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没有内贼也没有外鬼:台积电一个操作失误损失1.7亿美元
2.紫光:没有收购世界第四晶圆厂德国Siltronic AG
3.第三季利基型DRAM价格持平 DDR3具成本优势短期仍为主流
4.三星量产业内首款消费级QLC SSD:1TB起步、540MB/s
5.晶瑞股份i线光刻胶已通过中芯国际上线测试
6.富士康缩减美国威斯康辛项目规模 降级为6代线工厂
1.没有内贼也没有外鬼:台积电一个操作失误损失1.7亿美元
台积电8月3日爆发的电脑病毒感染事件引起全球产业链关注,应台湾证券交易所要求该公司在昨天下午举行了说明会。台积电总裁魏哲家表示,此次病毒感染事件为新机台安装过程中的疏忽所致,所有受影响产线已于今天下午全线复工,正在全速生产中。
对于此次事件将影响第三季度3%的营收,魏哲家表示由于全力补救,营收影响将可缩小到2%,毛利仍受一个百分点影响。至于受影响的晶圆出货,将全数于第四季度补回,因此全年业绩展望维持不变。
针对8月3日的事件,魏哲家进行了简要说明。他表示,此次病毒为去年全球爆发的“WannaCry”的变种,在竹科厂房安装新机台时带入,进而蔓延至中科和南科厂房。“台积电数万的机台,这还是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件。此前台积电防范病毒的策略时在安装新机台时,先扫毒,再上线。而此次的失误在于先上线了机台,才进行扫毒程序,于是就发生了事故。”魏哲家解释,“没有内贼,也没有外鬼,纯粹是内部操作失误。”
台积电关于病毒将影响发货的声明恰逢苹果的敏感时期,后者是台积电的大客户,大约为其贡献了21%的营收,7nm芯片方面,华为、比特大陆等均是其客户。虽然台积电并未披露哪些客户会受到影响,对于“报废晶圆数万片”的言论,魏哲家未予证实,仅强调会将对客户的影响降至最低,至于对终端产品的影响,就不予评论。
2.紫光:没有收购世界第四晶圆厂德国Siltronic AG
近日有来自台湾媒体的消息称,紫光集团计划巨资收购德国晶圆厂Siltronic AG,不过紫光集团已经公开否认。紫光集团官方声明称,紫光集团有意收购德国晶圆厂Siltronic AG的消息纯属谣言,没有事实依据,紫光集团并未参与收购Siltronic AG。
Siltronic AG是全球第四大晶圆厂,市场份额约13%,排在台积电、GlobalFoundries、联电之后,而亚洲是他们的最大市场。
3.第三季利基型DRAM价格持平 DDR3具成本优势短期仍为主流
根据集邦咨询半导体研究中心最新调查,DRAM原厂已陆续与客户谈定7月份利基型内存合约价,价格大致和6月相同。展望第三季,预期DDR4利基型内存报价水平将较接近主流标准型与服务器内存,因原厂可透过封装打线形式的改变做产品类别更换。DDR3则呈现相对稳健的供需结构,报价预期没有明显变动。整体而言,第三季利基型内存价格走势预估将持平。
观察终端售价,目前相同容量的DDR4与DDR3仍有2成以上的价差,而TV主芯片因两种内存规格都兼容,因此DDR4在利基型内存中的渗透率上升速度十分缓慢,甚至有新开案的电视机种回头采用DDR3。在DDR4价格没有回落至接近DDR3之前,或说只要PC或服务器所采用的DDR4价格维持在高水位,DDR3就仍会是利基型内存的主流,预期此现象最快可能要到2019年底才有机会扭转。
至于虚拟货币市场,虽然比特币价格近期有止跌反弹的迹象,但内存需求量高的以太币矿机E3(每台需576颗)受以太币持续跌价影响,原本预期今年下半年会出现的强劲拉货动能已消失,连带让DDR3 1Gb的价格上涨预期落空。
4.三星量产业内首款消费级QLC SSD:1TB起步、540MB/s
三星今晨正式宣布开始量产业内首款、面向消费级的QLC(4bit存储) SSD,采用SATA3接口、最大容量4TB。三星所使用的QLC闪存是第四代V-NAND,64层3D堆叠,单芯片容量1Tb。虽然QLC由于存储密度增大、电荷减少导致处理要求增大, 但三星称,他们通过使用3bit TLC的主控和TurboWrite技术,使得QLC SSD实现和TLC同级的性能。
具体来说,三星QLC SATA SSD的连续读速是540MB/s、写速是520MB/s,提供三年质保(860 EVO/PRO是5年质保)。容量规格上,三星的QLC SATA SSD采用2.5寸/7mm外形,除了4TB,还有1TB、2TB容量供选择。稍稍遗憾的是,三星未公布产品命名和具体价格。
5.晶瑞股份i线光刻胶已通过中芯国际上线测试
8月6日,晶瑞股份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的i线光刻胶已通过中芯国际上线测试,公司的高纯双氧水已在中芯国际产线测试。晶瑞股份完成了248nm深紫外光刻胶成膜树脂和配胶的中试技术研究,研发的248nm深紫外光刻胶分辨率达到了0.25~0.13μm的技术要求,建成了中试示范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