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摄影讲评
作者:张强
编辑:徐晓刚
很多影友喜欢纪实摄影。为了拍到纪实照片,花了不少钱、跑了不少路,耗费了不少精力和时间。许多影友长途跋涉,到四川大凉山、西藏等地,去拍所谓“纪实照片”。其结果是,拍到的照片很多是带有表演性质,或是片面反映老少边穷的生活环境,照片缺少深层次内涵。与其相反,也有部分影友和著名摄影家立足本地,关注当地百姓生活,拍出了很多过目难忘的照片。其实,对于普通影友而言,大可不必舍近求远,跑到一个完全不熟悉的地方去拍片。也就是说拍片千万别好高骛远,应当立足本地,比如从拍我们自己最熟悉的家人拍起,融入思想感情,拍出的照片就会很有生命力。
....拍家人的优势...
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拍陌生的人,在拍摄前需要做大量的工作。首先要和被摄者进行沟通,征求其意见,还要熟悉周围环境等等,对于业余影友来说,太浪费时间和精力。但是,如果我们去拍摄家人,就不存在上面这些环节。他们是我们最亲近、最熟悉的人,他们对我们没有防备心理,会很自然的让我们去拍。而我们对他们性格、生活习惯等最熟悉,这样拍出的照片更加自然,更贴近生活。
图片说明:妈妈和女儿都在玩手机,具有时代典型性。
拍家人更适合拍专题,长期跟进,拍上几十年,那将是一组非常有意义的纪实照片。比如著名摄影家焦波老师的作品《俺爹俺娘》,就是一个经典范例。
...怎么拍家人...
我们和家人长期在一起生活,就是柴米油盐的小事,很平淡、很琐碎,怎么防止拍成流水账式照片?这就要求我们从平常生活中进行提炼,选择一个主题线索,或是抓住一个生活侧面进行深入拍摄。
图片说明:妈妈带着两个女儿逛超市,姐姐在妈妈身后逗妹妹玩
另外,对拍摄对象也应有所选择,不能所有人都拍,没有侧重点,拍出来的照片就缺少层次,无主题而言。比如,拍孩子,就应当把孩子作为拍摄主体,其他家庭成员或朋友作为陪体,这样才能主体突出,特色鲜明。
图片说明:姐姐只顾着自己玩,不和妹妹玩,被妈妈批评了一顿,摆出鬼脸。
如果你是一名有孩子的摄影爱好者,我建议别忘了把镜头对准孩子,特别是现在“二胎”时代的来临,这是摄影创作最好时机。
图片说明:大宝的手贴在妈妈的肚子上,感受着小宝的活动。
图片说明:小宝躺在床上,困了,打哈欠。
由于观念原因或是其他方面因素,一些家长不太愿意拍摄,在镜头面前表现得不自然,这就不利于长期拍摄。而拍摄孩子,基本上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大部分孩子都喜欢照相,他们的表情也是最丰富的。
确定一个主题,坚持拍上几年、几十年。几十年后再欣赏这些照片,对孩子,对家人都非常有意义。如果拍得好,对于公众也有意义。
...拍家人注意要点...
首先,要学好尊重对方。虽然,家人是我们亲人,彼此之间很熟悉,但是也必须尊重对方,在对方同意的前提下进行拍摄,不能强求。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克服浮躁心态,要沉下心去拍摄。要做好几年、几十年的拍摄计划。纪实摄影的魅力往往就在于现在进行创作,若干年后再进行欣赏。
作者张强的微信二维码,欢迎关注:
......................................
徐晓刚总结
感谢张强老师供稿,您的作品善于从一般家长不注意的细微之处抓取,比如:“ 姐姐只顾着自己玩,不和妹妹玩,被妈妈批评了一顿,摆出鬼脸”,“妈妈和女儿都在玩手机,具有时代典型性。”我觉得这两幅在本文中最为精彩,确实非常用心。另外,也非常赞同您的观点,广大摄影人最该关注的是身边,最容易出成绩的题材也是身边。无论是拍家人,还是身边的其他,都容易深入。但我不是不说不该拍摄远方的题材,因为有的拍摄兼有旅游的目的,有的人就喜欢远方的某个题材,有的情况就是远方才有自己苦苦追求,认为值得拍摄的内容。
如想多看“摄影讲评”的文章,关注微信公众号“摄影讲评”吧,历史消息里面有300多篇文章了。
徐晓刚的著作《一招出牛片》上市。
当当网限时
(6.72折)
获得方法:
(当当网、
京东商城、亚马逊有货,进入后搜索“一招出牛片
徐晓刚
”,认准作者徐晓刚,即可,有一本讲后期的冒用我的书名,不是我的。或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直接进入
当当网
相关
页面)
“摄影讲评”运营者信息:徐晓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委员会摄影专业委员会高级考评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畅销书《一招出牛片》作者。曾在全国各地讲座200余场。电话18618380275
关注微信公众号“摄影讲评”,每天进步一点点。更多文章,关注本公众号之后,选择“查看历史消息”,可以看到。
如要投稿被点评,可发jpg大图到[email protected],写上您的疑问,留下电话姓名。如果适合后期,我将会把制作好的照片发回给您留念。所以一定要给我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