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尧望后势
研究创造价值——为您带来及时、新颖、专业的策略研究视角,欢迎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杭州日报  ·  热搜爆了!撒贝宁,今晨火速回应! ·  3 天前  
电影工厂  ·  烂到发笑,我都替演员尴尬 ·  4 天前  
Sir电影  ·  好好好,春节档提前炸了 ·  1 周前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  肖战、赵丽颖、黄渤、周迅……集体喊话 ·  5 天前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  肖战、赵丽颖、黄渤、周迅……集体喊话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尧望后势

【兴证策略张启尧团队】科创再起,聚焦七大方向

尧望后势  · 公众号  ·  · 2021-10-31 15:42

正文


核心观点



顾:2021年4月以来,我们看多市场,布局“百周年”行情,板块配置上强调科创长牛,科创板行情。此后近半年,创业板指、科创板等新兴成长方向持续领涨。7月中旬开始,我们前瞻提示“夏日避暑”、“科创进入颠簸布局期”,之后市场如期震荡、分化、扩散。10月我们判断主线将回归成长,科技科创将吹响反攻号角。

展望:“随着“滞胀”阴云渐退,市场进入交易“衰退”阶段,科技科创已吹响反攻号角。后续,主线将再次回归科技板块,结合三季报以及明年的景气展望,重点看好七大科创方向。

随着“滞胀”阴云渐退,市场进入交易“衰退”阶段,科技科创已吹响反攻号角。9月中旬开始,伴随原油、煤炭等大宗商品掀起又一轮涨价,市场对于通胀乃至滞胀的担忧快速加深。部分投资者甚至担心会出现类似2011年的全面通胀下的流动性收紧。但我们反复强调“类滞胀”很难持续,随着市场对“滞胀”的预期偏差逐渐修正,投资时钟转向“衰退”,科创将吹响反攻号角。当前,随着三季度GDP增速破5、10月PMI指数在枯荣线下继续回落,验证和强化经济下行、需求回落预期。叠加政府连续出手、多管并举落实稳价保供,大宗品价格快速回落,上游涨价压力缓解,“类滞胀”恐慌逐步退去。本周煤炭、地产、建材、石油石化等周期行业大幅下跌,市场开始进入交易“衰退”的阶段。与此同时,新能源、军工等板块再度领涨,科技科创已吹响反攻号角。

后续,主线将再次回归科技板块。1)7、8月以来,科技板块之所以经历调整,一方面是由于交易过度拥挤导致的交易性修整。另一方面,9月以来,资源品涨价带动下周期行情,也带动资金溢出,尤其是“类滞胀”也加深了科技成长的恐慌。但当前,随着板块的调整、大宗品价格回落、“类滞胀”担忧渐退,压制科技板块的因素已逐步解除。2)随着投资时钟转向“衰退”,“宽货币、稳信用”环境下,主攻方向将进一步回归高景气、高增长的科创、科技。衰退周期下,货币端仍将维持宽松。但除非经济出现系统性风险,地产、基建大概率不会系统性信用扩张。在“宽货币、稳信用”环境下,历史复盘表明最好的风格是成长,其次是消费。因此,高景气、高增速的板块将再次成为市场主线,而科创、科技正是其中代表。3)中长期,中美大国博弈背景下,以科创板、军工、新能源、半导体为代表的“科创”方向最能顺应当前迫切提升科技竞争力、摆脱“卡脖子”困境的时代大背景,将是最鲜明的时代主线。科创也将类似13-15年的创业板,走出独立的结构牛。

结合三季报以及明年的景气展望,重点看好七大科创方向。1)军工:三季报业绩亮眼,毛利率加速上升,资本开支充分增长,盈利持续性较好。2)光伏:渗透率将持续提升,预计全年国内新增装机将超55GW。在需求高景气的背景下,光伏产业链价格仍将维持高位。3)风电:国常会提出“要加快推进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大基地项目有望稳步推进。4)新能源汽车:受益产业政策支持、内外需求共振,新能源车销量持续高增。5)半导体:2022年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增速有望维持10%以上,国产替代有望继续驱动国内半导体企业高景气。6)5G新基建:经济下行压力下,新基建即是稳增长的重要方向,也是补短板的关键领域。7)创新药产业链、CXO:医药板块随着前期的调整,整体性价比已经凸显。中长期,中国创新药市场增速将显著大于仿制药,预计将带来医药研发支出的大幅增长,创新药、CXO板块景气度将得到长期支撑。

投资策略:短期,聚焦三季报超预期的行业(电新、交运、医药等)。长期,关注科技创新的五大方向。1)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特高压等),2)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3)高端制造(智能数控机床、机器人、先进轨交装备等),4)生物医药(创新药、CXO、医疗器械和诊断设备等),5)军工(导弹设备、军工电子元器件、空间站、航天飞机等)。

风险提示:关注全球资本回流美国超预期,中美博弈超预期等。

报告正文


 
主线回归成长,科技科创再起
顾:2021年4月以来,我们看多市场,布局“百周年”行情,板块配置上强调科创长牛,科创板行情。此后近半年,创业板指、科创板等新兴成长方向持续领涨。7月中旬开始,我们前瞻提示“夏日避暑”、“科创进入颠簸布局期”,之后市场如期震荡、分化、扩散。10月我们判断主线将回归成长,科技科创将吹响反攻号角。
展望:“随着“滞胀”阴云渐退,市场进入交易“衰退”阶段,科技科创已吹响反攻号角。后续,主线将再次回归科技板块,结合三季报以及明年的景气展望,重点看好七大科创方向。
随着“滞胀”阴云渐退,市场进入交易“衰退”阶段,科技科创已吹响反攻号角。9月中旬开始,伴随原油、煤炭等大宗商品掀起又一轮涨价,市场对于通胀乃至滞胀的担忧快速加深。部分投资者甚至担心会出现类似2011年的全面通胀下的流动性收紧。但我们反复强调“类滞胀”很难持续,随着市场对“滞胀”的预期偏差逐渐修正,投资时钟转向“衰退”,科创将吹响反攻号角。当前,随着三季度GDP增速破5、10月PMI指数在枯荣线下继续回落,验证和强化经济下行、需求回落预期。叠加政府连续出手、多管并举落实稳价保供,大宗品价格快速回落,上游涨价压力缓解,“类滞胀”恐慌逐步退去。本周煤炭、地产、建材、石油石化等周期行业大幅下跌,市场开始进入交易“衰退”的阶段。与此同时,新能源、军工等板块再度领涨,科技科创已吹响反攻号角。
后续,主线将再次回归科技板块。1)7、8月以来,科技板块之所以经历调整,一方面是由于交易过度拥挤导致的交易性修整。另一方面,9月以来,资源品涨价带动下周期行情,也带动资金溢出,尤其是“类滞胀”也加深了科技成长的恐慌。但当前,随着板块的调整、大宗品价格回落、“类滞胀”担忧渐退,压制科技板块的因素已逐步解除。2)随着投资时钟转向“衰退”,“宽货币、稳信用”环境下,主攻方向将进一步回归高景气、高增长的科创、科技。衰退周期下,货币端仍将维持宽松。但除非经济出现系统性风险,地产、基建大概率不会系统性信用扩张。在“宽货币、稳信用”环境下,历史复盘表明最好的风格是成长,其次是消费。因此,高景气、高增速的板块将再次成为市场主线,而科创、科技正是其中代表。3)中长期,中美大国博弈背景下,以科创板、军工、新能源、半导体为代表的“科创”方向最能顺应当前迫切提升科技竞争力、摆脱“卡脖子”困境的时代大背景,将是最鲜明的时代主线。科创也将类似13-15年的创业板,走出独立的结构牛。
结合三季报以及明年的景气展望,重点看好七大科创方向。1)军工:三季报业绩亮眼,毛利率加速上升,资本开支充分增长,盈利持续性较好。2)光伏:渗透率将持续提升,预计全年国内新增装机将超55GW。在需求高景气的背景下,光伏产业链价格仍将维持高位。3)风电:国常会提出“要加快推进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大基地项目有望稳步推进。4)新能源汽车:受益产业政策支持、内外需求共振,新能源车销量持续高增。5)半导体:2022年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增速有望维持10%以上,国产替代有望继续驱动国内半导体企业高景气。6)5G新基建:经济下行压力下,新基建即是稳增长的重要方向,也是补短板的关键领域。7)创新药产业链、CXO:医药板块随着前期的调整,整体性价比已经凸显。中长期,中国创新药市场增速将显著大于仿制药,预计将带来医药研发支出的大幅增长,创新药、CXO板块景气度将得到长期支撑。
投资策略:短期,聚焦三季报超预期的行业(电新、交运、医药等)。长期,关注科技创新的五大方向。1)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特高压等),2)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3)高端制造(智能数控机床、机器人、先进轨交装备等),4)生物医药(创新药、CXO、医疗器械和诊断设备等),5)军工(导弹设备、军工电子元器件、空间站、航天飞机等)。


本周A股市场回顾


A股资金面跟踪


A股盈利与估值


海外市场跟踪

风险提示


关注全球资本回流美国超预期,中美博弈超预期等。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科创再起,聚焦七大方向——A股策略月报》
对外发布时间:2021年10月31日
报告发布机构: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
张启尧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21080005

推荐阅读



全AROE超预期回落,哪些行业仍有亮点?

风格重回成长主线——风格与估值系列189

基金三季报的五大看点


三季度哪些基金申购最多?——市场情绪跟踪周报

外资大幅流入的背后




使用本研究报告的风险提示及法律声明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或要约。该等信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客户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家的意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本公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并不对使用本报告所包含的材料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相关的其他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升可跌,过往表现不应作为日后的表现依据: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除非另行说明,本报告中所引用的关于业绩的数据代表过往表现。过往的业绩表现亦不应作为日后回报的预示。我们不承诺也不保证,任何所预示的回报会得以实现。分析中所做的回报预测可能是基于相应的假设。任何假设的变化可能会显著地影响所预测的回报。
本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本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的转载,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转载责任。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信赖依据。
投资评级说明
报告中投资建议所涉及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另有说明的除外).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12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A股市场以上证综指或深圳成指为基准。
行业评级:推荐-相对表现优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中性-相对表现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持平;回避-相对表现弱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股票评级:买入-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大于15%,审慎增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15%之间,中性-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幅在-5%~5%之间,减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小于-5%无评级-由于我们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我们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免责声明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平台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专家、嘉宾或其他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讲、交流或会议纪要等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机构之观点),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平台内容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使用,若您井非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转载本平台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在任何情况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团队、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平台肯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不是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为准。
本平台所载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或发布本平台内容当曰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本平台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