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达叔的第1401篇原创
大家好,我是达叔。
一个想和大家一起慢慢变富的家伙。
昨晚文章,写在小号里:
血本无归。。
探讨了出门吃饭,外滩一栋楼的故事。
那栋楼,现在产权是谁的?
新加坡公司的。
前段时间,达叔推荐了一个节目,其中请了很多头部专家来聊地产,也有个新加坡的地产商。
他们开始要布局中国大陆的地产。
明天,达叔线下见面会--南京站,加游学和看房。
6月22日,达叔线下见面会-西安站。
以下内容,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一定对,随便看看。
中午,达叔在上海,南京路上的某个包间,参加了一个小型聚会。
五个人。
是十年前,达叔所在头部制药公司的老同事,每年聚一次,去年达叔写过,其中一个家伙上市公司副总,英语考了13分的那场。
很快,又过一年了。
今年除了工作、孩子、投资以及一些荤段子外,这帮家伙,重点在聊啥?
医疗领域的抓人。
谁谁谁,被抓了;
谁谁谁,进去又出来了;
一个个具体的故事,一个个具体的解决方案,甚至每个故事背后的缘由,最后是怎么解决的。
八卦了一遍。
你以为天大的事,在另外一个人眼中,可能就是举手之劳,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可以把敌我矛盾,瞬间变成人民内部矛盾。
而这个观念的转变,就是能救人命的。
这就是闭门交流里的智力资源,对方知道这些解决方案,而且愿意和你说,而不是看着你去挂掉。
学点真的。。
希望大家都能拥有一批,相识于微时,日后相继登顶,还能愿意掏心掏肺聊天的家伙。
没端着。
吃到快两点,拍了个合影,每年拍一次,达叔就撤了,赶紧赶往虹桥火车站。
去南京。
上海虹桥站,到南京南站,只要一个小时。
座位旁边,是一个女孩子,低头咣咣的写PPT,纯英文的,达叔下意识瞄了一眼,某个头部制药公司的。
达叔在高铁上,经常遇到医疗行业的高管,还和其中一个家伙聊天,聊的太高兴,对方把iPad落车上,我给他快递回去了。
链接一个个具体的人,在很多时候,都是可以的。
从南京南站,就被合作伙伴送到酒店,一路上聊各个项目的进展,以及未来的合作方案。
其中一个项目,是达叔在南京投的果切项目。
项目验证满一年了,明天正式在线下见面会,拿出来和大家见面,开始正式对外合作。
一年时间,从1家店,一个新品牌,做到了20多家店。
从县城的第一,做到一些地级市的第一,再做到头部省会城市的第一。
都拿到了成果。
准备了一个PPT,让达叔给一些意见。
达叔说,你在PPT开始,在介绍这个品牌前,先加上你这个人的故事。
你又不是肯德基,又不是麦当劳,你这个品牌本身,并没有那么强势,也没有太多可以炫耀的品牌价值。
能迅速拉近关系的,就是你这个人。
你多大,学历怎样,原来是干啥的,怎么就开了这样的店,踩过多少坑,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这些具体的案例,具体的人,具体的成长故事,才是真实的、可信的,才是有感染力的。
不用吹虚无缥缈的东西,大家都是成年人,都不信那些东西。
PPT里,分享了6个店的故事,在过去一年的时间,各自翻了多少倍,又经历了多少个坑。
讲了一遍。
达叔给每个案例,做了一定的提炼和归纳,把逻辑给梳理出来。
到最后,看到了一个口号:
三年内要做到高端果切第一品牌。
达叔一下,就愣住了。
达叔问,你做果切,几年了?
4年。
有搞到很多家店么?
也就20家。
时间过的快么?
一晃就四年了,再过三年,你确定你能开出几百上千家?
时间很快,一晃3年就过去了,这个牛逼你可以在心里默念,但没必要拿出来讲。
因为大家来找你合作,是来赚钱的,不是来帮你做第一的。
更何况,这里说的第一,是指门店数量,还是利润率,还是哪个维度?
高端果切,更难衡量。
假如你是在喊这个口号,我是你的竞争对手,现在我们两个人,明天面对30多个潜在合作者。
我的口号是,开一家、成一家,确保每家店都赚钱,都能做到所在区域的销量第一。
你觉得,在场的30多个人,他们是会跟你走,还是会跟我走?
但凡脑袋正常一点,都是会跟我走。
因为我的口号,是在维护他们的利益,是和他们相关,他们的利益就是我的目标。
而你的口号里,只有你自己,没有别人。
属于自嗨。
哪种品牌,可以用遥遥领先、第一品牌之类的广告?
他们已经做成了,已经是第一了,已经是遥遥领先了,他们只是在用这个词语,去做羊群效应。
我们很小,立志做第一,就有点自我感动,有点自嗨了。
更何况,现在的广告法,压根就不让你提第一。
当年有两伙人相互打架,抢天下。
实力强、有文化的那一派,口号是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另一派的实力弱、没啥文化,口号是打土豪、分田地。
你说,在一个绝大部分都是农民的土地上,这两个口号,哪个更有传播效率,更有吸引力?
前者,更文雅,甚至更高级,但听不懂,也不知道参与后,自己的利益到底在哪里。
后者,立马就懂,立马就能干,干了就能拿到地。
阿里: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京东:多快好省。
拼多多:便宜。
最后极致简单、极致便宜、打败了各种花里胡哨的动作、各种繁文缛节的规则。
客户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口号说的简单点,直接点,眼里有对方,时刻惦记着这话是给对方说的。
悦近来远。
我们把身边人伺候好了,一起赚到了钱,后面就不会缺生意,会一直有人来。
合作伙伴,越做越多,路越走越宽。
我们的每个动作,每个项目,都要问自己,这个动作、这个事,能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一年,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后,大家会感激我们,还是会骂我们。
如果感激,能让对方获益,就做。
不能,就不做。
要慢慢变富。
至于你原来的口号里,3年要达成的目标,5年、10年才达成,难道不可以么?
可以。
做到国内第一的目标,几年后,只是勉强做到了国内第二、第三名,你不能接受么?
也能接受。
那吹啥大牛逼。
不要图虚名,要实利。
达叔做了近20年的业务,没亏过钱,做任何一个项目,都是赚钱的,为什么?
就是不追求规模。
我看过很多公司,把规模做大之后,迅速死掉的,很少看到控制公司规模,始终保持正向现金流,还把自己作死的。
就以达叔这个公众号、视频号为例,我能不能投流,把这个账号的规模,再大10倍?
当然可以。
有众多的投流渠道。
但是,达叔压根就没兴趣,也从来不做这些动作。
为什么?
因为达叔清晰的知道,我们是做医疗的,是搞房产的,目前的规模,就挺好,就是最合适的。
再翻5倍,就危险了。
翻10倍,大概率就会挂掉。
在这个细分赛道,就不允许有这么牛逼的人存在,你过分曝光,惊扰了不该惊扰的人。
对方一生气,就把你举报,甚至就把你灭了。
达叔上来就懂这个道理么?
不是。
十年前,达叔是第一批入驻淘宝商城、入驻天猫的商家,当时在医疗销售之余,就做电商了。
为啥会做这个?
达叔有个大学同学,关系很好,他就在阿里工作。
那一年,他在杭州开完阿里的年会,马云在杭州的黄龙体育中心,刚吹完牛逼,刚做完战略部署。
要成立B2C的公司,也就是后来的天猫,去应对京东的崛起和竞争。
他看到了机会,就拉着两个阿里的同事,辞职开公司,做女包,入驻天猫,是第一批卖家。
他强烈推荐达叔也搞个公司,入驻一下。
注册一个贸易公司,3万块注册资本金,平台保证金1万,平台使用费6000/年。
就能拿到品牌旗舰店了。
你说,是达叔做的大,还是他们做的大?
他们。
因为他们三个,都是阿里出来的,和一些小二是老同事,既有人脉,也熟悉规则。
能拿到直通车、聚划算等很淘宝内部活动的流量。
做了一年后,是达叔赚到钱了,还是他们赚到钱了?
达叔赚了几十万。
他们三个,亏了上百万,连征信都弄花了,还欠了渣打银行的信用贷,很长时间没还上。
怎么崩的?
一直上活动,一直追求规模,各种刷单,每个月的流水做到几百万,就是不没利润。
赚到的钱呢?
都压在库存里。
仓库里,堆满了卖不掉的女包,价值百万以上,这可是十年前的事,那时我们刚毕业没几年。
掉进规模的坑里了。
放在地产行业里,追求高规模的许老板,以及其他崩掉的老板,很多都死在规模上了。
反而一些稳扎稳打的滨江等地产商,就扎根在自己的基本盘,就赚眼下的钱,不扩张,不图大。
反而穿越周期,活下来了。
慢一点,比较快。
不做昙花一现,不做速生速死的业务。
关注达叔,一起慢慢变富。
用微信扫码领券续费,达叔付费社群,可以优惠36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