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保利剧院订阅号
所有演出资讯一网打尽,按时公布最新开票演出。各种免费抢票活动、以及低价专享折扣票。少年还犹豫什么呢,一起加入保利剧院大家庭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城市规划  ·  科普 | ... ·  10 小时前  
中国城市规划  ·  征文 | 第十二届中国规划实施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  10 小时前  
中国城市规划  ·  地方动态 | ... ·  2 天前  
中国交建  ·  王海怀拜会杭州市市长姚高员 ·  3 天前  
中国交建  ·  中交集团主要领导拜会浙江省委书记王浩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保利剧院订阅号

他们是舞蹈人

保利剧院订阅号  · 公众号  ·  · 2017-07-17 21:55

正文

他是舞剧《北京人》的三大主演之一,

他是 曾明 ,也是“ 曾文清 ”。

两个男人,两种性格,

一个是现实生活中的青年舞蹈家,

一个是曹禺《北京人》笔下的人物角色。

一个在现实中充满斗志和理想,

一个在剧情里充满懦弱与彷徨。



著名青年舞蹈家,国家一级演员,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首席演员。表演作品及获奖情况: 主演舞剧《泥人的事》、《兰花花》等;歌舞诗《延安记忆》、《粉墨》、《水墨中华·风》等;舞蹈《酒狂》、《青白》、《嘎达梅林》、等。曾获得第三届CCTV舞蹈大赛表演金奖;第四届CCTV舞蹈大赛最佳演员表演奖;第五届全国舞蹈比赛表演金奖;全国第八届桃李杯比赛古典舞三等奖;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汇演舞剧比赛最佳男演员奖等多项大奖,并先后代表中国到法国、意大利、瑞士等国家和地区巡回演出。


专访丨青年舞蹈家曾明:两个男人之间的博弈

1.首先请您介绍一下本部舞剧中您所饰演的角色吧,您对这个角色又有哪些理解呢?舞蹈中又是如何表现的?

曾明: 我塑造的人物名字叫做曾文清,刚开始还不知道自己要跳其中哪一个角色,然后吴老师告诉我有一个角色很符合我,就是曾文清。在看了吴老师的舞剧剧本之后,我也去看了一下这个话剧和网络资料,我觉得文清这个角色很符合我,不管是性格,包括他的情绪上的纠结、无奈我都可以一一理解。其中他对愫芳的爱,无法表达,一直都被压迫着,包括曾思懿,三个人的感情纠葛当中是很复杂的,他不是说像过去的演出,像话剧的形式里表演的,比如用面部表情和肢体来表达感情,但是这部舞剧《北京人》是使用舞蹈的肢体语汇来表达的,比如在双人舞当中,面对愫芳,面对那种纠结的爱,都是用舞姿和舞蹈的韵律语汇,来让大家感受到动作之间的情感纠结。在这个剧的排演过程中,我也不断去琢磨这个角色的表演,而这就是一种新的体验和自我提高。

不得不说,现在的舞剧大多追求形式美,更像话剧,也很像哑剧了,通过情节冲突来凸显人物的性格,然后再用动作比划出来,但是其实舞剧还是需要以舞为主,用肢体来表达情感。



2.您为什么会决定饰演这个角色呢?这个角色有那些吸引你的地方呢?在排练过程中,对这个角色又有哪些新的认识和理解?

曾明 :曾文清,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物,让人看上去总是很落魄的状态,很柔弱,也不愿意和人分享自己的内心,会让人产生同情之心,并且他很压抑自己,特别是对愫芳的爱,又不能表达。曾思懿对他产生了许多逼迫感,在那样的社会环境和家庭背景下,他永远都没有话语权,失去了一个男人的基本权利,他在家里也完全没有地位可言。而实际上他和愫芳的感情又是很单纯的,就是真心喜欢,面对生活、未来,两个人都有共同的梦想,但在那样的家庭环境和礼教文化中,曾文清慢慢的开始自闭,压抑着自己的身心和灵魂。所以当我在跳这部舞剧的时候,由于对人物塑造的追求,要从这个人物情感出发,也需要从动作和情绪中表现出这种受抑制的内心世界。在排练过程中,导演也常和我交流这个人物的塑造方向和深度。



3.您作为一个优秀舞者,曾经也参加了大量的舞剧排演,面对这次的角色,您觉得有挑战性吗?您又是如何克服的呢?

曾明 :首先,这是一个全新的角色,我需要去重新塑造他,不能再用原来的人物感觉去完成这个角色,而且需要自己不断的去琢磨。例如在话剧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曾文清是一个很软弱的形象,甚至连台词都没有多少,偶尔说一句,也都是很低沉的,所以需要自己去琢磨。而我通常在刻画人物的时候,也喜欢通过内心去发现角色和自己的联系,所以这一次我也发觉我和角色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尤其是通过长时间的排练和琢磨之后,融入了角色,我会觉得越来越像。如果说最困难的事,就是排练时间很紧张,但我们几个主要演员都非常配合,大家都尽可能争取时间去相互磨合。

她, 是《荡漾的吉祥水》中自由快乐的精灵,

是《阿丽娅》中活泼可爱的蒙古族女孩,

是《香妃戎装像》中英姿飒爽的维吾尔族姑娘。

她是, 刘芳

这次是, 大型原创舞剧《北京人》中的 曾思懿



著名青年舞蹈家,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青年教师。解放军艺术学院硕士,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曾荣获全国舞蹈比赛文华银奖,并多次在各种国内、国际专业舞蹈舞剧比赛中获奖。担任女主角的表演作品及获奖情况:主演舞剧《大梦敦煌》、《鄂尔多斯婚礼》、《兵马俑》等。舞蹈《香妃戎装像》、《荡漾的吉祥水》、《传说》等。其中主演的舞剧荣获文化部“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国家优秀保留剧目,舞蹈节优秀剧目奖,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奖,第十三届中国文化部“文华奖”特别奖,国际加拿大多伦多拉奖。


专访 | 青年舞蹈家刘芳:首次挑战“反派”角色,期待不一样的刘芳

1.请谈一下您在舞剧《北京人》中所饰演的角色吧,您对于这个人物又有了怎样的理解呢?

刘芳: 我在本剧中饰演的是曾思懿,看过曹禺原著的朋友们可能都知道,这是一个比较反面的角色,性格上阴险狡诈、自私自利的同时又饱受封建观念扭曲的女性角色。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决定了她的这种性格,骨子里散发出阴暗,整个性格色彩偏灰色。

大家对她这个人物的既有看法大概就是这样,所谓“最毒不过妇人心”,她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抛弃所有的东西,但是通过导演的排练和对剧本的解读,我发现了她个人性格背后的可悲,她的恶毒是由封建礼教和家族固有陈旧观念造成的。其实她对曾文清的爱是深沉的,但是曾文清不爱他也是无奈的。包办婚姻这种行为使得她落入无限的苦难循环,她得不到曾文清的爱,甚至得不到所有的东西,可她又什么都想要。

2:在曹禺的同名话剧中,曾思懿被认为是一个恶毒的女人,但是她也有她的生存困境,在戏里戏外,您是如何去把握和思考这种“恶毒”的呢?

刘芳: 虽然她的这种“坏”是生活所迫,但她在自己得不到一些东西的时候,千方百计的去阻挠别人得到,这种心态是不可原谅的。因为无论如何,文清是不爱她的。我们说了很多她被动的坏,但是她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恶毒是具有主观性动机的。可能我个人的理解是,不管环境再怎么改变,如果心底善良的人,还是有些坏事是做不出来的。她伤害愫芳也好,阻挠文清和愫芳见面也好,有意的去分裂家庭关系也好,抑或是去惦记曾老太爷的财产也好,这些事情都是出于主观的。

在表现这个人物的时候,我觉得不能只是去表现她的“坏”或者“狠”,除了这些,她骨子里的一些心态,归根到底还是一个女人。那种渴望得到爱或渴望被爱的冲动是她真实的想法写照。我觉得,观众也应该看到这些所有的负面情绪背后,她也并不是完全心甘情愿的去做一个坏人。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个人物真的不太好把握。现在许多舞剧中有太多的角色性格是单面的,比如善良就是善良,温柔就是温柔,坏就是无尽的坏,而曾思懿这个人物,如果要展现一个立体的人物,我们更多的需要去思考为什么她要这么做。


3: 什么契机下,您决定饰演这样一个角色,第一次了解这些故事的时候,您有什么想法?在排练过程中,您印象最深的片段是哪一段?

刘芳: 我一直都觉得吴蓓导演是一个特别具有个人创作特点、拥有独特舞蹈语言的一位编导。因为也不是第一次合作了,我也比较了解吴老师的这种风格,包括我之前和她合作过的《秋瑾》,我认为她的这种舞蹈创作与排练方式都特别适合我。在这样的背景下,这次《北京人》将要走进一个更大的剧院,面向更多观众朋友们,吴老师跟我谈起了曾思懿这样一个人物,也认为我可能比较适合这样的角色。当时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无论是对于这个作品的好感,还是出于一点小私心想和曾明一起出演,都促使我加入了这部舞剧。

排练当中印象最深的片段,应该是“织毛线”的那段。这一段排练中,吴老师的舞蹈语言非常特别。我们特别清楚,在生活中无非就是两只手穿来穿去,而吴老师对于织毛线的舞蹈编排,会把女性的阴柔融入其中,甚至能够让人们看清楚织在毛线中的那种仇恨、嫉妒。她织的不光是毛线,甚至是长久以来封建社会的历史积淀下,一个女人由仇恨迸发出来的阴险的外化。这样的一段舞蹈,让我觉得曾思懿这个人物性格更加鲜明了。



她是舞剧《北京人》的三大主演之一,

她是 黄路霏 ,她是 愫芳

导演吴蓓曾说,

“她符合我对于愫芳的全部想象”

愫芳,是一个复杂的女性个体,

美丽而忧伤,软弱而坚强,

黄路霏成功将愫芳与自身融为一体,

愫芳即她,她即愫芳



著名青年舞蹈家,空政歌舞团主要演员。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担任女主角的表演作品及获奖情况:舞剧《泥人的事》、舞剧《传丝公主》、舞剧《莲花》、舞蹈诗《我们的天空》、舞蹈《城南旧事》等。曾荣获第八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表演二等奖,中国文化部“文华奖”,多次荣获全国舞剧比赛表演奖等。并多次随团出访澳大利亚、朝鲜、新西兰、斐济等国家和地区。

专访| 青年舞蹈家黄路霏:愫芳,“女神”的生命言说

1: 您是怎样理解舞剧版《北京人》的?

黄路霏: 我觉得本身它就是很经典的话剧,这次用舞剧形式体现,我觉得是导演用另一个视角来剖析这个人物和这个剧。它和话剧的区别还是挺大的,在话剧里面愫芳的这个角色,不算是最核心的角色;但是在舞剧当中,导演更希望将愫芳作为第一女性视角,并把她作为舞剧的核心人物来贯穿。话剧更倾向于批判封建制度和黑暗势力,而这部舞剧主要是以愫芳的视角揭示那个年代人在追求梦想及希望过程中所经历的曲折,同时以小见大地体现出往昔那个历史阶段的转变与进步。



2: 对于舞剧中愫芳这个角色,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黄路霏: 愫芳这个角色,我觉得自己能在人物气质上捕捉得更好,但是愫芳的经历和性格是我要努力寻找和刻画的。因为她所处的封建时期和我现在的时期还是相差甚大,她那种性格和爱情都不是轰轰烈烈的,她那种隐忍的性格,和现在女孩的性格反差特别大,现在的女孩喜欢或不喜欢一个人,都会勇敢的去做,敢爱敢恨。但同时,愫芳这个角色对于现在的女性也是很有启示的:自己的人生一定要靠自己去把握,不能将自己的梦想和希望寄托于他人身上,要勇于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


3: 您觉得《北京人》这部舞剧与您之前所参演过的其它舞剧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黄路霏: 其实我饰演的每部舞剧角色都不太一样,对于《北京人》而言,我觉得还是愫芳的性格,很独特。以前的爱情故事基本是围绕两个人来说,但是这部舞剧中的人物和情节主要是围绕愫芳这个角色来构成,剧中的曾文清、曾思懿、曾老太爷这些主要人物关系也是紧紧围绕愫芳来进行,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都是源于她,止于她。

我觉得塑造愫芳这个角色是很有难度的,因为她这种隐忍很难做到,我觉得她这种性格也许是男人幻想中的恋人或妻子形象吧。你看她对曾老太爷每天无怨无悔的照顾,甚至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而曾老太爷疾病缠身,却又自私留着愫芳在身边。我塑造的这个角色年龄比我大很多,大概二十八到三十之间,她这个年纪在封建社会还没结婚成家那太不可思议了。这是因为曾老太爷以自己的私心和虚伪“捆绑”住了她,也是愫芳的善良和软弱,以及为爱而“错误牺牲”的精神“捆绑”住了她。还有曾文清和曾思懿完全是长期没有爱情的夫妻,但曾文清和愫芳又是表兄妹,他们之间那种情感无法直白表露,也不能轰轰烈烈,完全是停留在精神层面的,那种相知相爱被很多境况所压制着。

(以上内容转自艺枫澜舞蹈剧场)


时至今日,

改编的舞剧《北京人》即将与观众见面了!

七月十八、十九,好戏和答案就等着你

来保利剧院揭晓

关于舞剧《北京人》


这部舞剧改编自曹禺的经典名著《北京人》,该剧立足于创作者的视角,运用舞剧的创作手段,进行当代思考和艺术诠释。强调舞剧对人内在精神的刻画,力图在沉静典雅的艺术表现氛围中,感悟人性的本真与回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