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虎嗅APP
有视角的商业资讯交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中国电动汽车占全球总销量近70%#】#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虎嗅APP

为何说玩直播的没有玩短视频的有前途?

虎嗅APP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5-02 08:49

正文


文/王新喜

短视频正在成为资本的香饽饽。

有媒体报道称,2016年短视频内容创业已经发生了超过30笔融资,相关创业项目的融资规模达到了53.7亿元,投资机构中不乏红杉资本、经纬中国这样的知名创投基金,也有腾讯3.5亿美元投资快手的案例。

除此之外,今日头条,微博、微信、QQ空间、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等平台也都纷纷在短视频领域发力。微博在用秒拍全面替代视频播放服务,优酷爱奇艺基于短视频已经在进行诸多方面的扶持,今日头条则依赖短视频进一步提升了用户时长。
 
在国外,2013年Instagram被Facebook收购后,短视频流量剧增,如今,Instagram用户的视频浏览时长保持着每半年增长40%的速度。因此,短视频被资本市场青睐就不足为奇。
 
但短视频的崛起会使直播备受打击。
 
一方面,直播与短视频的用户某种程度上说是重合的,即都是用来打发时间的,而且都是倾向于看视频这一类的内容消费。
 
另一方面,从当前的传输技术与网络环境来看,流量越来越便宜,网络越来越快,让上传、下载视频都很便捷。

因此,直播与短视频的内容消费都站在风口上。但短视频这个风口正在上行,直播的风口正在回落。
 
直播用户逐步接近饱和,玩法突破依旧困难想象空间收缩
 
从直播的用户数与突破性来看,当前直播用户已经接近4亿,逐步接近饱和;直播平台也已经超过200家,直播格局基本固化,新独角兽产生的可能性很低。
 
另外,整个行业的主流都在主打颜值直播,用户陷入审美疲劳,而垂直化领域的直播突围依旧相对困难,想要有表现形式方面的突破已经越来越难,隔三差五的色情低俗直播被曝光被查处正在影响直播行业的形象与品牌。可以说,直播的想象空间被收缩了

 
短视频则处于上行的风口上。根据不久前极光大数据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月,垂直短视频APP的渗透率是19.3%,用户规模超过1.3亿,平均每五个移动网民中就有接近一个是短视频用户。相对直播的用户规模,短视频还处于迅速增长的人口红利期,增长曲线还远未到顶。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新闻、段子以短视频的形式存在,短视频领域出现了诸多颇具想象空间的内容大V,比如一条、二更、王尼玛、陈翔六点半等,与此同时,一些传统的权威媒体也在纷纷生产和制作短视频,寻找新的内容表现形式。
 
短视频更容易产生二次传播

从创业门槛来看,由于各大直播平台都在主打颜值直播,引发了一种用户参与的刻板印象:即我美我直播。这导致在颜值上没有优势的用户群体对参与直播的意愿很低,因此直播很难成为人人都愿意的参与的游戏。
 
而短视频则无需露脸,随手拍,比如快手的崛起意味着无论颜值如何,人人都可以是主角。因此在用户看来,短视频的参与感和认同感更强。
 
 
从传播性来看,短视频的时间比较短,内容精简也意味着干货多、留存和传播性强。
 
直播即时性、互动性虽然比短视频更强,但它的致命弱点在于缺乏传播性,各种颜值直播虽然符合用户打发时间的需求,但是用户很难有动力去转发传播一个无聊唠嗑的直播视频。

所以剪辑好的趣味性短视频比直播更容易引发人们的二次传播,更容易形成爆款,更容易产生商业上的价值与长尾效应。

都是打发时间,但直播在使用场景上就被局限了
 
直播其实对于线下场景有一定的要求并且又有时间、流量上的考量,比如某位关注的主播往往会在特定时间段直播,错过这个时间段,用户或粉丝基本就很难再去看回放。可以说,直播成也互动,但败也互动。
 
另外流量是一个大问题,长时间看直播需要消耗一定的流量,因此它有场景的局限,不具备碎片化随时随地观看的特征,并且从国民心理性格上来看,一般不会在一个公众的封闭空间(比如地铁、公交车内)看整段网红直播。
  
短视频的商业操作空间更大
 
直播的变现模式三种,打赏、广告植入以及电商导购。大家都了解,不再展开。
 
短视频一般也有三种。其一,代入品牌商,进行广告变现。由于短视频普遍都会聚焦于某个话题或垂直化的内容领域,在电影、搞笑、美食、星座、汽车等各领域均已经在形成一些头部内容大V,这类短视频内容的品质更容易聚集粉丝,继而可以基于内容带入品牌商进行商业化变现。因为内容垂直细分,所以短视频更容易在视频开头与结尾口播部分顺势“贴片”广告植入,或者围绕短视频主题进行软广告植入。
 
其二,会员收费模式,这类一般是适用于在某一垂直内容领域建立了一定影响力积累了一定量的粉丝,基于粉丝分层进行会员收费,打造圈子文化。
 
还有一类是品牌商直接入驻短视频平台进行品牌内容输出。Snapchat很早前就开始引入品牌商开设专属频道,为品牌广告打造滤镜,吸引了众多品牌的入驻。比如早在2015年Burberry就首家入驻Snapchat,用户在Snapchat上可以观看Burberry的秀场直播或其他相关的产品信息。根据第三方监测平台Snaplytics对在Snapchat上独立运营的500个品牌的监测数据显示,接近54.8%的品牌关注用户会看品牌发布的Stories,而其中87.5%的的用户会看完一个品牌整个的Story。

可以知道的是,短视频因为内容更为聚焦,商业化变现模式操作方式也更灵活一些,用户接受度也更高。这说明以内容运营为核心卖点圈粉进行商业化变现比以锥子脸颜值作为卖点去圈粉带来的黏性与竞争力门槛都会更高一些。
 
从这个意义上看,短视频带来的是真正的粉丝,直播带来的是无聊观众,前者的忠诚度更高,后者从各个直播间不断跳转来满足自身的窥私欲。

短视频与直播融合或能突破当前增长的天花板

说到底,从当前直播行业的疲态与短板来看,直播占用大量带宽,出来的内容却是大量的“工业废水”,商业模式难以成型,从投资回报率来看,变现周期长而且产出投入不对等。
 
从未来的趋势看,短视频与直播两种形式都会并存,但短视频的生命力会更长久,它是一个相对慢热的产品形态,并且基于垂直细分以及专业领域的内容挖掘达人的想象空间会更大,所以一定程度上,短视频比直播更像一个内容型产品,它会逐步蚕食直播的粉丝。

直播平台的下半场,可能需要思考如何融合短视频的形态与内容,突破当前的天花板与增长窘境。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我的微信公众号:热点微评(redianwe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