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也许是闲得无聊,看着这几天的异象似乎有趣,有些事似乎不能过于联系起来的,否则没法看没法想,这叫杞人忧天,说明人不能闲。
一、银行暂停个人贵金属开户
11月27日下午农业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平安银行等陆续紧急发布通告,表示近期国际贵金属市场价格波动增大,个人客户交易类贵金属业务风险上升,为保护投资者利益,暂停个人贵金属(黄金、白银等)业务新客户开立交易帐户,已开户客户的正常交易不受影响。
只是好奇了,如果近期贵金属市场万一真的波动较大,那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以及相关ETF会不会被暂停交易的情况发生?
看来自从那个
毫无吃相的
“
原油宝
”事件后,银行和有关部门对个人帐户交易业务的风险管控关注度显著提升。毕竟涉及金融稳定。
各大银行这次很在意吃相,提前打招呼,但暂停纸黄金没那么简单,上金所同时上调了沪纽金的合约保证金,意思是管理层确实认为近期贵金属会发生剧烈震荡。
结果27日夜盘黄金白银还真跳了
,虽然不大。但这绝对不是人家担心的幅度!会超过年初那次幅度吗?
其实已经开户的个人黄金白银帐户如果想继续交易,必须重新测评,门槛是要求达到“A5激进型”,而要达到A5其中你对投资亏损容忍度是必须勾选最激进的“
50%以上损失
”……
自然引申一下,黄金白银如果真的出现大动荡,也就意味着金融市场也会将有大动荡。会来自哪?汇率、利率、国际时政?
如果黄金大动荡,资金市场绝对不可能平静
,向上?向下?
二、贷款利率回升确认利率上行拐点吗?
1、金融学会会长、前央行行长周小川昨(27)日表示,资产价格除了影响到企业的扩大再生产,还涉及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公众性消费问题,
不纳入通膨考虑已经不行了
,但怎么纳入还需要研究。
难道以前就没考虑将资产价格纳入通膨吗?那这些年来通膨的感觉都是咋回事嘛?
如果现在考虑将资产价格纳入通膨意味着什么?全球资产可是牛了十几年了,美国的股、中国的房、欧日的债……
那通膨指数还能维持在低位吗?
好像国内大葱批发价涨很多 “姜你军”也卷土重来
2、央行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已经出来,已经有某行(Z商)解读了:
贷款利率回升6bp,利率上行拐点趋势确立,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解读从而引申出对银行股有利,对策略思维配置行业也很有参考意义。
结果国内银行股连续走强。
只是觉得逻辑奇怪:
这轮全球资本市场疯涨(A股表面指数没动,但创业可是疯涨的不比人家差啊),本就来自全球大放水,实业没法搞了,都来赌一下呗,能炒的能涨的都通通赌上来了,可是如果通胀真的起来了,资本市场还能牛吗?通胀如果是实体好转而导致的,则实体有挣钱效应,钱还会来接在天上的泡沫吗?
这是打算要吃霸王餐了?
三、A股银行又涨了
1、同样的游戏玩多了就不新鲜了!
A股银行又涨了。懒了再说,不稀奇啊,
最近两年A股银行板块集体上涨出现了23次,几乎每月来一次。
网上有朋友统计了每次银行上涨的相关参数,这里炒作业借用一下:
简单说:银行大涨的当天,创指基本是多少跟一下的(在23次中只有3次掉链子不跟),比如周五银行大涨3%,创指毕竟跟涨0.37%;
但第三天后创指的麻烦就来了,比较难看(只有3次创指无事),其中20次会连跌好多天,最长跌11天,跌幅达到16.68%。
至于这次银行大涨会带来什么?感觉吃相不咋的!
2、多演当心穿帮啊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这次A股银行领涨的是工商银行(601398SH),有气势,跟真的一样。价值投资的狂欢吗?
但做的越象真的,致命的漏洞也就越大:麻烦对照一下港股的工商银行(01398HK),目前AH溢价率是30.41%,如果真的是价值投资,为什么不先把港股的坑填平了呢?记着,目前港股通是可以买港股的工商银行(01398HK),同股同权,而且便宜30%多。
从资金层面来看,近一个月北向资金也明显表现出了对银行股的偏爱,数据显示,近一个月,A股银行股被增持金额超60亿元,居于所有行业首位。
号称大资金和价值投资的北向资金放着同股同权而且便宜的港股国内银行不加仓,却跑到大幅溢价的国内A股银行大幅增持,逻辑在哪?这北向资金真实面目到底是啥?
提醒一下:
逢场作戏可以,别多情,别绕进去了,最怕的自己都信了。
折腾可以,希望注意吃相。
四、信用债的麻烦有点头大
11月11日仅仅一个月前中诚信国际才给的AAA级评级的河南永煤突然违约
,当天直接连降十级至BB级,可是河南省国资委红头文件的力挺,这次打脸有点狠!
永煤这吃相也太差了吧?!带崩了整个信用债,波及国债市场,导致近期十年国债收益率持续走高,都突破3.35%,这导致中美两国国债利差创下历史新高!
11月22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四十三次会议:研究规范债券市场发展、维护债券市场稳定工作。近期违约个案有所增加,是周期性、体制性、行为性因素相互叠加的结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原则,处理好促发展与防风险的关系,推动债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严厉处罚各种“逃废债”行为,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
11月21日河南政府对永煤违约的态度就是“市场化解决”,什么意思呢?
这里要注意一个细节,似乎都在强调“严厉处罚各种逃废债”了,
有点忽略市场化化解!
什么叫市场化?好好想想……
五、又调整指数样本了
这个昨天单独提了
又调整指数样本了:不活跃的、亏损调出指数样本也正常,但调入的呢?当然是活跃的,可这次总感觉哪儿不对劲了
上证50指数更换5只样本:海天味业、韦尔股份、兆易创新、恒生电子、中泰证券调入指数,交通银行、中国重工、洛阳钼业、中国银行、邮储银行调出指数;
调入的除中泰证券外基本都是被疯炒到天上的主?海天味业、韦尔股份、兆易创新、恒生电子的市盈率都在80多倍,甚至100倍以上,其实中泰证券在板块中估值并不低,而且刚刚上市的业绩是否有水份都另说。
不知道将炒到天上的调入样本是几个意思?
曾经在港股遇到过老千:先是遇到有庄家将目标公司(隐去不提了)借题材和所谓业绩不断炒高拉升,跟庄的不多啊,就好奇他咋出货?结果却遇到了这公司居然被调入了港股相关指数……后面终于见识了:这股调入指数样本后,自然有量了,不怕没接盘的,凡是投资指数的,指数相关的产品(ETF类)必须按比例配置啊,好了,后面的也就自然而然了,还有出不了的货?
这里没说A股也这样的啊!相信A股吃相不至于此。
A股这里炒高的可都是大蓝筹,都是大消费、大科技,前途远大的公司,都是长线投资的大品种,咋会想着出货呢?即使有出的,也是为了增加市场交易活跃而被迫忍痛割爱才减持的;
当然为了不影响市场,也利用自家股票切换ETF份额进行投资,至于后来由于需要减持ETF份额换钱也是公司发展的需要。
记着:不管咋折腾(咋骗)都要有点吃相的!一旦不顾吃相了就是……的时候了
不知道是否即将揭盖?!期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