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Professor
因为女儿NeiNei从3岁就开始练习芭蕾舞,为了参加亚洲芭蕾比赛,她没日没夜的苦练,准备了许久,可是最终还是输掉了比赛。
看着女儿因输掉比赛而痛哭,“女儿奴”吴尊心疼不已,也禁不住落泪。
但他还是暖心的安慰女儿说:
“今天的表现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次,你非常值得爸爸骄傲!
”
从吴尊的言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位非常爱女儿的暖心爸爸。
他也向我们大家展示了一个正确面对失败的态度:
-
让孩子面对失败并不是坏事
-
让孩子明白,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孩子再意输赢和结果并没有错,但是如果只关注结果,只关注输赢,那就很可怕了......
其实很多时候,有些孩子之所以十分争强好胜,容不得自己有一点点的失败,原因在于父母太看重输赢结果。
Professor之前见过一个小男孩,平时的他温和谦逊,待人有礼,但一遇到比赛就像变了一个人,无论是平常考试,还是拼图游戏,亦或是打羽毛球,都要拼了命的争第一,得不到第一就嚎啕大哭,谁劝都没用。
后来和孩子私下聊天才知道,原来从小他爸爸就给他说:
“比赛必须得第一,得不了第一就是笨蛋!
”
有一次数学测试,他得了班里第四名,回到家爸爸竟罚他做了3张数学卷子,写不完不许吃晚饭......
这样以“唯结果论”、“唯输赢论”为唯一法则的教育方式,让孩子愈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这样的孩子,并不一定对成功和胜利极度渴望,他们只是非常害怕失败和挫折罢了。
白岩松曾说:
“不但要教孩子如何去赢,更要教会他们如何漂亮地输。
”
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如今,谁又能保证自己能常胜不败呢?
孩子需要有上进心,但他们也需要学会如何积极面对未来极有可能出现的失败和挫折。
失败并不可怕,它不会让孩子万劫不复,积极面对失败,从中汲取教训和经验,可以让孩子获得成长和进步,让孩子更好的走向未来。
说到这里,小陶虹的教育方法就很值得借鉴。
她在做客《@所有人》节目时,分享过自己的育儿经——在面对孩子的成败时,父母的心态和引导非常重要。
她说有一次和女儿一起搭积木,因为小陶虹搭得太好,女儿怕输,所以迟迟不敢尝试。
陶虹发现女儿的小心思后,她和丈夫徐峥故意把积木搭歪,最后倒塌,给孩子做出失败的示范。
女儿看到后,紧张的心情得到了舒缓,便开始认真的搭起积木来。
但因为有父母的失败在前,她不用担心自己是否会失败,也没有对胜负有太多的执念,而是认真的享受过程......
当大人可以允许自己失败,孩子就会意识到,原来大人也不是无所不能的,他们也会失败,他们也会遭遇挫折,既然如此,自己为什么要害怕尝试?
为什么要畏缩不前呢?
这种教育方式可以理解为“抛砖引玉”教育法。
但是我们需要明确:
这里的“砖”和“玉”并不是“坏”和“好”的关系,而是“好”和“更好”的关系。
在人生的马拉松上,没有适用于所有人的成功,每个人的终极目标和人生道路可能都不同。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没必要要求孩子每一场都要赢,就算输了也没什么大不了,只要孩子能昂扬积极的努力奔跑,就算停留在原地,也是一种进步。
“日月蹉跎,小起大落,光阴里有多少景色?
偶尔也心头一热,什么都不说......”
这是毛不易新歌《呓语》的一段歌词,唱完这首歌,他便离开了《我是唱作人》。
不可否认,自从夺得《明日之子》冠军之后,毛不易凭借其出色的词曲创作能力和不俗的唱功,被冠以“李宗盛第二”的名头,名声大噪。
但是回顾他的成名之路,却充满了坎坷和挫折。
还记得他在《明日之子》中唱起那首淡淡忧伤的《203》时,星推官们无一人认可。
就连一直看好他的薛之谦都说:
“毛不易的词没有写清楚,词和曲都落了俗套!
”
但面对众人的批评,毛不易始终微微笑着,不反驳,不找借口,也不解释,但他心如明镜:
“早前大家对我的一些评价我真是愧不敢当。
”
关于如何评价毛不易,知乎上有一个评论很到位:
“敏感却不极端,疏懒却又有坚持,有想法却没有强烈的欲望,心里有点底气,愿意追求,却不刻意强求。
你看他很害羞,还有点怂,但又没有自卑的成分。
”
正如他自己所言:
“如果有一天我不想写歌了,或者我觉得写出来的不够好、不足够给大家听的话,我就不要硬写了,接受自己有什么不对呢?
”
作为家长,我们对孩子最大的期望,便是希望他们快快乐乐,幸福一生。
而输赢与否,都不影响孩子幸福的过完此生。
与自己和解,允许自己的不足,才能毫无挂碍的抬头向前,才能永远面带微笑、自信从容的面对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