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才是给子女最好的礼物。
——智囊导读
来源|益美传媒(ID:YeeMedia)
01
妈妈们总是这样告诉女儿:看一个男孩爱不爱你,一定不要光看他嘴上说了什么,要看他为你做了什么。
可是年轻的小女孩,哪个不爱听甜蜜的情话?妈妈的至理名言,一定要看了这位爸爸的故事,你才会懂~
这位爸爸生活在杭州,有一个一听就特踏实的名字——郑安全。郑爸爸今年61岁了,头发花白,一派儒雅的样子,可你看得出他骨子里是个宠妻狂魔吗?
不爱说话的郑爸爸,最大的爱好就是鼓捣木匠活儿。他为妻子做了一辈子礼物,每一件都是人间孤品、千金不换。
年轻的时候,郑妈妈有一头长发,经常盘着,不经意间就会掉下一绺。
有一回,郑爸爸参加一个做筷子的体验活动,别人都忙活着做筷子,他却悄悄做了两支木头发簪。吃晚饭的时候拿出来,送给郑妈妈,一桌子朋友都开始尖叫:“啊,你老公太好了!”狗粮撒了一桌~
郑妈妈体质弱,退休后喜欢去公园舞舞剑。但是看了别人的剑,都不是很喜欢,顺嘴说了一句。郑爸爸一声没吭,但是没过几天,突然“变”出一把木剑,又轻巧,又古朴,剑柄上还有一个童趣的狗头,那是郑妈妈的生肖。
郑妈妈带着这把剑去公园,街坊们都围上来问:“你这把剑有趣,哪里买的?”郑妈妈说:“这我老公给我做的。”不动声色间,又秀了把恩爱~
结婚32年,如今,郑妈妈用的大部分东西,都是郑爸爸为她做的。
郑妈妈每天淘米做饭,两个人吃的量,舀的米有时多了,有时少了。郑爸爸就问:“那两个人一顿大概吃多少米嘛?”郑妈妈说:“三两吧。”郑爸爸就做了一个毛竹罐,舀一罐米正好是三两,两人吃刚刚好。
这样“私人订制”的实用小家当,家里比比皆是,但是最要命的,还是郑爸爸做的有情趣的小礼物,比如这个七夕情人结项链。
挑选一小条木料
用刻刀刻成波浪形
六根小木条交错穿于一体
引珠线
亲自给郑妈妈戴上
有没有觉得,这样比穿金戴银雅致一万倍!要有一颗多么温柔的心,才肯花时间花心思为心爱的人,做一个这样的礼物啊。在我看来,这种古典的浪漫,真是再过一千年也不会过时!
02
郑爸爸和郑妈妈的爱情故事,是一个“从前慢”的古典爱情故事。
16岁的时候,还是少女的郑妈妈,家里要做一套家具,便请了木匠师傅来。郑爸爸就是来帮忙的一个小木匠,郑妈妈第一眼看到他,就被他吸引了,做工的这一个月里,他们成了彼此欣赏的朋友。
认识一年后,郑爸爸送了郑妈妈第一件礼物,一把木剑。
郑妈妈打小体质就弱,一直跟着一个师傅学抚剑,郑爸爸知道这件事情后,也是什么都没说。那时他也不知道剑是什么样子,却自己琢磨着做了一把,剑有一点重,郑妈妈心里却很欢喜,一直珍藏到现在。
后来,郑爸爸作为知青下乡,又回城读书、工作,一直和郑妈妈保持着鸿雁往来,这些泛黄的书信,郑妈妈也一直珍藏至今。
29岁时,郑爸爸稳定下来,终于和郑妈妈结婚了,结婚的家具都是他亲手打的。再后来,他们搬家,这些老木头家具都搬不走了,郑妈妈舍不得,郑爸爸便依样做了一套微缩家具,一直摆在新家里。
结婚后,郑爸爸和郑妈妈几乎从未分开过,有郑爸爸在身边,郑妈妈什么都觉得无比放心。刚结婚的时候,新家装修,一位电工来给客厅装电灯,装了很久都没法亮。郑爸爸爬上梯子,鼓捣了一会儿,灯一下子就亮了郑妈妈后来说:“那时我就知道,他爸爸是靠得住的。”
后来,家里有什么东西坏了,只要郑爸爸出手,基本都能修好。郑妈妈又说:“他爸都修不好的东西,一定是没救了。”一副小迷妹的模样~
如今,很多人家里什么东西坏了,都嫌修麻烦,基本都扔掉了换新的。但是郑爸爸家里,布满了修修补补的痕迹,他们生活并不算拮据,可是一直保留着俭朴的习惯。也正因为这样,家里充满了故事,充满了烟火气。
03
世界上最好的家庭,就是爸爸爱妈妈,一个好丈夫,大多都是好父亲。
郑爸爸和郑妈妈有一个女儿,名叫郑若行。
和妈妈一样,郑若行也收到过许多爸爸的礼物。
小时玩的木马
带锁的首饰盒
冬天暖手的手炉
郑若行把爸爸做的一些东西发到朋友圈里后,引起了朋友们的一片惊呼:“天哪,叔叔手太巧了!”、“你好幸福,有个这么厉害的老爸!”
有一回,她发了几张爸爸的照片,小伙伴们彻底炸锅了:“叔叔好帅,超像宫崎骏有木有!”
郑若行这才意识到:原来爸爸不仅是自己的男神,在别人眼中也这么有魅力!从事影视行业的她,决定为爸爸拍一部纪录片,作为送给爸爸的礼物,也让爸爸的手艺能够传承下去。
这部纪录片就是《爸爸的木匠小屋》,每一集只有短短3分钟,却在豆瓣打出了9.0的高分!
每一集对应一个节气,24个节气,对应24种作品。
春分的风筝
芒种的榫卯鸟窝
霜降的湖蟹蒸架
中国传统的榫卯工艺,融入这些充满童趣、构思精巧的作品中,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好多人说:好想拜郑爸爸为师!
前不久,何炅主持的一档综艺节目《儿行千里》,就邀请了郑爸爸一家人来,这令人羡慕的一家人,让我们看了最幸福家庭的模样。
04
每个父母的价值观,都在潜移默化着子女,这是父母送给子女最珍贵的礼物。
少年的时候,郑爸爸就很喜欢发明、喜欢思考。
17岁作为知青下乡,别人都带小说,只有他带了一套数理化丛书。郑若行高中毕业后,还会看到爸爸看她的物理、化学课本,一看看很久。
其实,郑爸爸的本职工作是水环境治理,只有年轻时做了几年木匠活儿,但他一直沉迷于这项工艺。因为他说:木工,是所有工匠的基础;结构,则是所有木工的根本。
所以有时候郑若行和爸爸一起出去,坐电梯、坐火车、坐过山车时,如果爸爸突然一言不发,若有所思的样子,她就知道:爸爸一定又在琢磨这些东西的,关节、结构和运作原理了。
80年代末,一位做骨科医生的亲戚给郑爸爸打电话,跟他聊到一个有关“股骨头固定”的医学专业难题,郑爸爸听完后整宿没睡。第二天一早,就把设计好的“万向”的固定结构图纸,呈到这位医生亲戚面前,后来,这项技术真的投入使用了,还申请了专利!
90年代时,郑爸爸看到有人在车里抽烟,就用离子沉淀技术,设计了一台“车载空气净化器”。当时还有人笑他:开窗透气就行了嘛,要这个干嘛?谁能想到,若干年后,“雾霾”会大行其道,“空气净化器”也变得如此普及了呢?
尽管可能错过了“一个亿”的专利,郑爸爸却似乎从没想过,用自己的发明来赚钱,他对“挣大钱”也不热衷。所做的事情,只是为了表达对家人的爱意,并且沉浸其中,自得其乐。
所以从小,郑爸爸就很支持女儿的每一种兴趣,即使半途而废也没有关系。在郑若行的记忆里,童年总是很快乐,因为——“爸爸会陪我埋葬宠物螃蟹,一起炸柚子皮吃,用罐子培育蠕虫,在停电的暴雨夜里用蜡烛给我做小动物。”
也直到上了大学之后,郑若行才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父亲都会和孩子聊宇宙、外星人、梦境、“声音是不是有重量”这样的话题的。
郑若行一直记得,90年代的时候,爸爸在电视上看到外国人正在研究,一种叫“永动机”的东西,非常痴迷。一连做了好几台,虽然最后每台都会停下来,但一台比一台动得时间久。
现在,她知道了,永动机是不可能被发明出来的。但她还是会像爸爸一样,义无反顾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为之自豪。
就好像她为爸爸拍的纪录片,可能喜欢木工的人特别少,可能不会有太多观众,可能没有热点没有明星流量,可能会迅速湮没在视频的汪洋中,但是那种“单纯地去做一件事情的快乐”是任何事情都无法比拟的。郑若行说:“这是爸爸遗传给我最好的财富。”
我们常听到很多父母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子女幸福。可是在子女的幸福里,怎能少了父母的幸福?要知道——父母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才是给子女最好的礼物。
*本文素材来自一条,以及纪录片、微博、微信公众号:@爸爸的木匠小屋。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爸爸的木匠小屋”
智囊君个人号
为了防止和大家失联,
暂开放智囊君个人号,
名额有限,抓紧添加。
长按二维码负距离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