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爱车的诺诺
一切为客户着想的二手车专业买手,汽车工程师团队。 旨在帮助更多的爱车人轻松买豪车,轻松养豪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小新说车  ·  今年买车,上车先找这个配置 ·  昨天  
玩车教授  ·  小身材大空间!抢先体验埃安UT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爱车的诺诺

谁说交际花都没好下场!那怎么解释这台七手敞篷宝马?

爱车的诺诺  · 公众号  · 汽车  · 2017-08-23 21:00

正文

写在前面

天的开光主角是一台 宝马330i敞篷版 ,非常漂亮的 巴贝拉红 。这台快10岁的二手车,刚被我收下来时,既不极品,也不惊艳,还有因前车主疏于维修所留下的各种问题,距离我们的淘车标准相去甚远。


在我们手里 历经 3个多月 的路试和整备后,她终于得以 脱胎换骨


先晒几张整备完成的照片,你能想象她曾经历过怎样的沧桑么?


更多的330i外观内饰图片

请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查看

如果用“ 坠入人间的天使 ”来形容这些其貌不扬,却有不凡底子的二手车,那么《 天使重生 》这个标题就很恰当了,只要遇到真正爱她的人,她就能重回蓝天。

OK,今天的作业很长,你的饮料、瓜子可得备足了啊。


遇见她

台车是我上半年从一个车商那里收的,内饰成色不错,但其他瑕疵也比较多,在车商手里也压了很久。


硬要给车评分的话,这台330i,虽不低于市场车源平均水平 ,但绝对达不到70分,而低于90分的车,我们是不愿意推荐给淘车客户的,如果我们的淘车顾问撸到这台车,不到 20秒就想闪人。


那么,为什么我要收一台和“诺诺淘车标准”相去甚远的宝马呢?

在之前的日记里,我提到过对二手车用户最根本诉求的探究,我相信对多数用户而言, 最重要的是 车况透明、使用放心, 以及 内外观得体 ,而不是车上有多少东西至今原版,还没被修理工动过,或者过户多少次


所以, 专业、靠谱的检查和整备 ,可以改写二手车的价值。


这样一来,涉猎范围就可以拓宽,不少“瑕疵多”,但“价钱不错”的二手车都能考虑。

大家先不用对号入座,当你看完这篇作业,是否还介意曾经的她只有70分?


老孟在帮我鉴定车子,

手势大概是在模拟撞击的受力方向

测试车内功能和控制按键


当时,我就钻进去看了一下内饰,比较满意,由于马上要带学员上体育课,就请老孟帮忙把关一下车况,只要框架没有问题就谈价格吧。


除了地板上那个被踹成咸菜的脚垫, 内饰成色还是挺不错 的,这是我决定买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顺便分享一下,我自己选二手车,主要看内饰、闻味道,我最介意 车内品相 ,其次就是 核心系统性能 表现得正常, 车身框架只要无硬伤 就好,谈好价格就立刻付全款。这样通常可以帮你提升采购效率和获得更好的价钱。

覆盖件和螺栓连接件的更换,我其实是不介意的。比如换个车门、机盖啥的,人家碰坏了总得修吧,换个新门的总比敲敲打打整形过的旧门要好吧。局部漆面、钣金不满意的话,买回来还能重新搞的。


提她回家

上完课,打开微信,老孟告诉我车子前后有点小事故,但是无伤大雅,就帮我拿下来了。


两天后,这台宝马正式过户到我名下,翻看产证一看,排名第七任,嗯,能进前十名还不错,长篇故事开场。


入手里程数:100,222 km

忍不住要多看几眼的全黑内饰

那天甚至让我忘记了拍外观照


有人买车很介意过户次数,我就多说几句。 2016年之前 ,这台 车都在第一任车主名下 ,不过估计她驾驶水平有限,刮刮蹭蹭那是家常便饭(后面我找到了证据支撑)。


这个妹子把车卖掉后的一年多里,车子被不断地击鼓传花,换了5任“老公”,任期最长的就是卖车给我的那个车商,持有约6个月。



我可以大胆地猜想,在我之前的 5位继任 ,都是 车商或类似车商性质的人 ,他们对原本不错的内饰成色保持着高度的爱惜,希望这个亮点能有助于销售,但他们都舍不得投钱做些对下家真正有意义的修缮。


殊不知, 越是在这里省钱,越不能解决消费者心中最根本的痛点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过了6任车主,内饰成色至今保持良好,我估计在他们手中里程增量也不会太多。

越是成熟的国家,对易手次数越不care ,我一个朋友去新西兰留学,他说那里的二手车过户很容易,买卖双方谈好价格后,在产证上新的一行里签上各自的名字,然后去邮局敲个章就算合法过户了。5年以上的车子,都是盖了一堆章的,年轻人都不介意这个,关键是把当下的车况摸清楚。

中国发展速度很快,我觉得随着大家换车频率提高,汽车越来越工具化后,我们的认知迟早也会进入这样的阶段。


坐进驾驶室后,最膈眼的就是这个 M ,出现在不该出现的位置,先拿掉!


使劲一抠,壳子下来了,原来是个 山寨M 啊!


剩下的白色背胶很恶心,一抠就碎,还有很多残留物。


第一次使用技师的“神奇 除胶 喷剂”,的确很管用,也不伤内饰。


王师傅帮忙做路试前的预检, 机滤和机油 还比较新,应该刚换没多久,可以放心先开一段时间。


当时 机油油位 在距离最高点还差一格的地方,拍个照片,跟踪机油消耗用。


下班接到大女儿,她第一个享受后排,端着我的相机,来了一张超有速度感的爸比试车照。


小区楼下,和大房的合影。比较失败的合影,价钱差一倍多,但气场差距根本没拍出来,手机嘛,就这样!



二天,就该认认真真地为修整做打算了。后面我要花很多笔墨去写整备过程,这部分内容也许可以帮助你建立二手车修整全局观。


大致从哪些角度去寻找问题、如何设计整备内容、 如何安排整备次序 …… 期待有心的读者去体会。


那么,这台车最先整的是什么?


一般都是先整最简单,且最重要的东西。原车的 机盖撑杆 已经不举,机盖打开后无法自我支撑,这对维修和检查而言非常不便,且有安全隐患,所以必须立刻更换。


完全阳痿的撑杆

更换后的撑杆


我不喜欢 车内异味 ,拿进来自己开的车,总要做一遍除味,把前任的感觉除掉。这台车内饰虽然没啥味道,也走个过场吧,图个心理安慰。


推荐加拿大产的一款植物性除味喷剂,淘宝搜得到的。


大家注意到里程100222km那张照片里的那个 小三角警示 标志了么?那是提示我 缺雨刮水 ,还好家里一直放着一瓶,还有屈臣氏蒸馏水。趁着夜黑风高,把瓶瓶罐罐端下楼去搞一通。


春夏季,用玻璃水和蒸馏水1:2混合就够用了。

加完雨刮液,我用那个除味喷剂把车内上上下下,各个表面都喷了一遍,然后顶着夜幕,借助手机的照明灯,把车子里里外外看了一遍,就算是给她验伤了,一张张上图聊。


PS.场景阴暗,请大家把手机亮度开足。

空调滤 的盒子,两个耳朵都掉了,还好有一个残骸还在,看看能不能粘好吧!


线束固定板上,好像少了一颗 螺母 ,去公司得查查,这里本来该不该配螺母。


不出大家意料,正宗宝马必须 渗油


油乎乎的 助力油壶 ,几乎是宝马的专利。


哪个孙子用力按压 线桥 ,把卡子都按断了,整个线桥耷拉在那儿。


超多的树叶掉在雨水槽里,赶紧清理掉。


前面的修理工看来是没有怎么接触过宝马嘛,显然不知道这个 小鬏鬏 该塞在哪里?


重新装到位!


这种小鬏鬏一共有4个,都没塞到位!


一一纠正复原到位。


这里还有一根 喷水管 ,也找出来,卡到原来的位置上。


这里一根 电线 ,负责感知车外空气质量的,也被板子压着了。


把线束解救出来,布置好。


修理工就算没碰过宝马,拆卸的时候他们不去记原来是怎么走线的么?明显是态度问题啊!


这是 左侧大灯 ,看到大灯上方和叶子板之间的巨大缝隙了么?大到可以塞进手指,而右侧此处的缝隙则很小。


接缝上的不完美、不对称,我深恶痛绝,后面必须搞定。


左侧大灯的 灯脚 断了一个,另一个也不怎么给力,所以整个大灯耷拉下来。


看看标签上的生产日期,2007-07-12,嗯,左侧还是原车大灯。


灯脚断了,焊接后又颠断开了,所以说焊灯脚又丑又不靠谱,灯脚断了就果断换嘛。


右侧大灯 已经换过了,生产日期2006-06-05,早于车子制造日期,估计换的是拆车件。


A柱 下面的小圆片贴纸还在,说明A柱没有喷过漆,哈哈,这台车子框架还是很正的,就是维修保养太不修边幅了。


接下来钻到车里看看,前车主加了一套 M的踏板套件 ,油门踏板背后的双面胶失效,下午回家路上就掉下来了。


我比较讨厌这种山寨货,尤其还不出自我之手,立刻全部拆掉!


全车就主驾驶有 脚垫 ,而且还这么恶心,算了直接丢垃圾桶吧,换一套!


左脚休息踏板 ,翻过来看看就知道,做工如何拙劣。还好就草草几条双面胶,粘得也不牢,一抠就下来了。


后悔!我手欠,把刹车踏板也抠了下来,才发现原车的踏板胶皮不在了,要想把这个东西套回去可不容易,我花了5、6分钟,还得忍着蚊子咬…


储物盒里找到一个安全带卡扣,

这玩意关键时候害死人啊,大家千万不要用哈


接下来看看 后备箱 ,这是敞篷车最有趣也是最具争议的地方。这一代宝马3系敞篷版的后备箱,是我见过的敞篷车中,最具 人性化 设计的了。


关键点在于,车顶伸出时,后备箱里设计用于收纳车顶的空间可以让出来放行李,这样你就有一个和四门版3系差不多的行李箱空间。如果车顶收进后备箱,剩下的空间大约还能放下两个高低不同的中等尺寸手提箱。


E93车顶伸出时的全尺寸后备箱,但是隔墙上取消了国外版本的直通舱门,那是一个用于放滑雪板的通道。


车顶折回时,允许行李堆放的最高高度


别担心,宝马工程师用了很聪明的设计,当你在后备箱中放了 超过MAX高度 的行李时,敞篷功能会 自动禁止 (具体怎么做的,后面再讲)。

此外,我发现后备箱里的 内饰板 缺了一些紧固件,应该是之前的修理工比较粗心,拆卸后没有完全装到位就交车了。没事,这种小东西,花不了爷几个钱,必须配齐!


看到缺固定件的地方了吗?


这两个 塑料铆钉 ,怎么会不一样呢?原本应该全黑还是全灰?改日找台车子对照一下。


后备箱的一个 侧面照明灯 不亮了,灯罩上面的白色痕迹是灯泡温度过高给烤的。


宝马其实早就该在车内照明上考虑用LED了,这种灯泡,一个好几瓦,如果长时间点亮的话,又烫又费电。


最让我犯强迫症的地方来了,胶条和护板的 遮盖关系 不对,前面一段是A盖B,后面就是B盖A,这种感觉如同自己翻墙时卡在了扎满玻璃碴的墙头,必须纠正过来。


又一处遮盖关系中途错乱的,这哥们修车得有多赶时间啊。


哎~修理工的普遍素质……


这里,植绒饰板和塑料护板之间的 装配关系 明显也不对。


掀起 后备箱下隔板 看看,在DVD碟机上看到一个奇怪的控制盒,还包了很多隔音海棉,难道是 GPS追踪器


追踪器不应该放在这么容易触及的地方哦,有点像倒车雷达控制盒,但是原车有倒车雷达啊!


这个还是个谜团,连了这么多线,先别乱搞,万一炸了呢!明天到公司再排查吧。


在角落缝隙里还找到一个 “非宝马风格”的零件 ,不知道是干嘛的,但我可以确认它不属于这台车。


这是 通往后备箱盖的线束套管 ,应该是有一个类似套管的零件,把它固定在气压撑杆上面的。


显然,这个零件也失踪了,线束Freestyle在那里,等后面我买来配吧。


这是后备箱盖右边的 弹性缓冲块 ,嗯,属于正常情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