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立刚没有任何微信群、QQ群、也没有任何微博。从未招收学员、从未开设任何公开课、从未搞任何股票分析直播,从未在京东之外的任何APP上发文。雷立刚不会自称雷神,更不会主动来加你微信、询问你炒股情况。如有人假冒雷立刚或者自称“雷神”并故意混肴暗示其为雷立刚,或自称为雷立刚的朋友,以诱惑你进群,属于欺诈行为,侵犯本人的人身权利,提醒所有网友遇到上述现象,可随时在公众号留言或者消息里向本人求证,更建议立即直接拖黑该人,看护好你自己的钱包。
最近,“油腻的”这个词汇突然横空出世。并不是说以前没有这个词,而是在互联网时代,它忽然在新的语境里被赋予了新的涵义。并且这个新涵义是模糊的、摇摆的。然而我们大致知道它指向何方。
说实话我已经很长时间不爱拍照。10月国庆前夕,跟老父去西北旅游,在张掖七彩丹霞,父亲建议我拍张照片,我拒绝了。父亲很诧异,说你以前不是最爱拍照的吗?我这才想起,我也曾有鲜衣怒马,指点江山,气吞万里的时候,在彼时,我也曾长歌当哭地摆个POSE,施施然让人拍摄下来,然后从若干张造型中精心选出最满意的一张,发在朋友圈里。
然而——那竟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我父亲也不爱拍照,原因他不愿明说,后来我才隐约听说,老年人一般都不愿意拍照,是因为觉得拍照和遗照有几分相似。人越老,就会越忌讳与死亡有关的所有。
岁月,真的是不饶人的。它把我记忆里中年的父亲,变作了如今因为忌讳死亡而不愿意拍照的老人;又把我,从自己记忆里的翩翩少年郎,变作如今或许已经油腻的中年炒股男人。
是的,我不愿意拍照,是因为我潜意识里感到,中年的自己,是油腻的了。
其实,我一直是那种活在自我内心世界了的人。甚至,偶尔我会觉得,从18岁之后,我就一直没再长大。我的内心,停留在18岁,迟迟不愿跟时光同步前行。
由于天生了一张娃娃脸,我的岁数在过了30之后,看起来一直比同龄人小5岁左右。其实30之前也是这样,我读大学时,不少人以为是混入学院的高中生;我工作后,不少人以为是在校大学生;30岁时,我因为一个偶然,进入师大当老师,那时其实不少人以为我研究生刚毕业……也就是说,当我混迹于社群之中时,我一直显得比实际年龄更年轻、更有朝气,更不油腻。
然而,从我37岁职业炒股起,我发现,由于不再属于任何一个群体,我迅速地油腻了。
从外在因素讲,因为不必去单位了,长期蹲家里,睡衣睡裤就是全副行头。
从内在因素讲,职业之后,股市的涨跌对于内心的影响更大了,例如,昨晚突发特斯拉黑天鹅这样类似的事(我这次没有一股特斯拉,幸运地完全规避了),做职业股民的你我,哪年不遇到几次呢?而每当遇到这种我们人力所无法掌控或规避的风险,我们内心的煎熬,远比其他职业的人深重。于是,我们内心的喜怒爱乐,全部在股市得到释放与化解,自然也就几乎失去了社交欲望。
而不社交,是最不想收拾自己的原因之一。不进入人群,不社交,意味着即使攀比,也缺乏参照系。
那么,何苦还收拾打扮自己?多累赘!
然而我终于发现,恰恰是这样,反而迅速地油腻了。
是的,或许所有的中年男人,都会比年轻时油腻,但炒股的中年男人,比不炒股的中年男人,更容易油腻。
因为,其实攀比也并非全然是缺陷,它至少意味着一种动力。
当所有的动力都没有的时候,你会进入失重状态,如同你独自在星际遨游,寂寞的太空舱里,你甚至连影子也没有。
只剩下油腻。
那么,怎样改变这一切呢?
或者说,怎样驱除咱们中年炒股男人的油腻?
我从昨天就一直思考,想来想去,想出三条路径:
1,在炒股之外,给自己一个新职业。
有人说,炒股要耗费大量时间,这我懂。钟爱炒股的人,哪个不是倾尽了一生的精力和热爱呢?但是,时间就像马甲线,挤一挤总是有的,把挤出的时间,拿来兼职一份不影响炒股的工作,例如:送桶装水、送外卖、跑滴滴、到夜市摆地摊……这些,不一而足。如果你炒股还没实现财务自由,这些兼职恰好可以补贴家用。如果你炒股已经财务自由,这些兼职可以体验别样人生。
在兼职中挥洒汗水,我认为是祛除油腻的一个好办法。
2,在炒股之外,给自己一个新兴趣。
我年轻的时候,其实兴趣极其广泛,爱好很多:爱绘画、爱书法、爱旅游,爱电影……如今,竟然只剩下“爱女人”这一个爱好了。当然,这也不算最糟糕的景况,总比“爱男人”对于一个中年炒股男人要好些。
然而,难道我就不能培养,或者说“重拾”更多爱好吗?
绘画、书法,都依然过于安静了,依然是“独自观心”,和炒股有太多相似,我需要热闹哪怕喧嚣的新爱好。
旅游?独自旅游,依然是过于安静的,加入一些“旅游群”,参加一大群陌生人的结伴出游,是个好办法,我打算近期实施。
同时,我还想到了摄影,这是个可以解闷的好东西,并且可以和旅游相辅相成。
前段时间,我遇到一个不炒股的中年男人,他色迷迷地笑着,说他们一群摄友,每周都找女模特拍摄人像艺术,一群”摄郎“大约20人,每人出100元,合计2000元,就可以找到一位优秀的女模特,大家载歌载舞,既提高了摄影技术,又使周末不再枯燥。
我听了,觉得很好,主动加了他微信(要知道,在股票行业,我目前已经不加任何人微信的了,哪怕是真正的股神的微信,我也没兴趣加。),对他说:“下次,带上我啊!”
然而,这个“下次”,却一直迟迟未来。
我想好了,为了驱除油腻,下周,我要主动约他。
3,或者,就是以毒攻毒,把寂寥发展到极致
我认为,炒股的中年男人,油腻感大多来源于与这个社会太少打交道,过于寂寥、枯燥单调的日常节奏,导致失去了生活的激情。于是,以上两条路径,都是着眼于扩大社交。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把寂寥发展到极致,则又会如何呢?
前几月,我在杂志上,偶然看到,有个曾在阿里创业期工作过的人,放弃繁华,到终南山独修。
我也曾听闻,有人不远万里,到四川西部的色达,找个小房子静修。
然而,我所听说过的最极致的一件事情,是这样的:
在某一座城市,有一个中年男人,有一天,他忽然离开家,在隔着家3个街区的地方,租房居住了30年,直到临死,他的家人才知道,30年前的某个寻常的一天,他毫无端倪的失踪,原来竟是如此。
你们从这件极端的事情里,可能看到了他那极度油腻的丧失负责心,而我,则看到了一个对于油腻绝望的男人,如何倾尽全力的一搏,不惜失去所有人生的温情。
这就仿佛,当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坐屋中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很多事情,并不见得符合常规,而其背后,可能是对油腻最绝望的反击。
------------------------------
今日,将仓位从4成仓降低为2成仓。
股市的技术形态越来越难看了,因此,虽然我所早早看好的“预期高送板块”几乎成为目前唯一有持续性的上涨板块,但我依然减仓。
前几天有人说买白马股,我坚定地不予考虑。看看京东方今日的长阴,我感觉任何时候不去人云亦云,才是对的。当很多人看好白马时,它未必会马上跌,但你只有远离,才不至于被伤害。
我的50多只股票的“预高送股票池”,继续有黑马奔出。但是,股市大环境欠佳,对于股票池中走势不好的票,不宜持有,对于股票池中涨幅较大的票,也宜止盈。
我有一个感悟:炒股,做投资,首先是判断股市的风险程度,如果觉得股市处于较高的位置、风险较大,那么,不管三七二十一,你先把你一半的资金用逆回购锁定再说。也就是,只要大势不好,先保证你不要超过半仓。然后,再在半仓以内去施展你的其他策略和你的选股才能。
当然,我这个感悟只适用于和我一样的普通人,对天赋异禀的人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