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21世纪经济报道
21君陪你度过经济、投资里的漫长岁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深夜致歉!5人就地免职! ·  4 天前  
第一财经  ·  官宣!降税!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21世纪经济报道

农村人的理财困境:有钱藏家里,借贷逼死人!

21世纪经济报道  · 公众号  · 财经  · 2016-09-11 11:46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21君~
走进经济生活里的一切


导读:今年8月,浙江嘉善一幢废弃房屋因年久失修而倒塌,原本尘封在卧室床脚的一只木盒子重见天日。这个老旧脱漆的木盒中,整齐叠放着39张银行存单,合计数额超过7.9万元。

老宅的屋主,这些存单的所有人,已经过世12年。她生前将子女寄来的钱存成存单,收进木盒,藏在床脚,一张张积攒,直至她在2004年去世,再没人知道这个木盒的存在,直到房屋老化,坍塌,这份被遗忘的遗产才从废墟中露出,诉说着一位农村老人是如何安置自己人生最后的财富。

本文来源:融360财秘(ID:rong360licai)

守钱困境:资产配置就是把钱藏在不同的地方

“嘿,你的钱都放在哪儿?”

如果拿这句话去问熟悉理财的都市投资人,一般会得到银行理财、股市、宝宝类货币基金、P2P等答案。

然而在农村,却可能遭遇警惕的眼神,因为很多农村居民都像把银行存单藏进床脚木盒的老人一样,把毕生积蓄藏在家里。对他们而言,把纸钞和硬币藏在不同的地方就是“资产配置”,不藏在同一个地方就是“分散风险”。因此“钱都放在哪儿”是关乎身家性命的大秘密。

农村人对于存钱的热情,起源于“靠天吃饭,有这顿没下顿”的恐惧。对于在饥荒年代饿过肚子的老一辈人,“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的观念尤其根深蒂固。

相比于城市,农村从社会保障、医疗水平到养老福利呈现出全面滞后,危机感渗透在农村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悲观,促使他们更加迫切地想要抓紧手里面实实在在的钱。

“我公公把钱藏在床板下,家里人谁都不准动,他说了,钱都要攒着,等老了(去世)后要在后山头大办三天法事。”乔大娘说。她表示家里根本就存不下钱:“不晓得钱怎么花得这么快,老二要读书,老大娶媳妇,在后院起了个婚房,就别说攒钱了,现在还倒欠人两万。”

存不下钱的农家要想办法把日子过下去,有些积蓄的家庭则开始为钱财找一个好去处。最新调查显示,超八成(80.84%)农村居民认为,手里的闲钱放在银行最稳妥。显然,银行在农村居民心中有着难以撼动的地位。此外,有9.92%的农村居民把钱藏在家里。但家中藏有大额现金,可能被火烧水淹、狗嚼鼠咬、遭抢遇窃,风险不言而喻。


“我劝妈把纸存折换成银行卡,她死活不干。她非要看见存折上面的余额数字,才相信钱还好好地存在银行里。”李小军说,就因为支付宝的五福卡,他年迈的爷爷连年都没过好,整天为孙子“学坏”而痛心疾首:“说什么集五福卡,卡片在哪儿呢?那都是假的,红包也是骗人的。”

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比任何人都更依赖看得到、摸得着的实体。除了天上下雨、地里长庄稼、自己身边人世代因袭的成规,他们很难去相信其他超越认知范围的事情。而银行,是为数不多的为他们所相信的事物。一次次把钱存进银行,看着存折上的数目不断变大,他们用双手为自己赚取了安全感。

林大爷展示了一张精心保管的存折:“我家的钱都在这里,儿子在外面打工,也往这里面存钱,万一出急事,有它就不慌。”村里没有大银行网点,以信用合作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居多。林大爷和老伴省吃俭用,只为把手里的钱凑到整数,然后跑一趟信用社存起来,就像完成一个虔诚的仪式。

“存的都是活期,万一出什么事,随时能取。”林大爷把存折用塑料袋一层层包好。“您也可以存定期,利息高出好几倍,就算要提前取出,还是可以按活期利息计息。”听了这话,林大爷的脸上一片茫然:“嗯……还是活期稳妥。”

林大爷在外打工的儿子小林小学毕业后就随父母务农,前两年在县城买了房子,跑起了出租。比起父辈,小林对银行的理解似乎更进一步。

“第一次买理财是受银行业务员建议,开始我不信,经不住他说签正规合同,利息挺高,想取的时候打电话预约就可以。我一想,银行总不会骗人,就买了。”小林说,“半个月后新房装修需要钱,我给银行打了个电话,第二天钱就取出来了,还有200多块钱利息。”

小林从电视新闻里看到有人在银行买理财被骗了,说是被“飞单”害了,还有明明买的是理财,不知怎么就成了保险,用钱的时候才发现取不出来。看着这些,小林庆幸自己当初遇到的银行员工是好人,也觉得困惑:“农村人买理财的还是少,很多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全凭银行的人给推荐——现在就连银行也骗人了?”

在农村,年轻的“小林”们已不满足于只把银行当作存钱的保险箱,很多人在银行理财经理的推荐下,开始接触银行理财产品。虽然对银行安全性的盲目信任让他们之中的一些人吃了“飞单”、“存单变保单”之类的苦头,但“理财”二字还是大势所趋地深入农村居民的生活,引导他们从“守财”向“生财”进发。


生钱困境:理财被指不务正业,变相传销反而走俏

55岁的冯海军是地道的农民,对于一辈子以种地为生的他来说,“理财”是个新鲜词儿。“理财是啥东西?没听过,忽悠人的吧,只听说有人炒股赔了,而且把家底都赔进去了。”冯海军表示怀疑。

农村居民如何看待“理财”?

最新调查显示,农村居民的理财观念存在多种误区。


在接受调查的农村居民中,绝大多数人对理财的认识极端、片面。17.01%的人认为把钱放在银行就是理财,32.07%的人认为理财就是炒股炒金,风险大容易赔,更有超两成(20.74%)的农村居民甚至从没听说过“理财”的概念。

调查还显示,在有理财行为的农村居民中,最普及的是余额宝等宝类理财产品,占各种理财形式的67.72%。

融360理财分析师认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农村居民也开始尝试互联网金融理财,其中以互联网宝宝类理财产品投资最为广泛。这主要归功于互联网宝类理财产品随存随取的便捷性、一元起投的低门槛,高于银行存款的收益率,以及近似于无风险的安全保障。

对理财的“尝鲜”让农村居民看到了机遇,也让一些不法分子窥见了可乘之机。一些衣着光鲜、举止浮夸的“外来人”出现在一个个村落,特意给村民们灌输“财富梦想”,通过洗脑哄他们从事传销活动,或打着销售神奇产品、互助理财等幌子,让欠缺理财常识的村民深陷骗局。

譬如燕郊地区村庄的“民间互助理财”事件,参与者被告知要先“暂存”49800元,经过4至6个月后连本带息共返还51000元,抑或是经过18个月后产生“N个150万”,此外还能通过拉更多人参加“互助”获得额外奖金。但扒下精心包装的表皮,和所有传销组织一样,这个欺诈项目里真正能获利的只是组织金字塔尖上的头头,下层人员的生活是痛苦的,精神压力大,住宿条件差,还经常食不果腹。而赚钱,是比暴富噱头更虚无的幻梦。

对财富的渴望和对理财的误解让这些古老的骗局在农村大行其道,且由于农村的邻里关系紧密,同一场骗局总是迅速感染全村人,并在相邻村落之间传染,受害者呈区域性分布。

因“互助理财”而倾家荡产的刘大爷表示:“村里人哪懂这些?总觉得这么多人都投了,那还能出错吗?再说看着不少人都赚了,自己要是不赶紧跟上,那不就亏大了吗?没想到大伙全都这么想,结果一起被骗。”

在资讯相对闭塞、邻里关系紧密的村落,骗子先树立几个“理财暴富”的典型,促使一人致富全村跟风,结局总是成功骗光全村人。加之村民不懂得留存证据,报警追偿往往面临重重困难。

村民们对理财敞开的一点心扉,在遭遇洗劫后彻底封闭。在理财骗局席卷后的村庄,炒股、买P2P,甚至买余额宝,都成了忌讳,没人再敢提半句。极少数坚持理财的人,则被村民视作洪水猛兽。

刘大爷就最看不惯村东头天天上网炒股的小青年:“都被骗过了还不学乖,整天不务正业,迟早赔到妻离子散。”刘大爷咬牙切齿,仿佛在痛骂当年被骗的自己。

受骗上当,让刚刚迈出理财第一步的村民们永远缩回了腿。但他们依然保留了一种古老的生息模式:“放高利贷”。


借钱困境:民间借贷逼死人,风控基本靠口碑

“前些年条件不好,几乎每年都要向别人抬钱(借钱),抬钱要打欠条,还要找担保人,几乎没人愿意不通过中间人就把钱借出去。”

村民李大勇说,前些年“抬钱”的利息很高,每年大概3分(年化30%)。这两年就不景气了,一方面大家都不怎么缺钱,另外农民现在可以从信用社贷款,利息比“抬钱”低很多。

“有些外出打工的,在外面买房子钱不够,银行也不给贷款,就回来找亲戚作担保,从信用社贷款。”

李大勇主要跑县里的业务,偶尔也会开车去乡下放贷。他说,不时有村民拿出积蓄给他去放贷,点位在1.8到2.5之间。另一方面,来找他借钱的多是县城里的包工头,利息一般是3个点。

“村民借钱给亲戚,很多只打欠条,不要利息。带息借钱给熟人,一般衡量人品和交情深浅,还会拉来借钱人的亲戚做担保。如果是生人之间借贷,一般通过担保公司,公司就相当于中间人。”李大勇介绍,现在很多村民手里有钱,都愿意把钱放到担保公司而非银行,因为能拿到更高的利息(年息约6%)。而且,这种借贷模式世代相传,为村民所熟悉,他们更易接受。

最新调查显示,超过两成(22.07%)的农村居民曾从亲戚好友或民间借贷机构处借过钱,富人比穷人更积极参与民间借贷。



融360理财分析师认为,民间借贷之所以在农村长期盛行,是因为农村在资金融通上确实存在困难:银行放贷条件苛刻,个人征信体系不够完善,农民等群体的贷款需求经常无法得到满足。虽然P2P手续相对简捷,但在农村的普及程度远远不够。

另外,长期以来,由于信息闭塞、资源欠缺,手中有闲钱的人除了银行储蓄,最易接触到的投资渠道就是“放高利贷”。

调查显示,资产在50万元以上的人群有22.22%愿意参与民间借贷,远高于资产总额在50万元以下的人群比例(1.96%)。越富裕的农村居民越积极放贷,一方面是有资金条件,另一方面很多人祖上靠放贷跻身富裕人群,经过几代积累,成为放贷专业户。

就这样,有需求,有供给,民间借贷长盛不衰。然而,民间借贷的风险和乱象同样触目惊心。

“现在农村的利息大约是1分5厘,1万块一年的利息就有1800。假如我有100万,全都借出去,什么都不干,一年利息18万。”村民老吴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

但当询问他是否放贷时,他却讳莫如深:“那不是正经人干的事。”据他所说,村里有人因为借高利贷还不上,被催债人活活打伤,无力救治而死,“我就知道一碰高利贷准没好下场,借钱还不上的被逼死,逼死人的也迟早遭报应。”

很多人从亲友处、银行处都借不到钱,迫不得已才借高利贷。借款人资质差,风控环节薄弱,一旦本息还不上,借贷双方和担保人之间就势必爆发纠纷。

老吴还说,民间借贷的担保公司也未必都靠谱:“村里很多人把钱放在担保公司,现在出事了,钱收不回来。因为担保公司把钱都投到地产上了,地产商去县里盖房子,但没人买。”

民间借贷乱象频出,与参与人员的自身情况密切相关。调查显示,民间借贷的参与者文化程度整体偏低。


在民间借贷的参与者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被调查者占比34.21%,大学及以上学历的被调查者只有不到二成(19.79%)。

融360理财分析师认为,文化程度低、信贷常识匮乏,使得村民在借贷时不立字据,或借贷协议不合理、不合法,为债权的保障埋下隐患。而法律意识的淡漠,使很多催收人在无法收回贷款时率先诉诸暴力而非法律,酿成流血冲突甚至丧命事件。

“不过说到底,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欠钱不还,被打断腿也活该。”老吴最后说,据他所知,高利贷在很多村里都是被默许的“法外之地”,和地方势力挂钩,只要不出太大的事,基本没人管。

农村居民会因为炒股赔钱而对理财因噎废食,却把最大限度的容忍给了民间借贷。他们并不觉得这不合理,因为“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呀,大家不都是这样吗?”高利贷纵有种种弊端,但符合村民最实在的需求,多年传统也给了村民底气,让他们愿意坚守。银行理财、基金、股票、P2P等新生事物则是老祖宗和老规矩都没教过的,让他们觉得神秘而危险。

然而,这些“神秘而危险”的理财方式还是无可避免地逼近,冲击村民们的传统观念。最新理财观念流入农村,往往并非来自官方的金融教育,而是来自从农村出走、自城市归来的打工者。

转型困境:打工族冲击传统观念,土地人不知何去何从

调查显示,超过半数(54.54%)以种地为业的农民不知何谓理财,或认为理财不是普通老百姓应该考虑的事;而持这种观念的人数比例在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中仅为三成(31.34%)。

融360理财分析师认为,信息闭塞、资源欠缺,导致农村人将“钱生钱”理财神秘化甚至妖魔化。然而,一旦农村人外出打工,接触到更全面的理财知识,信息不对称得到消除,神秘感和抵触情绪也随之消失。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农村,走入北上广等都市舞台,在与城市的适应与磨合中,渐渐摆脱家乡的桎梏,并以被城市同化的姿态回归,为老乡们带去远方的消息。

“我要在北京打拼一番,目标只有一个——留下来!” 小焦是从农村进城的万千“打工族”中的一员。他从四线城市近郊农村走出,通过努力考取了北京某重点大学,2013年毕业后就和女友携手成为北漂一族。

刚毕业时生活艰辛,他和女友两人挤在月租600元的地下室。两人都是农民家的孩子,身上自带从小耳濡目染的节俭传统,又从城市吸收了最前沿的理财资讯。

小焦不无骄傲地说道,他和女友是最先买入余额宝的那批人。当时身边的同学都怕有风险,不敢投,他和女友没有撞大运,而是亲自去研究这方面的知识,弄懂了货币基金的风险,所以大胆买入,享受到了长期高息。在2014年年底,两人除了贴补家用,还存下3万余元,买了最新款的手机。

后来,余额宝的收益不断跳水,小焦和女友又瞄准了P2P,把积蓄全部投入某知名P2P中,结果该平台暴雷跑路,他们也血本无归。

虽说经历了一些起落,小焦和女友还是坚持理财。他们展示了自己的手机屏幕,有一整屏的手机银行、P2P理财平台和财经资讯APP。

小焦和女友的理财经历,一直为他家乡人所津津乐道。他们因为余额宝赚到一小桶金时,村里人一边倒夸他们聪明,夸余额宝好。有他做榜样,整村人几乎全都买了余额宝。

“其实哪有那么神,都是我爸妈好面子,自家孩子发了一点小财就到处宣扬。”小焦说,村里外出打工归来的人,都愿意把自己的经历夸大吹嘘一番,真中带假,鼓舞着更多“不安分”的农村人去城市掘金。

越来越多农家人脱离土地,涌入他们梦想中的黄金天堂。每逢年节,伴着返乡人杂沓的步伐,各式各样来自城市的财富信息涌入农村土地人的耳朵里。在城与乡的融合中,城市还是城市,农村却越来越不像农村。一些农村居民学会了城市的理财方式并赚了钱,终究还是想把财富用到自己熟悉的生存套路上。

小焦说,他和女友今年都26岁,正在被双方家人催房、催婚、催生。“我和家人说,人生可以有很多种可能,按老观念把一辈子绑在一个房子上不划算,我和女友都同意租房结婚,目前也没有要孩子的打算。结果爸爸大发雷霆,妈妈气哭了,亲戚看我们就像看外星人。”

理财是一种手段,理财所得的财富也是一种手段,运用财富去过好自己的一生,才是理财的目的所在,但在这一点上,小焦和它身后的故乡,无疑在互相伤害。


结   语


把银行存单藏进床角,被变相传销骗走积蓄,对民间借贷见怪不怪,对打工族的改变如临大敌……从不理财到瞎理财,农村理财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根源于农村社会对于财富和人生的认识和支配。在城与乡之间,最大的分歧或许不是生计,而是活法。

本期编辑 刘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