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约
35
00
字,预计阅读时间
10
分钟)
提到格陵兰岛,人们大多数时候想到游戏《瘟疫公司》里难以突破的岛屿和高纬度地区人烟稀少的广袤土地。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格陵兰岛似乎很难具备成为国际政治的焦点。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的一番言论让格陵兰岛受到人们的关注。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曾经提出过“购买”格陵兰岛,在2025年1月6日由各州选举人团确认赢得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后,
特朗普在记者会上阐述了未来四年执政的纲领和目标,其中就包含了针对格陵兰岛的主张,
即“不排除”使用军事或经济胁迫手段占领巴拿马运河和格陵兰岛
。
此后,特朗普长子小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John Trump Jr.)于1月7日到访格陵兰岛,被外界认为是特朗普具有挑衅色彩言论的延伸,引发世界关注。
2025年新年伊始,丹麦王室宣布更新国徽图案,将象征格陵兰岛的北极熊在国徽上单独体现出来。
丹麦新国徽公布的时间点被解读为对特朗普言论的反应。
▲ 丹麦王室发布的新国徽(右)和旧国徽对比。左上角依然是小国徽,两头狮子的图案被移到了右下角。三个王冠的标志被移除,北极熊和公羊的标志则被单独放大,分别放置在左下角和右上角。
格陵兰岛是丹麦海外领土,也是世界最大岛屿。
历史上格陵兰岛曾经受到丹麦的殖民统治。1814年,丹麦挪威联合王国瓦解,丹麦重新获得对格陵兰岛的控制权。二战期间,英美两国军队在格陵兰岛驻军以防纳粹德国派兵登陆该地。二战后,格陵兰岛成为丹麦的一个省,1979年成为处于半自治状态的的自治省。2008年格陵兰岛进行公投,就扩大自治权问题进行表决,次年成为内政独立的自治区。格陵兰岛具有独立的议会和政府,但其外交,国防和财政事务归丹麦管辖。1973年丹麦加入欧共体时,格陵兰岛座位丹麦领土的一部分加入欧共体。由于欧共体的渔业政策损害格陵兰岛利益,1982年格陵兰岛进行公投并于1985年退出欧盟。
格陵兰岛五分之四领土处于北极圈内,由于其纬度极高,因此人口稀少,仅有共约5万居民,但其处在北冰洋和大西洋的交界处,与加拿大和冰岛隔海相望。
格陵兰岛上储存有大量重要矿产,天然气以及石油资源。
欧盟委员会认为,格陵兰岛具有对于欧盟未来至关重要的的34种关键矿产资源中的25种,这些资源是生产高价值工业制品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格陵兰岛上的矿产储备还包含用于生产芯片的稀土
,自从中国于2024年末限制对美国出口稀土材料后,格陵兰岛的稀土资源就成为在美国生产芯片的潜在原材料供应。
格陵兰岛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在纷繁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中占据更低调但独特的地位。
格陵兰岛在北大西洋和北冰洋交界处的特征使跨越大西洋的飞行物不得不经过的地段
。格陵兰岛位于北极圈的地理位置也使其成为监控俄罗斯在北极的军事活动的据点。美军在格陵兰岛的皮图菲克太空基地(Pituffik Space Base)以及其配备的弹道导弹预警系统是美国防范潜在俄罗斯对美导弹打击的关键前哨站。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未来北极地区的航道很可能发生改变,
格陵兰岛将成为美洲和欧洲之间航线的重要补给点
,即北大西洋上的交通要冲。
即使美国官员热衷强调亚太地区具有的重要战略价值,以及在美国在该地区开展密集外交活动的重要意义,
北极地区仍然被视为对美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区域
。2022年拜登政府更新了奥巴马政府于2013年公布的《北极地区国家战略》(Natioanl Strategy for the Arctic Region),其中明确美国政府北极政策的四个支柱,其中安全问题位列第一,并提出美国政府将要遏制北极地区对美国和盟国的威胁。基于四个支柱,美国政府的北极政策另有“五项原则”,其中包含强化与盟友和伙伴的合作关系。
阿拉斯加作为美国在北极地区的唯一领土,在军事上成为美国感知俄罗斯远东军事活动的支点,服务美国开发北极地区资源的项目,并成为美国将影响力扩大到人迹罕至的北极地区的重要依靠
。位于美国领土东北部的格陵兰岛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无疑对美国强化对俄威慑,监控北极地区军事活动具有重要价值。
欧洲国家也回应了特朗普对于格陵兰岛的出格言论。
2025年1月8日,欧盟驳斥了特朗普试图“夺取”格陵兰岛的的言论,并称欧盟国家可能在特朗普对格陵兰岛采取军事行动的前提下被迫保卫该岛屿。
格陵兰岛并非欧盟成员国,但格陵兰岛作为欧盟国家海外领土的地位使其能够接受欧盟资助,格陵兰人也被认为是欧盟公民。
在安全防务问题上,
格陵兰岛的宗主国丹麦是北约成员国,因此格陵兰岛受到《北大西洋公约》保护
,这也就意味着北约对于维护格陵兰岛不受外敌侵略有重要作用。
▲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美联社公布一封美国国务院提交给国会的信件副本,披露特朗普政府计划再次在格陵兰开设美国领事馆,希望能与格陵兰官员和社会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遭到丹麦政府的拒绝。
特朗普的“购岛”言论引发关注之处在于,他要向丹麦购买格陵兰岛,而非与格陵兰岛的住民谈判并改变其归属。
格陵兰岛与丹麦的地位也十分独特。丹麦控制着格陵兰岛的外交和国防政策,
但格陵兰岛自2008年公投重新定义格陵兰自治权和前途问题后,这一岛屿与丹麦的关系变得更加微妙
。格陵兰总理认为其与丹麦的关系并不平等,当地谋求独立的呼声也并非少数。2008年丹麦与格陵兰岛的协议赋予了格陵兰岛独立的权利,即使丹麦现任国王通过调整国徽的形式向外界展示将维护丹麦王国统一的意愿,丹麦采取武力手段强行压制格陵兰独立的呼声也不符合这个后现代欧盟成员国所信奉的政治原则。丹麦首相表示,格陵兰人的未来要由格陵兰人决定,
一方面意味着格陵兰岛归属问题将遵循西方基于“民族自决”的政治规则,另一方面也暗示特朗普不可能从丹麦手中“购买”这座岛屿。
丹麦政府或许并不反对格陵兰岛成为独立国家,但估计不会乐见格陵兰岛成为美国领土,这意味着格陵兰归属问题受到美国这一“外国势力”的干涉,格陵兰岛的去向就不由格陵兰人决定了。
美欧关系的稳定和热络并不意味着美国可以随意干涉一个欧洲主权国家的领土问题——美国在苏格兰和北爱尔兰问题上均没有作出任何表态,在历史上也没有对格陵兰的地位有任何明确的立场。美国与格陵兰之间的往来本质是美国和丹麦关系的一部分,
美国若在格陵兰问题上选边站,将会直接影响到美国与丹麦和一众国家的关系
。试图从欧洲主权国家中取得独立的群体并非个例,比利时的弗拉芒独立运动,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和巴斯克独立运动等一系列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知名度的大规模政治动员一旦从某个角度被美国认定为符合其“国家安全利益”而加以支持,必然让美国成为“沙文主义”国家,美国的国际信誉将会受到极大损害。
▲购买格林兰岛要求被拒绝后,特朗普在推特上炮轰丹麦没有履行其对北约的国防支出承诺
。
特朗普显然意识到了格陵兰岛对于美国利益的重要性,但他试图保障美国国家利益,维护美国国家安全的手段超出了一般人的认知范围。
美国和丹麦现存的防务条约已经允许美国军队在格陵兰岛常驻,美国在格陵兰岛的军事部署已经能够满足美国应对来自北极威胁的需求。
特朗普认为对格陵兰实现全面掌控符合美国的利益
,即他认为作为现状的美国-格陵兰关系并不能服务于“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图景,因此需要重新定义格陵兰在美国内外政策中的地位,增加外交军事投入还是试图将格陵兰岛变成美国领土,都是调整美国政策以适应美国利益的手段而非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