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回望历史,那些波澜壮阔的时代变迁,如何触动你的心弦?长篇历史小说《觉醒年代》带我们回溯那段觉醒与奋斗的岁月。
《觉醒年代》着眼于从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前身便是《青年杂志》)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这一时段的宏大背景,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壮丽呈现了由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三大历史事件为主体构成的巨幅历史画卷。
近代以来,“觉醒”二字串珠成线。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现代知识分子是新文化的先觉者,通过《新青年》登上历史舞台,他们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启发新觉悟,兴起了一场以科学和民主为旗帜,向封建传统思想、道德和文化宣战的新文化运动。他们虽然不曾配枪装弹,但以手中所执之笔为武器,向旧社会发起猛烈攻击,不图自救,不享安逸,只为真理,只求民族解放。
正是这样,唤醒了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等一大批革命青年的觉醒——这是一种精神的感召,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马克思主义在新文化运动的大潮中得以传播,像破晓时的曙光,指引中国人在黑暗中寻求光明、在苍茫中摸索前路,并在此后百年间,彻底照亮了中国。
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件件英勇无畏的事迹……字里行间,我看到了先辈们的坚毅面孔与伟岸身影,感受到了他们的澎湃热血与无限赤诚。“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这个“我”是革命先烈,是改革先驱,更是新时代的每一名年轻人。作为新时代青年党员,我们应该如何奋斗拼搏?
“脚踏华夏愿景,肩承明月清风。”青年是什么样的,未来的中国就是什么样的。新时代中国青年应致力培养先“忧天下”后“乐天下”的家国情怀,有着“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的自觉,为国为民尽青年应尽之责。
我们所从事的工作虽然平凡,但能归于不凡。要做一名有心人,学深悟透业务知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认真服务好群众,做到业务精湛、担当实干,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承担起重任,应对新时代的变化和挑战。
同时,我们应该具备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深邃的思考,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在现实里常求进步,赴未来时坚定方向,在党旗飘扬下践行青年使命,谱写不凡青春华章!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百余年前《青年杂志》创刊之际的这句箴言,如同晨钟暮鼓,回荡在我心间。最激昂是少年志,最闪耀是追梦人。我们正青春,当在《觉醒年代》中汲取“觉醒之力”,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施展拳脚,以梦为马,让青春在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