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剑客
军中三剑客:保卫基层、剑指时弊、深度解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月谈  ·  对!咱家有“矿” ·  昨天  
学习大国  ·  第一批用DeepSeek赶作业的孩子出现了 ·  2 天前  
底线思维  ·  USAID已死,但新教布道模式不会停 ·  昨天  
半月谈  ·  品读 | 爱自己和这不太完美的人生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三剑客

精准!军官职业化6大细节!

三剑客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3-11 21:00

正文


★更多精彩尽在微信公众号 :三剑客

(来源/三剑客;执笔/赵军杰 唐海忠;图/唐建平)


军官职业化制度是一个复杂的制度体系,包括军官的分类管理、任职资格、选拔培训、晋升退役、岗位轮换、福利待遇等诸多内容。建立军官职业化制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军上下共同努力,深入研究,大胆探索。那么,在此过程中,究竟应该秉持什么样的理念?如何才能确保不走或少走弯路、错路?需要把握“六个关键词细节”:


一、法治

军官职业化制度,是指国家依据军队职能和军事专业的特点与规律,通过法定军官员额和职业军官制度,并通过相应的选拔、培养、激励、退役等机制,为军队需要保留的军官长期服役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这里有一个重要的词语——“法定”。

作为军官职业化制度的核心内容,军官员额和职业军官制度是由法律确定的,必须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从本质上讲,这是法治精神在军事领域的集中体现。军官职业化制度的主要内容,以立法的形式确立,具有明显高于寻常军事规章制度的权威性、稳定性和科学性。这就是说,以一本专业的法律出台,才标着军官职业化的正式推开。

这套法律,各级组织与个人都必须遵守,具有强制规范性;它不因少数领导人的意志改变而改变,能够给军官带来稳定的预期,有利于增强军官职业安全感,有利于进一步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其建立、修改或重新拟制,事先必须征求各方面意见,经过严格的立法程序,能够更加广泛地凝聚各方面智慧,体现各方面意志,有效防止恶法的出现。



二、高薪

为职业军官提供优厚的待遇保障,是世界发达国家和主要军事强国的通行做法,它既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高素质人才激烈争夺的需要,也是对职业军官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合理报偿。

市场经济条件下,期望用较低的福利待遇,去保障一支由大批高素质人才组成的稳定的职业军官队伍,是不现实的。低薪靠强制维持,导致的结果只能是普遍的低素质。精神激励相比物质激励,虽然属于更高层次的激励,但物质利益才是维持长期热情的基本保证。

这里的高薪,不仅是指服役期间的高工资,还包括较为完善的福利政策和退役保障。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不仅能够较好地体现外部公平性和内部公平性,而且能够给军官带来强烈的归属感,这是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长期服役的关键举措。



三、竞争

军官职业化制度的建立,绝不意味着每一名军官都能够自动服役到退休,而是意味着相比目前更为激烈的竞争。建立军官职业化制度,其根本目的在于适应现代战争需要,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军官队伍。

“稳定”是相对的,而“高素质”要求是绝对的。职业化背景下,军官的员额、任职资格包括年龄、学历、经历、知识、技能、身体、心理和道德素质等均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

每一名军官晋升上一级军衔或职务,必须在法定员额范围内,符合规定的标准要求,经过严格的选拔考核才能实现。任何等级军官达到规定的服役年限,如果不能及时晋升上一级军衔或职务,必须退出现役。

职业军官是有较高门槛的,只有那些经过严格招募、考核和层层筛选,且具备相应岗位任职资格的军官才能成为职业军官。所谓的军官职业化制度,必须能够引导军官进行良性竞争,达到优胜劣汰、大浪淘沙的目的。竞争的范围,不局限于军队内部,已经延伸到军内外。这种竞争,本质上是对人才的争夺。


四、公平

公平既是法治的应有之义,更是适应市场经济环境、解决干部工作沉疴积弊的现实需要。军官职业化制度与特权思想是水火不容的。回顾世界军队职业化发展史,其起因就是要打破贵族阶层对军官职位的垄断局面,实现“由群众组成的军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军官来源的广泛性,使军官队伍建立在更加坚实可靠的基础上。

职业军官队伍不能说没有“官二代”、“富二代”,但不能由其垄断和把持,必须给平民子弟足够的上升空间。

军官职业化制度同时也体现了市场原则和契约精神。职业军官与军队之间,本质上是军事劳动合约关系,在法律上两者是平等的主体。军官是否愿意继续服役、服役多长时间,军官本人具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权。

除非战时或紧急状态,国家和军队不能强制军官继续服役。事实上,采取强制手段,也不可能真正建立起具有职业精神的高素质军官队伍。从另一个方面讲,只有保障军官“用脚投票”的权利,才能倒逼军队各级单位和组织主动匡正选人用人风气,营造风清气正、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五、打赢

建立军官职业化制度的根本着眼点在于服务打赢,在于为建设一支能打仗打胜仗军队、实现强军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成就强军事业,要在得人;搞现代化建设、抓军事斗争准备,最核心的问题是人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