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因独特的地貌
被网友戏称为3D魔幻城市
而一些独特的地名也一度引来热议
比如:四公里、五公里、六公里……九公里
事实上,这并非重庆人懒
而是根据修建公路时的界碑得名
其实,江北也不乏有趣的地名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哈
是的,重庆人叫它"喵儿石",是不是瞬间感觉萌萌哒。
相传,猫儿石以石得名,江崖上屹立着一大一小两块石头,形如猫,俯视嘉陵江,《江北厅志》有记载:“嘉陵江岸,岩石狰拧,蹲立百仞,若捕鼠状”。
猫儿石旧时仅是一个小渡口,因陪都时期“工业西迁”成为了重庆重要的工业区,这里先后建起了天盛陶瓷厂、龙章造纸厂、天源化工厂、白猫日化厂、奥妮日化厂等等,我们熟知的“蜀绣香皂”“宝宝霜”“天厨味精”等品牌都诞生于此。
周润发“百年润发广告”
如今重工、化工企业外移,猫儿石也迎来了转型期,交通革新,住宅扩容,厂矿遗址也通过旧改,打造出了如“喵儿石创艺特区”等复合型产业,焕发着新生。
喵儿石创艺特区
如今的红旗河沟,川流不息,作为观音桥及江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俨然找不哪里有河沟的样子。不过,20世纪中期之前,这里还真就是一条河沟,但叫做廖家河沟,是位于瓦房湾经大庙到唐家桥与杨河沟汇合流入嘉陵江的一条河谷,当时沟谷两侧是梯田。
1962年,江北区开始修建建新北路,将廖家沟部分河段填平。1968年,农业学大寨,兴建人造平原,廖家沟多数河段被推土填平。据老居民说,“当时沟内插满了红旗,所以廖家河沟就被人称作了红旗河沟,就是现在红石路和建新北路一带。”
红旗河沟交通枢纽
去过鸿恩寺森林公园的小伙伴或许很疑惑,既然名叫鸿恩寺,那寺庙去哪里了?实际上,鸿恩寺是“有名无寺” 。
民间传说,当年明建文帝朱允炆被其叔父明成祖朱棣推翻,为躲避官兵追杀逃至龙脊山上,被观音菩萨派来的19只鸿雁搭救。其追随者秘密来到山上建起一座寺庙隐居,取名鸿恩寺,供奉观世音菩萨,以报鸿雁搭救之恩。
明建文帝朱允炆画像
时至清乾隆五十一年,山火烧毁了鸿恩寺,观音菩萨施法从火海中抢救出两件镇寺之宝——铜钟和建文帝亲抄的《法华经》,存于大龙山的双龙寺。
道光年间,乡民发起重建鸿恩寺,双龙寺主持意在让两地老百姓共沐观音菩萨的鸿恩,于是将铜钟还给了鸿恩寺,留下了《法华经》。
上世纪中期,寺庙再次被毁,鸿恩寺至此有名无寺。
直到1999年,政府对该地区进行重新规划,才建成了现在的鸿恩寺森林公园。最高处的“望鸿台”也成为一览重庆美景的好去处。
鸿恩寺森林公园
据说,鲤鱼池没有龙门,但确有其池,原先只是一处无名石池,面积不足10平米,肉眼可见底部为整石,周围也无水源,但池中之水终年不干。
后来,本地一大户人家请阴阳先生寻风水宝地,找到了鲤鱼池,于是雇石匠打阴井。阴阳先生叮嘱井不能深,棺材置于池底即可。哪知大户家主不听规劝,石匠深挖,把风水给打漏了,现出一凼水,还惊动水中的两对鲤鱼,一对飞到江北城化为鲤鱼石,后被民国大资本家赵资生买走,另一对则落在池边石滩上,化为鱼尾相衔的鲤鱼图案,栩栩如生。鲤鱼池之名也因此而生。
观音桥的由来,传说众多。其中一说,古江州北岸洪山泛滥,淹没了上岸要道,众百姓滞留于江州之中,危难之际,观世音菩萨降下万朵白莲聚拢成桥,得以解救万民。清康熙末年,士绅募金建庙修桥,故名观音桥。
公路、轻轨、河运完善的现代交通
如今的观音桥,已成为重庆重要商业中心之一,文商旅发展迅速,观音桥人以行动赋予这片热土新的意涵:发展蝶变蔚为大“观”,全民参与“音”你而耀,公仆俯身甘心成“桥”。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从严治党新常态,改进作风新常态,观音桥街道全街总动员,凝聚新力量,展示新形象,形成了“敢办难事、善办大事”的作风。
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相信秉着这份执着与勤恳,观音桥将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观音桥商圈夜景
每一处地名背后
蕴藏着或有趣或平淡的故事
也记录着江北千百年的兴衰与变迁
更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过往……
来源:观群汇(江北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出品)
编辑:郝军志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