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跑赢去年的北京楼市?不买房就对了,去年北京房子大部分是下调的;
如何跑赢今年的股市?不炒股就对了,今年99%的散户都赔的很惨;
如何实现人生的逆风翻盘?对中产阶层来说,有足够抵御风险的能力就够了。中产是最最容易被收割的群体。
而且,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中国当下其实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产阶层。这一代中产,大部分都是不堪一击的伪中产。
真正的有钱人,来源于父辈或者祖上财富的原始积累;而中产阶层,是来源于底层,真正的从一穷二白努力奋斗上去的,生来脆弱。
01
中产快速崛起的秘密
网络上有一批好事者,老拿着中产阶层买房说事,这就是对中产阶层有偏见了。好像买了一套房,就可以跨越阶层,走向人生巅峰一样。
可你看看,有哪个中产,是靠着买房成功跻身上流社会的?
哪个中产,不是一边盘算着房价涨上去的纸面财富,一边勒紧裤腰带还更高的月供?
16年以来,全国一二线城市的大部分区域房价翻倍。表面看,中产阶级的资产增加了,
实际上,是中产阶级的负债增加了、风险增
加了。
为了让大家更深刻的理解,我来做一个非常简化的楼市置换模型:
一线楼市的总价段大概有四个分类:
300W-500W的刚需上车房;
800W-1200W的初次改善房;
1500W-2000W的二次改善房、学区房;
2000W以上的豪宅
2000W以上的豪宅暂且不提,这里讨论,
在另外三个总价段中,中产阶级扮演者怎样的角色。
假设刚需小A是三四线来北京工作的北漂,16年北京房价启动上涨(限购之前),为了在北京扎根,小A不得不通过六个钱包咬牙买入300W的上车盘,首付100W,负债200W;
小B,则是生了孩子需要初次置换的群体,拿着卖掉的300W,再加上100W左右的积蓄,买入800W的改善房,首付400W,负债400W;
小C,是二次改善群体,为了给孩子买学区房,卖掉800W的房子,加上积累的200W积蓄,买入2000W的学区房,首付1000W,负债1000W;
广泛意义来说,这三个人都是有房一族的中产阶级。但是分别代表着刚需、初次改善、二次改善的购房置换链。
在这个模型里,你会挖掘出许多隐秘的信息:
1、每条置换链上的楼盘总价,都是买家可以达到最大杠杆的极限;
2、从小A到小B、小C,存款积累的速度远远赶不上购房杠杆增加的速度;
3、事实上,牛市到来,房东都是连夜涨价的,小A、小B、小C为了赶快买,有可能连首付都是借的。
所以,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一旦房价上涨,大家一起加杠杆,用光全部积蓄抓紧完成置换。就怕不买还涨,以后再也买不起了。
表面上,是所有人的资产翻倍了,
实质上,是所有人的负债增加了。
这就是中国中产阶层资产最快速增长的秘密——增加负债。
这个逻辑看上去顺理成章,其实蕴含着非常大的风险。
02
是时候反思了
我们这一代中产崛起的最大原因,是赶上了发展的红利、人口增长的红利,长达30年的高速增长,已经足够让其他国家羡慕了。
但是,过去凭借着高增长带来的种种利好,如今已逐渐不再,眼下更是到了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刻。
从大的方面讲,经济发展要从高速度转变成高质量,从人口红利转为技术红利;从小的方向讲,我们每个人都要接受从赚100块钱到赚80块钱的失落感。
过去30年,我们加杠杆买房,是赶上了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好时候,可一旦我们的收入不再增长,哪怕一点点财务危机,都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隐患——
手里的钱都换成了房子,没有现金只有负债,拿什么抵御风险呢?
这一点,央妈早就多次意味深长的提醒过了——
2008年末,我国住户部门杠杆率为17.9%,至2017年末已经达到49.0%,10年间上升31.1个百分点。
大白话就是:花钱悠着点,你们的负债增长太快了!
房价涨的时候,是没有人在意这些话的,
现在楼市冷了,市场回归正常了,
请大家深刻的审视自己,问一问自己:
1、未来20年,你是要更激进的投资,还是以维持资产不缩水为第一诉求?
2、未来20年,你是面临的赚钱机会更多,还是来自健康、教育、医疗的风险更大?
如果都是后者,那么从现在开始,你需要端正一个态度:
现金流比负债更重要。
举个例子大家就清楚了。
比如去年刷屏的某知名通信公司职工,年薪30万,深圳两套房,听上去非常光鲜。但第一套房是贷款买的,第二套学区房是第一套抵押出来的首付,同时妻子生二胎,不得不辞职照顾孩子。
这个家庭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丈夫。而丈夫的全部工资加起来勉强维持现状。最后,丈夫因为离职风波,立刻陷入被房贷拖垮的窘境。
阶层的跃升,往往需要数代人的努力。
而一夜返贫,却和我们近在咫尺。
不要再去拼命的加杠杆背房贷,而是要通过合理的理财方式,即使不工作,每个月都有收入进账。
维持充裕的现金流,是确保阶层不向下流动的唯一手段。
03
租金高就是好房子
回到我最熟悉的房产上来吧。
当我们谈什么样的房子最值得买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什么?
我们谈的不是学区、地段、户型;
我们谈的是,真正找到扛通胀、抵御风险的方式;
我们谈的是,即使涨的不多,但也不要亏钱的投资机会;
我们谈的是,除了买房,哪里还有唯一确定的翻盘机会。
从这些角度来说,没有比
租金收益
更重要的因素了。
赚租金,就是买一个租售比尽可能高的房子,长期收租。
面积小没关系,租客最爱一居室,房子稍微老点也没关系,租客管你房子老不老,装修过得去就行。但一定要近地铁,市中心,出门最好就看到超市。(但是也别太老,老到没有下一家接盘的地步)
这类房子,总价低,租金高。涨幅往往不能跑赢大盘。但是在房价下跌的时候,照样收租,租金还可能涨。尤其是房价不涨的时候,有可观租金收入的资产,是立于不败之地的。
所以,很多人问我房子要不要卖掉。我一个很重要的判断就是:
你的房子租售比是多少?
租售比=一年租金/房价,如果租售比大于3%,相当于,租30年,你的房子就回本了。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资产,没必要卖。
更何况过去这些年,租金涨幅虽然比不上房价,但是一直在上涨,很少有租金腰斩的情况。
另外,如果你的租金差不多可以抵消月供。这种房子,也是可以闭着眼睛入的。这一定是价值还处于低估阶段的房子。
这个时候,或许有人会有疑问,北上深租售比才1-2%,按照上面的逻辑,岂不是北上深的房子都要卖掉?
错了。北上深用来收租的资产,租售比是3%以上的,二三环内许多小户型都可以达到这个标准。而一般的租售比在1-2%的资产,是学区房、改善房,属于博取房价涨幅的资产。
如果租售比大于3%,没必要卖,可以收租,
租售比小于3%,可以卖掉置换。
租金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只要确定租金是可靠的,那么买入不必操心涨幅,获取租金一劳永逸。这种牺牲涨幅获取现金流的方式,是厌恶风险的稳健投资者的最爱。
如果商住租售比可以达到6%以上,那么也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品。稳健的老年投资者,用房租来养老,其实也很好。但商住坑实在是太多,选择上需要慎之又慎。
04
复利是中产阶层的最好武器
因为杠杆和负债,我们实现了快速富裕,
也正是由于过多负债,绝大多数中产家庭,积蓄不多。
当长期结余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线上,中产变成土豪的机会也就很渺茫了。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会强调大家重视租金。中产的最大优势是利用时间的复利——
在绝不亏掉本金的前提下,保证每年都能获得稳定的收益率。
这句话听起来,是一句正确的废话,但绝大多数人没有真正理解它。
真正要做到复利,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1、拥有充足的本金。前期已经存到足够的钱,而且有持续赚钱的能力,这是启动投资的第一步;
2、稳健的前提之下,持续获取风险低稳定的收益率也是一门大学问。比如基金定投、债券、房产租金等等,找到稳定的被动收入;
3、要有足够的耐心,学会延时满足。投资是一场人生的马拉松,不争一朝一夕,合理控制自己的欲望,把钱多用于投资,少用于消费。
当你满足了这三个条件,也就拥有了支撑资产延续的能力和经验,你才能够确保,在未来深刻变革的20年,可以把握住更多机会,乃至最终实现阶层的跨越。
·END·
感谢朋友们的阅读,下面是大大今年7月份的推广,一直压着没有发,直到现在。
为什么一直到现在才发呢?其实当时互金行业发生了什么,大家应该很清楚,虽然团贷网属于行业内安全性前10的平台,但是大大为了确保真正的无风险,一直拖着,想看看到底能不能度过这一次的行业性灾难。
直到如今大浪淘沙,整个风波都过去之后,这个平台依然存活,依然稳健运营,哪怕收益率从最早的15%掉到现在的10%,仍然稳居行业前10,交易量前3,才最终把这个推广放出来。
团贷网之前已经合作过两次了(文末还有福利),
平台整体都很稳健,虽然如今的利率已经很低了,但至少从安全性来讲,比较可靠。
如果想了解团贷网更多的信息,可以点击下方蓝字,看大大之前2次的深度评测,至少在推广之前,是做过深入分析的,考量过安全性的。
团贷网深度评测
这种稳健型平台,比较适合用于资金分散投资。目前,
团贷网已经稳居在
行业前十,稳健运营「6年」
,最近还入选了中国独角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