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一个觉醒的年代,一个朝气蓬勃的年代,一个五彩斑斓的年代,一个珍贵的年代。
八十年代,那是一个烟火与诗情迸发的年代,是一个开放包容,充满情怀的年代,一个思想自由奔放百花争艳的年代。
八十年代中学生
如果用三个词来形容八十年代,这三个比较合适:
年轻、真诚、单纯
。
八十年代的激情、浪漫、理想主义,成为知识分子及普众心中的乌托邦。
八十年代,犹如朱自清先生在三十年代写下的《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那时的生活是慢的,人们的要求是简单的,笑容是真实的,爱情是美好的。
那是一个许下诺言就会铭记一生并身体力行的年代,是我们永远都回不去的往昔。
八十年代,对于文学创作而言是不可复制的美好时代,在开放包容的大潮中,涌现了一大批作家、诗人和学者。
那是一个真正有文学的时代,文人有风骨,学者有思想,文化有气质。
八十年代的文学体现了海纳百川,不问来路,照单全收的风格,这无疑是长期封闭形成的文化饥渴强烈所致。
经典的文学大型刊物有《十月》、《收获》、《钟山》、《全国优秀中篇小说选》等,还有学生们爱看的文学杂志《散文》、《少年文艺》、《儿童文学》等。
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到改革文学,涌现了王蒙、张贤亮、路遥、刘心武、贾平凹、张承志、谌容、丛维熙、余华、苏童、陆文夫、韩少功、冯骥才、阎连科、储福金、王安忆、张抗抗、史铁生,梁晓声、王朔、莫言、陈忠实等等一大批著名作家。
既有反思过去,思索当下,还有展望未来,可谓朗朗星空,星斗灿烂,熠熠生辉,令人惊叹。
八十年代,那是一个有充满感性情怀和理性批判的诗歌年代。
在万物复苏大地回春之际,面对充满希望的明天,那些沉寂的诗人开始思考人生和憧憬理想。
诗人的梦都在八十年代,关于理想,关于爱情,读诗的时候,身边还有妩媚羡慕的眼神。
在物质化年代没有来袭之前,一壶烧酒就可以畅谈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海阔天空,几杯下肚,无所不谈,有若高山流水的默契和简单。
北岛的冷峻与反思《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舒婷的丰富细腻和清纯明净《致橡树》: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席慕容的细腻和温存《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顾城的矛盾和希望《一代人》:
芒克的纯粹真实《天空》:
太阳升起来,天空血淋淋的,犹如一块盾牌。日子像囚徒一样被放逐,没有人来问我,没有人宽恕我。
海子的浪漫和灵性《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汪国真的君子谦谦与淡然《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随着物质化时代的到来,诗人们的理想国被世俗横流淹没。
北岛在《波兰来客》感叹:
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海子的理想幻灭,卧轨自杀;顾城的天空塌陷,与爱人同归于尽;芒克干起了画画的营生;北岛远走欧洲,得以保全自己的诗歌城堡……
诗人已经远走,诗歌已经死亡。
后来,是一个浮躁与喧嚣的时代,一个光怪陆离的时代。
八十时代,人们挣脱枷锁百废待兴,对外张开怀抱,拥抱一切新鲜空气和温暖阳光。
那个时代既有佳丽柔情万种的爱情故事,也有侠客仗剑天涯干气云霄的江湖传说。
有琼瑶亦舒的爱情演义,三毛的流浪情节,有金庸梁羽生古龙三剑客纵横江湖的侠肝义胆快意恩仇。
琼瑶的白纱裙随风摇曳,笔下花前月下海誓山盟的爱情,让人如痴如醉,人们在现实世界寻找着纯情故事里的浪漫情节。
她的很多小说都被拍成了观众热捧的电视剧,剧中演员多是帅哥美女,如秦汉林青霞,这两位仿佛身陷琼瑶的小说情节中不能自拔,在现实世界里演绎了令人慨叹的儿女情长爱恋故事。
剧中很多主题曲传唱很广,成为经典。
亦舒的开司米毛衣,总是那么独立小资,笔下男女在故事里海誓山盟荡气回肠,却又无可奈何,她的故事里都是都市小资们的缱绻与苦恋。
三毛穿着大朵碎花长裙站在沙漠的风沙里黑发飞扬,带着吉普赛女人般的流浪气息在四海为家里寻找爱情的归依。
与大胡子荷西的那段漫长生死恋,曾令许多人唏嘘不已,也曾唤醒多少人梦中的花开花落和诗与远方。
《橄榄树》正是她的文字和传奇一生的写照。
相比柔情似水的爱情故事,一代大侠金庸先生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为我们留下了另一个江湖。
有人说,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
金庸的魔笔,写透人生,那些故事人物,在某种程度上潜移默化中塑造了我们最朴素的正义观和爱情观。许多国人最朴素的侠义观,来自于金庸的江湖。
有人曾问金庸:“人生应如何度过?”
金庸答:
“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金庸说:“大侠我不敢当,但我喜欢那些英雄。”
英雄代表了人间的正气和担当,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尤其需要大刀阔斧的英雄们。
八十年代,影视剧同样闪耀着理想与人性的光芒。
这一时期,不仅内地诞生了一些精心制作的电影电视剧,同时从日本、欧美、港台等外部引进很多经典的影视片,成为八十年代人们业余生活中的巨大精神享受和美好记忆。
电视剧
《上海滩》
以快意情仇的江湖复仇故事打动观众,造就了万人空巷的轰动效应。
曾在香港评选中《上海滩》名列第一位,当之无愧成为那个时代的经典。
由周润发和赵雅芝扮演的主要人物许文强和冯程程更是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
黑帽、风衣、白手套、白围巾的经典“许文强”形象,潇洒阳刚,成为无数少女的梦中男神。
梳着麻花辫的“冯程程”少女娇羞中带着俏皮, 爱憎分明,清纯坚强,成为很多人那个纯真年代的美好记忆。
周润发、赵雅芝、吕良伟等演员的精彩表演,使得跌宕起伏的上海滩爱恨情仇演绎得扣人心弦。
叶丽仪演唱的那首回肠荡气的主题歌,更让《上海滩》成为典范之作。
1987版电视剧
《红楼梦》
得到了大众的一致好评,成为中国电视剧历史上不可逾越的丰碑和标杆。
既有广阔的历史背景故事,又有曹雪芹的大家文笔,王立平的深厚艺术功底,以及王扶林导演的精雕细琢,一起创造了这部恢弘的电视剧。
在王扶林导演团队的精心合作下,完美地再现了这部鸿篇巨著,让普通人一睹其芳华。
他们对艺术的兢兢业业和精益求精,让这部华丽名著锦上添花。陈晓旭、欧阳奋强、邓婕等演员精湛投入的表演,至今无人超越。
1987版《红楼梦》的音乐更被认为无法超越,由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大家王立平先生作曲,歌手陈力传神演唱的很多歌曲,成为经典。
透过歌曲,静坐倾听,人们眼前呈现的仿佛是那个时代大观园的亭台楼榭、飞檐斗角的瑰丽堂皇,以及金陵十二钗的幻生幻灭,荡气回肠。
把林黛玉演绎得入木三分的才女陈晓旭,后曾剃度出家,早早香陨人间;半道出家的歌手陈力,梦幻般的天籁之音,将红楼梦乐曲演唱得荡气回肠,后远走美国。
他们的人生故事, 是不是冥冥之中无意暗合了这部巨著的情结?
王立平先生亲自操刀演唱的这首《好了歌》,如庙宇梵音,略带沙哑恰到好处的音色,将甄士隐家业破败、人情冷暖、世事无常,表达得淋漓尽致,恰如其分。
1986版
《西游记》
曾轰动全国,评价极高,成为一部公认的无法超越的经典。
《西游记》成为一代又一代人不可或缺的观看节目,成为中国人的集体电视记忆。
《西游记》代表着那个充满生机,不断挑战的八十年代。
唐僧师徒四人组成了最佳的团队,唐僧慈眉善目的谆谆教导,猪八戒的大大咧咧,孙悟空的武艺高强聪明机智,以及沙僧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闯过了九九八十一关,最终取经成功,修身成佛。
一部典型的英勇励志故事片,在那个呼唤开拓创新的年代,无疑成为人们英雄情结的某种呼应。
由金庸名著
《射雕英雄传》
改编,香港TVB出品的同名电视剧,1985年引进内地播出,造成很大轰动效应。
广阔宏大的历史背景,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美丽而纠缠的爱情故事,扣人心弦的武打场面,让这部电视剧成为公认的经典武侠剧,也让很多人的武侠情结深深根植于内心,整整影响了七八十年代两代人。
黄日华扮演的郭靖,翁美玲扮演的黄蓉、苗侨伟扮演的杨康等荧屏形象生动入心,呼之欲出。
演员的精湛演技,配上黄霑等音乐才子的乐曲,让金庸先生的这部不朽著作走入千家万户。
《少林寺》
是八十年代一部影响很大的动作电影故事片,讲述的是隋唐时少林弟子为父报仇的英雄故事。
男主角觉远由李连杰主演,女主角白无暇由丁岚主演,在刀光剑影的武打中,难得地加入了男女主角的默默爱情故事,使得这部影片刀光剑影中充满了柔情的一面。
里面凶神恶煞般的反面人物秃鹰由计春华扮演,也是演得极其生动逼真,可惜计春华老师英年过世,令人扼腕叹息。
记得幼年看这部电影时,对秃鹰的坏恨得咬牙切齿;最后觉远正式出家仪式时方丈询问他可否戒色,觉远回望白无暇时那种纯真无助,观众看了替他揪心惋惜的感觉印象深刻。
如果没有记错,这部影片应该是大陆继另一部动作片《神秘的大佛》之后数一数二的武术动作影片。
嵩山少林寺也因此片从此声名显赫,真正走入普通人的心里。
片中那首由著名歌手郑绪岚演唱的歌曲《牧羊曲》,旋律优美,正是由红楼梦音乐的操刀人大家王立平先生作词作曲。
这首歌曲优美动人,传唱至今,经久不衰,可以看出王立平先生的艺术功底冠绝时代。
《霍元甲》
是由香港出品引入大陆的著名电视剧,讲述的是清末武人霍元甲武功超群,不畏外敌强暴,在武术上痛击敌人,为国争光的英勇故事。
这部影片和另一部《陈真》可谓姊妹篇,都是这类反映国人不畏外来强敌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大大激发了人们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
影片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气势磅礴,振奋人心。
《鲁冰花》
是台湾拍摄的一部儿童题材电影,改编自同名小说,讲述一位有对绘画具有禀赋的乡村少年,不被理解,染病夭折的凄美故事。
电影《鲁冰花》感人至深,影片中残缺的家庭、破碎的梦想,反映了当时台湾农村的清贫状态,充满悲剧的故事情节打动了整整一代人的心。
同名主题曲《鲁冰花》由甄妮演唱,成为歌颂母爱的经典名曲。
《妈妈再爱我一次》
是台湾出品的一部伦理悲剧片,取材于台湾民间故事,讲述的是精神病医生林志强寻找失踪多年的母亲的故事。
《妈妈再爱我一次》在大陆一经播放获得广泛共鸣,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为一部赚取无数人眼泪的影片。
在那个精神作品相对贫乏的年代里,故事中感人的母子情节让善良的人们难以抑制同情的泪水,在泪水中宣泄着人类天然的母子情深。
拍摄于70年代的日本经典电视剧
《血疑》
,八十年代引进中国大陆,这部电视曾经曾经成为几代人的集体回忆,红透整个亚洲,在中国更是万人空巷,成为大陆播放的最著名的电视剧。
故事讲述日本学生少女大岛幸子,因科研事故导致患了白血病,经常需要输血治疗,接受医学院学生相良光夫通过多次输血,两人逐渐产生了爱情。
整个故事情节充满了日本社会的风俗民情以及朴素的人间亲情。
一袭学生装,清爽的短发,浅浅的笑容,可爱的小虎牙,纯情善良的大岛幸子,让演员山口百惠走进千万人的心中,成为那个时代很多年轻人心中清纯圣洁的女神。
由山口演唱的《谢谢你》,哀婉动人,也为这部电视剧增色不少。
山口百惠在红透东南亚时选择引退,嫁给了经常一起同台演出的三浦友和,远离演艺界,从此相夫教子,这份淡然令人感叹惋惜和怀念。
八十年代,另一部家喻户晓的日本电视剧
《排球女将》
,故事讲述的是日本女排备战莫斯科奥运会,刻苦训练奋勇拼搏令人热血沸腾的青春励志故事。
剧中女主角小鹿纯子以坚强聪慧清纯的形象深入人心,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荒木由美子扮演的小鹿纯子和山口百惠饰演的大岛幸子,成为八十年代人们对于日本女孩清纯善良坚强聪慧印象的典型代表。
八十年代引入大陆的,还有一部紧紧抓住观众心灵的美国电视剧
《加里森敢死队》
,讲述的是二战中一伙从监狱里放出来的囚犯在敌占区机智英勇与敌人周旋,屡立奇功的惊险英雄故事。
里面的几位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令人印象深刻。
中尉盖尔森,英俊帅气,潇洒英武;戏子帅气大方,风流倜傥;髙尼夫鬼怪精灵;卡西诺专横勇敢;酋长沉默寡言刚正不阿。
他们虽然各不同,但都积极乐观,沉着冷静,在危险的敌人中间机智周旋,让观众们羡慕且佩服。
这是国内为数不多从美国引进的电视剧,每集独立成篇,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惊心动魄,惊险刺激,引人入胜。
在那个电视电影不多的年代里,这部电视剧魅力指数应该超高。
那时候我们还是学生,差不多每次都是趴在学校商店的窗口看完的,津津有味,回味无穷,对故事里人物形象爱不释手,完全感受不到二战中战争的残酷,反而却是有趣惊险。
大学毕业后,余兴未了,自己还从网站上下载了全套。
每集开头的那种配乐紧张刺激,扣人心弦,每当音乐响起,观众便收紧心情投入故事中那跌宕起伏的紧张情节之中,开始享受故事盛宴。
帅气的盖尔森中尉,英气逼人炯炯有神的双眼,那句“我是盖尔森中尉”的口头禅,令人难忘。
八十年代从外部引进的经典影视剧还有《铁臂阿童木》、《聪明的一休》、《米老鼠和唐老鸭》、《大西洋底来的人》、《阿信》、《虎口脱险》、《佐罗》、《追捕》、《姿三四郎》、《大篷车》、《八仙过海》、《罗马尼亚的复仇》、《巴黎圣母院》,等等,广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