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认为睡前运动会让身体处于兴奋状态,导致睡不着。
但研究表明,睡前适量低强度活动能提升睡眠质量,比一直坐着更好。
来自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BMJ Open Sport & Performing Medicine 杂志上发表的全球首例研究中发现,与睡前长时间久坐相比,
睡前4小时进行规律的3分钟抗阻运动,
可以显著延长睡眠时间。
这是一项随机交叉试验,参与者是18至40岁之间的女性。
在每晚17:00 之后,参与者们每30分钟就会进行三项抗阻运动:
椅子深蹲、提踵、站立抬膝配合直腿臀部伸展。
每项运动持续20秒,进行三轮,每轮之间短暂休息。
整个运动时间持续4个小时。
结果表明,与长时间坐着相比,
间歇性的定期活动使
当晚总睡眠时长增加了27.7 分钟
,不会影响睡眠质量。
但对平均入睡效率、入睡后觉醒时间和觉醒次数没有显著影响。
研究人员表示,之所以选择这些简单的体重练习,是因为不需要设备,也不需要太多空间。而且可以在不打断看电视的情况下练习。
[1]
研究人员还怪贴心的
首席研究员、人类营养学系高级讲师梅雷迪斯·佩迪博士表示,从其他研究中了解到的情况来看,
在家里走动、原地踏步,甚至在客厅跳舞
,都可能会得到类似的效果。
站在椅子前,深蹲模仿坐下椅子的动作,但不实际坐下。
站立状态下,弯曲膝盖抬起一条腿,然后放下,重复进行。
换另一条腿,保持腿部伸直,从髋部开始将腿向后抬起,然后慢慢放回原位。
澳洲查尔斯史都华大学在 The Physiological Society 杂志发表的一篇研究表明,傍晚进行30分钟的高强度运动不会对睡眠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减少饥饿感。
参与者需要完成三项实验,早上(上午6~7点)、下午(下午2~4点)和晚上(晚上7~9点)各进行30分钟的高强度跑步,包括6次一分钟的最大强度冲刺,中间穿插4分钟的休息。
研究人员发现,
晚上7~9点运动
,不仅对睡眠没有不利影响,测试者血中胃饥饿素浓度也较低,
对长期睡眠和均衡饮食来说是有益的
。
研究同时强调,短期单次运动可能与饥饿感降低无关,但晚间7~9点运动并没有损害睡眠质量。
[2]
一项发表在《老年医学》的随机交叉研究发现,晚上进行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能改善睡眠质量。
研究参与者为65-79 岁的健康老年女性,在睡前3 小时进行30分钟低强度体力活动,包括每分钟 70 步的有氧运动、强度相同的家务劳动或久坐不动。
与久坐相比,参与者在每次活动试验后的核心体温均显著升高0.4~0.5±0.4℃。
核心体温升高超过 1℃会干扰入睡和睡眠的维持,但是有氧活动期间核心体温小幅度升高(0.1~0.5℃)可能会增强老年人入睡和维持睡眠的能力。
然而,根据参与者的自我报告,虽然家务劳动使核心体温升高到与有氧运动后相同的水平,但是
比起有氧运动,做家务劳动后的睡眠质量会低于运动后的睡眠质量
。
[3]
[1]Jennifer T Gale, Jillian J Haszard, Dorothy L Wei, Rachael W Taylor, Meredith C Peddie. Evening regular activity breaks extend subsequent free-living sleep time in healthy adults: a randomised crossover trial. BMJ Open Sport & Exercise Medicine, 2024; 10 (3): e001774 DOI: 10.1136/bmjsem-2023-001774
[2]The Physiological Society. "Evening exercise will not ruin sleep and might even reduce appetite." ScienceDaily. ScienceDaily, 21 February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