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有关优信“车源数据造假”的消息被报出,随后引发关注。《南方都市报》在2月20日的相关报道中提及,优信将已售车辆信息包装成车源信息,制造出海量车源的假象,从而营造出“海量车源”及规模化平台的假象,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资本投资方被这些体现自身优势的关键指标吸引。
记者了解到,优信认为是竞争对手在“抹黑”,因此宣布提起诉讼,请求包括但不限于,瓜子二手车方面停止捏造或散播虚假事实,或指使他人捏造或散播虚假事实损害原告商业信誉或商品声誉,在全国性刊物或其官方网站刊登声明消除影响,并赔偿经济损失3000万元。
实际上,优信与瓜子的业务模式并不完全相同。按照相应的定位,优信主要经营B2C(商家对个人)业务,而瓜子的业务是规避中间商的C2C(个人对个人)模式。然而,在优信的业务中,为二手车经销商引流车源的C2B(个人对商家)业务,也成为重点之一。在此情况下,优信与瓜子之间,对车源的争夺趋于激烈。
“车源一直是二手车电商乃至所有二手车商家争夺的焦点。”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告诉记者,在去年的二手车市场上,车龄在3年以内的车型流转率最高,而这部分车源的占比仅有23%。
2016年,国内二手车市场交易量为1039万辆,按照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预测,今年二手车交易量将实现20%的增幅。若实现这一增幅,将是自2011年以来二手车市场出现的最大增幅。在汽车流通协会看来,车源大量释放将是带动今年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对车源释放的预期,提高了二手车电商平台争夺车源的积极性。
“车源数量对品牌竞争力要求很高。”一位二手车电商平台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二手车电商平台对品牌的关注,将关系到投资和车源这两个重要资源的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