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视频记者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最
精彩的是元首外交:
习近平主席以“云外交”的创新方式,同各国领导人共商合作大计,展现了大国领袖的世界情怀,也为国际社会团结抗疫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
最
坚定的是捍卫国家利益:
我们坚决反对世界上的霸权霸道霸凌,坚决顶回对中国内政的无理干涉。中国的主权不容侵犯,中华民族的尊严不容诋毁,中国人民的正当权利必须维护。
投入精力
最
大的是抗疫外交:
我们为国内抗疫尽心尽责,同国际社会守望相助,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紧急人道主义行动,为全球抗疫作出了中国贡献。
最
牵挂的是海外同胞的安危:
疫情之下,我们及时向有需要的海外公民伸出援手,全力以赴提供保护救助,把外交为民扛在肩上,落到实处。
最
关注的是把握全球治理的方向:
面对单边主义肆虐,中国旗帜鲜明予以抵制,以实际行动践行多边主义,维护国际关系准则。针对保护主义抬头,我们身体力行扩大开放,发挥中国超大型市场优势,为各国提供更多发展机遇。
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视频记者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将
牢记党和国家重托,积极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不断增进中国同世界的相互理解,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将
心怀国之大者,积极维护和拓展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通过全力服务“十四五”规划开局起步,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
将
着眼后疫情时代,积极开展国际抗疫合作,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助力世界经济早日复苏,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
将
顺应历史潮流,积极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同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视频记者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王毅:党的领导是外交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根本保障。
外交工作的重大决策和成就,都得益于党中央的统揽全局、运筹帷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宽广的全球视野、从容的战略定力、坚毅的责任担当,创新外交理论实践,擘画外交发展蓝图,带领中国始终站在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千秋伟业,百年只是序章,未来必将可期。实践已经证明,党的领导是中国外交最大的政治优势,是中国外交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根本保障。我们将一如既往坚持党对外交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用党的光荣传统砥砺外交风骨,用党的历史经验启迪外交智慧,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局面。
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视频记者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王毅:动能更强、载重力更大的“中国快车”欢迎各国一路同行。
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为了适应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需要,致力于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更好贯通国内外两大市场、连接进出口两大通道。这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开拓更大市场空间,迎来更广阔合作前景。中国将以更好的营商环境、更高水平的开放,与各国一道,加快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形象点说,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中国,好比是一列动能更强、载重力更大的“中国快车”,正在加快驶向新的目标,我们欢迎各国一路同行,共创繁荣。
王毅:随着国际形势不断深刻演变,国际社会希望联合国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完善。
中方认为,不管形势怎么变,改革怎么改,有几点必须坚持
:
首先,坚持《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宪章》为各国交往和解决冲突制定了基本准则。任何违反《宪章》的行为都是对世界和平稳定的破坏。
第二,坚持联合国在国际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作为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权威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的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各国都应自觉维护联合国的权威。
第三,坚持联合国平等协商的基本规则。联合国不是大国俱乐部,更不是富人俱乐部。各国主权平等,任何国家都没有包揽国际事务的权力。应当提高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更多体现大多数国家的共同意愿。
王毅: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对外开放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总结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年的四个重要启示:
第一,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入世20年,中国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资吸收国。迄今的发展成就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今后的高质量发展也应当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
第二,必须坚持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20年来,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关税总水平由15.3%大幅降至7.5%以下,远低于入世承诺的10%,更低于其他主要新兴经济体。货物进口额年均增长率超过两位数,在华设立的外资企业超过100万家。这些数字说明,中国入世实现了与世界的共赢。
第三,必须坚持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方向。中国入世为经济全球化注入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全球产业链优化和资源最佳配置。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我们不应退回到保护主义和孤立脱钩,而应携手推动这一进程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