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佛教建筑
佛教建筑相关的资料收集、学术研究、设计与施工、经典案例,以及与佛教建筑有关的艺术与创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反思张家界“两个菜要844元”风波 ... ·  昨天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瘫痪老人被抬至银行办业务 ... ·  2 天前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  安徽新增2个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  2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胖东来就产品掉色等情况致歉、学生家属举报学校 ... ·  3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治未病”“救急病”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佛教建筑

【须知】入寺礼仪——参访寺庙注意事项

佛教建筑  · 公众号  ·  · 2018-07-19 08:00

正文

南无阿弥陀佛!

愿一切有情离苦得乐究竟解脱得自在



“我们进寺庙有没有什么规矩?

比如我们的穿戴有没有规定?

要带些什么?

有什么要注意的?”

……

很多人对于佛教、寺院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疑问和误解,但是它慈悲、智慧和宁静的强大能量场又同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瞻仰礼拜, 那怎样才是进寺庙的正确打开方式呢?

南少林寺每周末都会举办“周末义工”培训会,其中就有一堂重要开示:《佛学基础》,由寺院延照法师授课,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前来义工学员扫盲,以下恭录法师部分开示。



入寺庙穿着



这些佛教里面叫做 “威仪” ,从几个方面说一下。

首先是穿着,佛教当中,出家人有固定的服饰,算是汉服的一种,上殿时穿的才是出家人正式的衣服,居士穿什么没有特别的规定。

在印度,居士称为“白衣”,一般穿纯色、正色的衣服,这种颜色是贵族才能穿的,出家人不能穿。 现在对居士进寺庙的穿着并没有特别的规定,以端庄为准 ,像汉服和禅服等比较宽松的传统服饰都很好, 避免过短、过少,不是很庄严。

不管是在庙里还是在世间,在适当的场合有适当的衣服,就像去参加正式的聚会、活动时,你要穿礼服、正装,化妆不要很浓艳。

学佛是为了改变内心的状态,让内心变得更加有智慧 ,对外在的要求就没有那么高,但并不是说就不要化妆,不要说以前还是比较爱干净、比较精致的,学了佛以后反倒变得邋遢、不修边幅了,那样就不好, 而且合适的装扮、穿着对佛也算是一种供养。



入寺庙 行为



行为上面,走路尽量轻松、稳健, 不要跑跑跳跳。不管我们在家,还是在哪里,在长辈面前,我们跑跑跳跳都是不合礼仪的,佛陀的智慧、功德是超越了世间长辈的,所以更 要庄重,走路一定要稳重

出家人穿的海清旁边有两根带子,佛教里面叫做“稳带”,走路时要以它为标准,走路的时候它是不能动的,告诉我们走路的时候一定要稳,不要浮躁。

进殿堂或者门时,靠左(右)面进门,迈左(右)脚进门,出来的时候也是一样,靠着门柱的一面先迈脚。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主要是为了方便别人,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别人,不绊倒别人。

刚开始走的时候可能不太习惯,经常迈错腿, 我们学佛就是为了对治自己的烦恼习气,当发现自己的不足时,就要更加努力练习修改,练习几天后就自然了。

其实佛法并没有那么 简单,它一定要用于对治自身几十年甚至是几辈子的烦恼、习气,修行要付出很多努力。



佛门“打招呼”


法师示范“合十礼”

佛教徒不兴世间的握手、打招呼,但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众生欢喜,诸佛欢喜,有时候法师会随顺世间众生,但是 一般进寺庙要行合十礼和问询礼。

合十礼 在印度是比较高规格的礼节,相当于国礼。合十姿势一般我们用空心,小拇指这里合拢,不能漏,但是从大拇指这里看是空心的,表示虚心,叫“莲苞合十”。

端身正立时,头不动,垂眼能看无名指,合掌的高度刚好在胸间,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叫“合掌当胸”。


法师示范“叠掌问讯”姿势

问讯姿势: 左手在下,右手在上,端平,叫“叠掌当胸如捧水,立身顶上似安油”,就好像手里捧着一碗水,头顶顶着一碗油。

问讯时拇指是碰着的,手不分开,以大拇指为中心,翻上来合掌刚好到胸口,放下来时大概90°翻转下来。起来在眉间轻举(毗卢遮那佛的手印,一般用来摄持正念的),再放回胸前。



礼佛



(点击 视频,学习正确礼佛姿势)


小技巧:

1. 两脚脚背着地,可以避免屁股翘得高;

2. 同时,两手反掌朝上(寓意着向佛陀祈求:福报和智慧);

3.上殿穿海清时,用手提一下,留出足够的空间起身,以免绊倒。

这些是常用的礼佛、威仪上边的。



斋堂礼仪



用斋一般是三个碗,前面两个,后面一个,左上角的是饭,右上角的是汤,后面的是菜碗。吃饭时,左手先按住筷子尖,避免发出声音,拿起筷子。

拿起筷子后先将筷子抄入碗底,左手去端,菜碗放自己的右边,汤碗放左边(避免袖子掉到汤里)。


用斋姿势:


吃饭时候一定要端起来吃,这是我们老祖宗的要求,不是佛教的要求。

姿势:“龙含珠,凤点头”。左手是“龙含珠”,就像龙的嘴巴衔住龙珠,四指托在下面,拇指扣在上面。筷子是“凤点头”,就像凤凰的头,上面的食指翘起,三个手指环环相扣,这样筷子特别能活动,吃饭时很灵活。


吃饭不说话:

用斋过程中,斋堂里一定不能有任何声音,能说话的只有僧值和方丈,其他人不能发出任何声音。儒家也讲:食不言,寝不语。吃饭说话容易呛着,睡前说话伤气。


斋堂“两张半嘴”小故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