暴明确下一步任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KR,最终确保支部目标如期达成。按月至少完成5名员工OKR复盘及计划辅导,确保个人OKR与支部目标对齐,逐步向全员深入渗透OKR工作方法。
3. 评估应用
(1)评估应用意义在于自律、精进、超越
OKR并不要求100%达成,按照1分制评估,0.7〜1分属于目标完成,0.4〜0.6分属于目标取得进展但没有完成,0〜0.3分属于目标失败,最佳区间是0.6〜0.7分,说明OKR在聚焦公司核心事务中发挥了作用。OKR打分意义是自律、精进、超越,这是与传统KPI的主要区别,OKR主张以激励为主,可以作为组织绩效考核体系的重要参考。同样,在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过程中,需要对目标达成有客观、量化的评估,否则跟进就毫无价值。
(2)按月评选OKR达人和最佳践行班组
支部在月度复盘过程中集中对OKR进行打分,并根据支委评议,结合支部月度复盘会情况,按月评选OKR达人及最佳践行班组,从OKR制订科学性、执行度、自评及上级评分等综合维度,推选1名具有实践引领作用的OKR达人;以周例会落地情况、班组成员OKR运行实效等维度,评选1个最佳践行班组,在全员中形成示范引领作用。
编制《××月OKR运行简报》并按月通报,复盘支部OKR完成情况,总结每月OKR制订、辅导及结果应用过程,表扬OKR达人及最佳践行班组实践亮点,总结OKR执行过程中的思考,明确下一步工作计划。OKR解耦考核,对每月评选的OKR达人和最佳践行班组,参照支部管理相关激励给予基金奖励。
4. OKR管理制度
为确保党建+OKR实践模式落地,支部建立了一系列管理制度。
(1)成立支部OKR委员会
委员会负责组织部门OKR运行达成实效,包括OKR首席指挥官、OKR委员、OKR专家。
第一,OKR首席指挥官:支部书记。根据公司战略提出部门各项目标及关键任务,并向上级汇报。作为部门OKR总教练,搭建部门OKR运行体系并统筹协调落地。
第二,OKR委员:支委成员。在OKR首席指挥官领导下开展工作。作为部门目标达成过程中对应关键结果达成的主要责任人,负责优化调整关键结果、跟踪任务,确保部门达标。负责分管团队OKR落地,包括团队OKR周例会运行、OKR审核与辅导,提升团队成员OKR运用熟练度。
第三,OKR专家:支部及下设党小组各设置1名OKR专家。协助设计部门OKR运行体系。按月输出OKR运行简报,归纳提炼实践经验,定期提出优化OKR的方法,并跟踪方法落地情况。作为部门OKR落地执行者,负责按期收集、检查个人OKR制订及评估。
(2)OKR周例会辅导
OKR首席指挥官及OKR委员按周参与辅导网络部9个班组周例会,深入向全员传达OKR理念,周例会同时作为支委委员与党员、群众深入沟通的渠道。
(3)OKR每日小课堂
全员循环发布OKR每日小课堂,分享OKR执行关键要点及个人对OKR运行的感受,方便碎片时间学习,增加交流,同时通过分享主动激发全员学习积极性。
1. 总体经营业绩持续向好,党建与业务绩效双提升
第一,业绩考核提升明显。支部运行党建+OKR模式后,通过坚持每周复盘、月度复盘,支部短板指标由年初的7个缩减为2个,表现持续向好,指标排名由第6名提升至第1名。
第二,党建考核提升明显。支部党员科学制订OKR计划,尤其是党建管理员将党建重点、难点工作作为重要目标,周期性跟进,确保工作高效落地,支部党建考评排名持续提升并保持第一。
2. 政治生态良好,团队凝聚力、战斗力显著提升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发挥,OKR管理方法深入人心,经过一年的运行,支部成员对OKR管理理念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在中期调研中,团队中40%的成员想从OKR中收获个人思维转变,31.11%的成员希望得到工作效率提升,24.44%的成员希望得到协同程度提升,同时在问卷中表现出对OKR管理方法的认可和思考。
深入推广党建+OKR模式,目标合理是成效达成的关键,目标设定必须聚焦重点,结合党支部实际情况,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全员充分认同、高度一致。同时,也要设置个人OKR,充分衔接支部目标。党建+OKR模式与传统方法最大的区别是突出过程,重视沟通,在持续复盘过程中充分反思、总结,再次对齐目标,在分享过程中,感受成就,激发党员主观能动性,激发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落地实践周例会、月度复盘、目标评估,真正从OKR工作方法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